10.18 深秋蟹季,楊武鄉“大閘蟹”火了

“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以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

深秋蟹季,楊武鄉“大閘蟹”火了

“菊黃蟹肥秋正濃”,國慶過後的秋風微涼,正是吃大閘蟹的好時節。說起大閘蟹,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可能就是陽澄湖的螃蟹了,殊不知安順市西秀區楊武鄉順河村的山泉生態大閘蟹正悄然上市。

深秋蟹季,楊武鄉“大閘蟹”火了

安順市江蘇商會正是把江蘇大閘蟹引入安順楊武鄉的實施者。談起安順市江蘇商會,在安順的商會中可謂是獨樹一幟,不僅因為它是安順市首個獲得全國工商聯認定的“四好”商會和貴州省工商聯認定的“四好五型”商會,更重要的是數年來堅持不懈地貫徹“厚德崇文、實業創新”發展理念。成立五年多來,商會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投入財力、物力和人力,開展了捐資助學、扶貧濟困、扶助孤殘人士等一系列幫扶活動。

深秋蟹季,楊武鄉“大閘蟹”火了

2017年,商會響應工商聯“千企幫千村”的號召,結合自身特色和優勢,大膽引進經濟價值較高的大閘蟹產業,努力帶動順河村脫貧致富。會長龔海華說:“我們邀請江蘇專家進行了深入考察,整個安順最後確定順河村最為適宜,這裡的養殖環境非常好,有冷水組兩股地下水作為基地養殖水源。於是我們從江蘇帶著大閘蟹苗來到順河村,開啟了‘順水泉’生態大閘蟹養殖新徵程。”龔海華介紹道,水質是養蟹的關鍵,順河村的地下水屬於冷水,水偏鹼性、含鈣量高,利用山泉水活水養殖目前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全國首例,所以養出的大閘蟹品質非常好,殼剝開后里外乾淨、有蟹肉甜、蟹膏濃、蟹油和蟹黃飽滿、吃完後手指沒有腥臭味的特點。龔海華補充說,目前的19個養殖水塘依山就勢而建,補給水自高向低自然流淌,既充分保證了全部用山泉活水養殖,又減少了引水成本。”

深秋蟹季,楊武鄉“大閘蟹”火了
深秋蟹季,楊武鄉“大閘蟹”火了

但是想要在異地養殖非本地大閘蟹苗並非易事,龔海華談到,順河村受地理位置影響極易形成洪澇災害、漲水時沖走了不少蟹苗;蟹苗初到時還出現“水土不服”等情況,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產量和質量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為了改變這個狀況,安順市江蘇商會努力爭取到黨委政府政策與技術上的支持,並組織隊伍籌集資金,完善水利設施建設,與河海大學合作、聘請資深教授為螃蟹“水土不服”把脈診療,減少了技術上的“走彎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他們也摸索出了當地的氣候規律,慢慢地,大閘蟹養殖的事業走上了正軌,2018年正式試養成功。

深秋蟹季,楊武鄉“大閘蟹”火了

“今年我們養殖了280畝,畝產可達150斤,總產預計有42000斤。從基地建設到投苗試養再到大規模養殖,忙了兩年,總算迎來了豐收。”龔海華告訴記者,“基地建設以來,我們已為當地群眾支付了近50萬元的務工報酬,每年為當地的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無償捐贈5000元,幫助他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我們2020年將再擴建200畝養殖區,屆時基地用工量每年將增至4000多工次,農戶就業增收機會更多。大閘蟹產量也將增至9萬多斤,產值將達700多萬元。我們要用實幹實績為第二故鄉安順的脫貧攻堅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據瞭解,目前商會正在依託養殖基地打造農業休閒觀光旅遊項目,將通過“農旅融合”推動當地鄉村旅遊產業發展。

深秋蟹季,楊武鄉“大閘蟹”火了

安順市江蘇商會的產業扶貧是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大閘蟹養殖為順河村產業革命開拓了新領域,為農戶增加了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商會將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的要求,不斷提升品質,持續加強宣傳,大力打造“順水泉”優質生態蟹的品牌,為順河村村級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