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街边亦美味

今日拾味:

萝卜的舞蹈——油墩子


油墩子,这个名字倒是给人一种喜感。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在没有品尝前我一直想象着,必定是油炸的,可究竟是什么样子却说不上来。有句话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油墩子这种东西是属于街头的,那种深入寻常百姓的食物断不会出现在高端酒楼,只是在繁华的市区,想寻个路边摊买油墩子并不算简单,菜市场给了机会。

我目睹了油墩子制作的全过程,这种简单的食物如果是手巧的人家自己是可以制作的。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出锅的墩子大体上是方正的,当然不拘于小节,在高油温中的稍微变形无关紧要,只是有一个必须的保障——外表金黄,面糊在烹饪后以一种金黄呈现,这种简单的颜色给任何饥饿以一种充分的食欲。

真正地品尝却是另一种风味。表面看上去油愣愣的,第一口给我最大的感觉便还是油,墩子不油还不算个事,在其中满是那种被炸得酥脆的金黄外壳的“硬朗”。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只是里面别有洞天,白萝卜混合着面糊呈现出一种半固态的状态,在确保炸熟了的基础上里面更多的保留了萝卜那种清爽感,面糊的搭配使得这种层次进一步提升更增添面柔。

内芯是不油的这更完美地中和了所有的油腻感,将两者更好地动态平衡,使得每一口都有油不腻,再加上内芯那种绵软,使得整个油墩子更为和谐。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抵抗力消失


萝卜在炸制的过程中大部分没有接触到热油,倒像是一种“焖萝卜”,能感受到其中满是汁水的清香而后搭配上吸饱汤汁的面糊,一股清甜溢了出来。

亲民的价格进一步证明了它“平民美味”的标签,一个下肚呈现一种似饱非饱状态,美食,胃还是能接受更多的美食。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不容忽视




网红新甜点——仙豆糕

如果说仙豆糕是网红也不算过分,虽说有些过气可这并不妨碍它的独特滋味。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买了紫薯麻薯口味的,按照店家的说法,这个味道挺热门。

可以这么说,在我眼中每一块仙豆糕就像是麻将,那种完整的方方正正,通过外表清一色地排开,难以分清,只是外表依旧金黄,食欲自然不必说。按照大小一口一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紫薯麻薯算是一种时代的改良,至少是现代大部分人愿意接受的。刚入口,是那种外皮,给你一种月饼的错觉,只是这一层是薄的,没有那么甜腻,更多的内容是里子。

紫薯承担了味觉担当,一股甜味,来自紫薯本身,来自蔗糖的甜味直接冲到味蕾,一种来自薯类特有的淀粉的醇厚也弥漫开来,好口味,完全是一种沙沙糯糯的口感,无需咀嚼,自从入口开始美味就扩散开来。

麻薯依旧是那个麻薯,在这里以一种软糯和柔韧填补仙豆糕口感的空缺,这一下层次是升华了,在紫薯的配合下附着甜味,没有那样的甜腻反而恰到好处。

拾味上海——油墩子&仙豆糕


身为甜点界的新宠,仙豆糕的来历倒是有些迷离,不过说实话在上海吃北京特色这件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

2020.2.18正月廿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