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作為山西人的我很高興介紹山西,由我帶大家去了解山西的麵食。

山西人喜歡吃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山西面食品種多,歷史悠久,據說一般家庭都能做數十種麵食,可見面食在山西人的飲食中佔有著很重的分量,據可查的麵食在山西就有280多種,俗話說,“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如果到山西旅遊不嘗麵食,就等於沒到過山西”,下面由我介紹一下日常生活中常吃的幾種麵食:

1、刀削麵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當然首先介紹是山西最出名的,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刀削麵了,山西刀削麵在全國都很出名,也是山西最具有代表性的麵食之一。大部分的山西面館廚師都刀工嫻熟。把一團面頂在腦袋上,一手一把刀將面削進遠離自己4~5米的大鍋裡~削的薄如紙片~~

刀削麵可以說是山西人的日常飲食,風味獨特,刀削麵全憑刀削,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滷麵、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五大面食。

2、臊子面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臊子面在山西尤以襄汾縣河西地區比較有名,故稱汾城臊子面。

臊子面選料用料考究,烹調講究技術,且工序繁雜、工藝細膩。在民間誇閨女和媳婦臊子面做得好,形成這樣的民謠:和下面,鐵蛋蛋,擀下面,圓旋旋,下到鍋裡蓮花轉,舀到碗裡飄牡丹,吃到嘴裡拉絲線。

3、山西燜面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山西燜面是很家常的一道山西面食,做法並不複雜,但是用料很講究,燜面的種類很多,其中豆角燜面最好吃,山西人夏天的最愛。跌上一大碗燜面(山西人說吃麵不叫吃麵,叫“跌”面,從這個字也能看出山西人對面食的熱愛)再啃上一瓣蒜,這就是在山西吃麵的正確打開方式。

4、貓耳朵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貓耳朵是山西住戶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調味的好壞,就很難有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論,貓耳朵極像意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貓耳朵是把面和得軟軟的,搓成大拇指的條子,再壓成蠶豆大的小塊,然後用拇指食指捏著一轉,便被捲成像貓耳朵一樣。在開水裡煮熟它,撈起來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裡吸存著湯汁,味道飽和,吃起來十分鮮美。配料各隨其便,一般人家愛用韭菜肉絲和蝦米,就很夠味,講究的用蝦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隨心所欲,沒有止境的了。

5、不爛子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不爛子(本名拌子)也稱撥爛子,是一種山西省、河北省南部部分城市傳統麵食。在山西方言裡把“拌”這個字拆成bú和làn兩個音來讀,諧音就成了“不爛子”。晉南以及部分其他城市叫做“饋壘”,如大同市靈丘縣也叫“奎lui或奎lv”山西小吃,可以用豆角,包菜,茄子,甚至芹菜葉子都可以做,食材選擇非常豐富也可把土豆去皮洗淨切絲,拌入麵粉,攪拌均勻後上籠蒸熟。春末槐花開時也可以用槐花做。炒著吃更爽!

6、剔尖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剔尖面在山西很常見,幾乎每家小飯館裡都會提供,而且每家也會有專門的剔尖工具。用專門剔尖工具剔尖板,大小形狀如乒乓球板的鐵製圓板,尖鐵筷一根,將適量面塊置於板 上,用尖鐵筷將前端攤平,待鍋中水開後,用尖鐵筷比著剔尖板,將面剔出,粗細如筷子為 佳,也可由自己把握,剔尖的特點是容易熟,待最後一根剔完後,開大火,煮一分鐘左右即 可撈出。煮麵的時候加入一點兒綠色蔬菜,美味更健康~剔尖做法:把和的很軟的面放在一個帶把面板上,一手端面板,一手用鐵製筷子或木筷子一根一根往下撥入鍋內,如小魚在水裡跳躍。這種面柔軟綿滑,易於消化,配上葷素澆頭或打滷即可食用。

7、莜麵栲栳栳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在山西晉北、晉中、呂梁一帶家庭主婦的拿手戲。莜麵栲栳栳用營養價值極高的莜麵做成的,將面揉精,將小莜麵團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繞,就變出了一卷卷的莜麵栲栳栳,豎立在籠中蒸熟即成。 山西民間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確實還有犒勞親朋貴賓之意。在雁北和呂梁山區,人們賦予吃莜麵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徵。每逢老人壽誕、小孩滿月或逢節待客,多以此進餐。山區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時,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謂夫妻白頭到老。年終歲末時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運亨通。

8、揪片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揪片又稱掐疙瘩,也是晉中民間傳出的一種家常面。當地人講究在婚嫁時男女雙方在啟程前必吃此面,名謂“歲數掐疙瘩”。結婚時的年齡為多少就吃多少片。這裡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的,即用一小瓢面和好後擀成圓形,切開對摺,然後根據歲數先切成大片,再將大片用手分別揪入沸水鍋內,撈出後約半飯碗。吃此飯有歲歲平安之意。做揪片需先用面、水2∶1的比例和好面(水溫為夏涼,春、秋、冬溫),蓋溼布稍醒。把麵糰揪成若干小麵糰,用拇指和食指將麵糰掐薄,揪成指甲蓋大小的片。為使揪片不粘鍋,不粘手,可蘸少許清水或食油。

9、高粱面魚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這在晉北的忻州、定襄、五臺、原平、代縣一帶是家常飯。主婦們將和好的面擠成棗樣大小的劑子,兩手同時從大案兩頭搓起,成細若香頭的小魚,蒸好澆上湯菜食之。若是時間緊,來不及搓魚,便捏成很薄的紅面殼殼。要麼掰成塊加菜拌食、要麼切條,用雞蛋、酸菜炒食,同樣令人垂涎。過去村裡孩子玩餓了,取一個紅面殼殼,在裡邊倒一點鹽醋,滴一點食油,從邊上掰一塊蘸點鹽醋吃,吃到最後,鹽醋、殼殼來個一口香,老百姓叫“油鹽蘸窩窩”

10、包皮面

山西旅遊必吃十大面食(值得收藏)

又稱夾心面。相傳古代晉中有位婆婆在家務活上經常給兒媳婦出一些傷腦筋的“難題”。一天,她讓兒媳用白麵和豆麵擀麵條,條件是不能將兩種面事先和勻,而在吃的時候要有均勻感。這位聰明的媳婦並沒有被婆婆的題目所難倒,做成了兩種麵粉組成的包皮面。包皮面的做法:先將豆麵和白麵按1∶1的比例準備好,用溫水將白麵和豆麵分別和好。然後將豆麵團揉成球狀,白麵團擀成餅狀。最後用餅狀的白麵把球狀的豆麵包住,擀成麵條即可。食用時用芫荽(香菜)酸湯、蔥絲辣調最佳

(歡迎海內外遊客來大山西旅遊,觀光)

下期介紹特色小吃,希望大家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