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距離感的親密關係,更圓滿

親密產生嫌隙,距離產生美。

當激情因時間變得平淡,當驚喜變成習以為常,親密讓我們對伴侶漸漸麻木甚至無感,漸漸變質了的感情也只有距離感能夠救贖。



有距離感的親密關係,更圓滿

有一種特別的愛就是:能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劉若英曾在自己的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裡描述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一起回家,進家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兩人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但共用廚房和餐廳。

劉若英說:真正成熟美好的親密關係,是能“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很多人不能理解,這樣疏離的相處模式哪裡像正常的夫妻。可是這世界上有太多的夫妻矛盾,恰恰就是因為兩個人過於親密,沒有距離感才產生的。

我們常常以為兩個人最甜蜜的狀態就是每天在一起,但其實,兩個人在一起最甜蜜的狀態是:能做自己。有各自獨立的空間,偶爾膩歪一會兒就是一種享受,雙方相處就像多年的老友,不用束縛著對方,相視一笑都有無限默契,自然又舒服。

許多人以為和伴侶的關係固定了,就可以放縱自己的壞習慣。他們把缺點向對方展露無遺,還理直氣壯地說“因為親密,所以應該做真實的自己”。

可是這種自以為是的真實,卻完全沒有考慮過伴侶的感受,讓伴侶只能被迫忍受他們的缺點。

當親密關係裡每時每刻充斥的都是對方的缺點,兩人變得對對方再沒有任何幻想與期待,那隨著親密應運而生的就只能是習以為常的冷漠了。

不知不覺,親密就在一天天的繁瑣生活和糟糕體驗中變成了束縛,直到兩人都失去了耐心,在熟悉中厭倦了彼此。

當兩個人的相處開始像老夫老妻,不再對對方有耐心和客氣,那麼兩個人就到了親密關係裡的瓶頸期,這時候,兩人間的距離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距離感的親密關係,更圓滿

愛,就請給TA時間與空間

距離感可以讓相愛的兩個人都有成長的空間,距離感也可以讓兩個人在感情的瓶頸期裡,都能有喘息和調整的時間。

閨蜜陳露在生二胎前曾想過要離婚,她說,她和丈夫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每天照顧孩子累得半死的她,還要洗衣做飯伺候下班回來只會玩遊戲的老公。而老公連孩子哭了也不會幫她哄一下,巨大的精神壓力逼得她只想逃離這段糟糕的婚姻。

可是意外令陳露懷上了二胎,始終是個生命,陳露決定生下來。在生產的時候陳露差點因為大出血死掉,月子期間,身心俱疲的陳露和丈夫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爭吵。

陳露指責丈夫不懂體諒自己懷孕生子、照顧孩子、照顧家庭的辛苦,每天下班回來遊手好閒像個大爺一樣,不幫忙照顧孩子還要她貢獻額外的精力去服侍。

丈夫指責陳露有了孩子就忽略了自己,從前夫妻間的情趣完全消失了,自己每天下班回來看到的都是一張充滿怒氣和冷漠的臉。妻子對丈夫為家庭生計奔波的勞累沒有一聲噓寒問暖,令自己充滿怨氣。

爭吵令陳露夫妻兩人都茅塞頓開:生活的瑣碎令他們疲憊,朝夕相處又令他們都漸漸忽略了對方的感受,他們需要給彼此喘息的時間和改變的空間,讓對方都能重新正視這份婚姻。

只有把心裡話說明白,讓兩人都瞭解了對方的感受和渴望,才能讓彼此在親密關係裡更舒服和開心。

現在的陳露,工作日的時候就帶著孩子住在孃家,有母親幫忙分擔照顧孩子,週末丈夫就來接回娘仨,一家共享天倫。

陳露說,因為再不是朝夕相處,所以夫妻倆的每次相處時光都顯得格外重要。妻子每次見到丈夫,想到丈夫在外為家庭奮鬥才換來了自己與孩子的安穩生活,所以對丈夫非常感激,也更能體諒丈夫回家就想放鬆的心態。

丈夫沒有了妻子的二十四小時周到照顧,會發現生活瑣碎竟要花費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夫妻兩人團聚時,就對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還要操持家務的妻子格外疼惜,不再理直氣壯地對妻子頤指氣使,主動幫妻子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做重要決定前會徵詢妻子的意見,夫妻兩人變得格外和諧。

距離,讓彼此都有機會用理智的視角,看清對方和自己。適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互相的理解,不再只想著對方應當為自己做什麼,而是明白對方無論為你做了什麼都不是應該的,而是因為愛,他才會做了那麼多。



有距離感的親密關係,更圓滿

好的感情不拘泥於形式

距離感帶來的不是疏離,反而是更緊密的惺惺相惜。

之前,主持人李艾也曾因在綜藝《新生日記》裡和丈夫因分房睡而被熱議。

在節目中,臨睡前李艾的丈夫貼心地幫她按摩腿部,還獻上了甜蜜的晚安吻。可是在做完這些後,李艾丈夫轉身離開房間獨自上樓,留李艾一個人睡覺。

李艾說,結婚四年他們一直如此。分房睡,一是因為丈夫睡覺打鼾,自己睡眠淺容易被影響,分房睡能讓雙方都有良好的睡眠;二是因為李艾丈夫還有是她自己的經紀人,兩人白天形影不離,晚上分房睡能讓彼此有一點私人空間。

朝夕相處容易帶來視覺和精神上的疲倦,距離感讓關係中的雙方都有喘息的時間和成長的空間。各自獨立的精神世界,讓夫妻雙方都更尊重和珍惜彼此。

距離感不會成為影響夫妻恩愛的原因,沒有距離感的時時事事密不可分才會令感情窒息。伴侶不是時刻在一起的才叫親密,能給對方空間,讓兩個人都愛得輕鬆自在,這樣高質量的愛才是最舒服的親密關係。

真愛不拘泥於形式,只要兩個人在一段愛裡的感受是舒適又自在的,它就是一份好的感情。找到親密關係中讓彼此都舒適的“平衡點”,比朝夕相處更重要。



有距離感的親密關係,更圓滿

什麼叫幸福?幸福的理解有千萬種,每人的詮釋都不同,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

距離感,能讓人在厚重的親密關係中有獨處的空間做自己。而只有能隨心做自己,那樣自由的親密關係才能保持長久的活力。


作者簡介:小旭和你聊情感——原名:吳小旭,情感領域的碼字愛好者,情商不高但敢愛敢恨。歡迎關注,如有不足,請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