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四個特徵看你的愛情親密度

愛是什麼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行各業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心理學家也有自己的觀點。

愛的本質是依戀。

為什麼心理學家也關注愛的問題?原因是大量新近的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愛情,它不僅僅是一種情緒體驗,它和我們人類的飢餓感、性慾望、求生本能一樣,都是我們人類最原始的生存本能。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往往更加善良、長壽。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人,往往更加惡毒、殘忍、短命。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愛情都沒有體驗的話,很難說會自然產生對家人、對他人的愛。

親密關係是以愛為核心的,沒有愛,兩個人就會變成搭夥過日子。愛能給人帶來最大的喜悅和痛苦。可是什麼是愛呢?

在心理學裡有一個特別的概念,叫做依戀,親密關係中的愛,是人類的一種依戀本能。愛的本質就是依戀。

什麼是依戀呢?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就發現,孩子和父母,尤其是和母親之間,有一種非常緊密的情感聯繫,叫依戀。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只要在媽媽身邊,就會覺得安心,如果媽媽不在,他們就會變得非常不安,就像生病了一樣,會不停哭泣,喊“我要媽媽我要媽媽”。這種依戀,對嬰兒的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

親密關係-四個特徵看你的愛情親密度

母親和孩子之間穩定的依戀有四個特徵:

第一:強烈的情感。在很多文學作品中,我們都看到當孩子被迫和媽媽分離時,孩子會克服千難萬險去尋找媽媽。而與媽媽的離別會帶來巨大的失落感。

第二:彼此的回應。我們都看到過這樣的畫面:媽媽抱著孩子,用溫柔的目光看著她,對她微笑。而孩子會報以同樣的微笑。如果孩子看媽媽的時候,媽媽正好忽略了,或者沒有回應,孩子就會變得很失落,第三:依戀關係的唯一性。一旦依戀關係建立起來了,別人都很難代替媽媽的角色,無論這個人有多好。同樣,媽媽也很難隨便找一個孩子來代替這個孩子。

第四:依戀關係是最純粹的情感關係,而不是利益關係。雖然有養兒防老的說法,但是在依戀關係中,父母愛的是孩子本人,而不是孩子帶來的用處。同樣,孩子最看重的也是與父母的情感,而不是父母的養育功能。

在我們成人親密關係中的愛,也來源於人類同樣的依戀本能。

愛情的本質是依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種情感,和母子之間的依戀情感不僅有相似的生理基礎,都會分泌多巴胺和催產素,還有相似的體驗和特徵。

親密關係-四個特徵看你的愛情親密度

如果我們知道你愛的親密度如何,你可以通過四個特徵來判斷:

第一:你們之間是不是有很強烈的情感聯結。

你會想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在乎你,有多在乎。你可以看看他會不會記得你們在一起時說過的一些話、記得一些對你有意義的重要日子,比如你的生日;他會不會知道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第二:當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對方是真的在回應你,還是在自說自話。

你看看,跟他說話愉快嗎?能說到一起去嗎?這不只是意味著你們有相似的愛好、生活或者價值觀,更重要的是,他對你說的東西有興趣。對彼此的有效回應,也是真愛的標誌。

第三:你在對方心裡是不是特殊的、唯一的一個人。

可以問一問自己,他對你的好,有沒有同樣對別人。他說過的感動你的話,會不會轉頭跟別人也說一遍。如果他對很多異性都很熱情,而你只是其中一個,那他可能不是真的愛你。特別和唯一,是真愛的標誌。

第四:對方愛的究竟是你這個人,還是你對他有用。

如果他告訴你他很愛你,但是因為你有好的家庭背景、你有高學歷,那他對你的愛是不是可靠。

真愛的四個特徵,既是維繫父母和孩子的情感紐帶,也是維繫親密關係的情感紐帶。你的愛情符合這個標準嗎?

愛的本質是依戀,是兩個人在一起。

親密關係-四個特徵看你的愛情親密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