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卡沙沙:獨一無二的酒體源於什麼?

初識卡沙沙,這款生態好酒的工藝與微黃酒體便令人心生好奇,在被裝入精美的酒瓶之前,它來自哪裡,又經歷了哪些工序,最終才能成為一瓶好酒?

初識卡沙沙:獨一無二的酒體源於什麼?

公元前5世紀,《神農書》裡就有了關於蕎麥的記載。兩千多年來,中國人以蕎麥為原料製作蕎麥饅頭、蕎麥茶、蕎麥酒等各種食物。因為適應性強、生長週期短,古代災荒時期,百姓們指望不上其他農作物了,仍能以蕎麥補救。

初識卡沙沙:獨一無二的酒體源於什麼?

卡沙沙酒原料中的高山苦蕎,來自“苦蕎之鄉”大涼山,比之甜蕎麥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苦蕎味苦,性平寒,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煉五臟渣穢。”這是卡沙沙尋覓多時,才選定的食藥兩用佳品。

每年立秋前後,是大涼山苦蕎成熟的季節。七月到九月裡,彝族人民看著山上的苦蕎麥穗逐漸飽滿,一天天染上漫山遍野的金黃,空氣中也飄著好聞的麥香。

初識卡沙沙:獨一無二的酒體源於什麼?

收割後,彝民們將精選出的上等苦蕎,源源不斷送往釀酒作坊。去除雜質,清洗乾淨後,一顆顆苦蕎將與燕麥、藜麥相遇,組成“三麥君”,成為卡沙沙酒獨具特色的原料,碰撞出神奇的“麥萃香”。

它們都生長在大涼山高海拔、無汙染地區,燕麥中的“燕麥α-葡聚糖”具有降三高、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被譽為健康食品,而優質藜麥蛋白質、膳食纖維素含量非常高,富含多種氨基酸、礦物質營養和有益化合物。

初識卡沙沙:獨一無二的酒體源於什麼?

在固態發酵、固態蒸餾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增添泡糧、初蒸、燜糧、復蒸等工序,便形成了卡沙沙三種基酒之一的清香型白酒。由於大涼山當地氣溫較低,發酵的酒體沒有那麼複雜,顯得更為“純淨”。

據卡沙沙酒酒體設計師介紹,卡沙沙酒的酒體由清香型白酒、濃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等三種基酒按照獨家配比構成,再輔以黑松露、羅漢果等珍稀藥材的精華。

其中,濃香型白酒主要來自瀘州產區,這裡是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而醬香型白酒則來自茅臺鎮的陳年醬酒。三種基酒的混合,使得卡沙沙成為數種優質原糧的結晶。此外,黑松露、枸杞子、葛根以及羅漢果等中藥材的添加,又再次助推了酒體的複合感。

初識卡沙沙:獨一無二的酒體源於什麼?

苦蕎總給人帶著苦味兒的印象,歷經多重工序成型的卡沙沙酒,酒體顏色呈綠中帶黃,酒碰唇舌感受到的卻是粘唇涼甜感,既有著純固態酒的粘唇感,更有著羅漢果帶來的“涼甜”感,讓人感受不到高度酒的辣唇感。“綿柔和滋潤”成為它明顯的特點。

單一糧食酒,酒體往往比較單薄欠豐滿,因此多種糧食發酵酒體也成為當前釀酒業的發展趨勢。卡沙沙酒充分發揮了各種原料的優勢,汲取其精華,才成就瞭如今獨一無二的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