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的宋襄公

閱讀二十四史小故事,以史為鑑,知史、懂史、明史。

宋桓公三十年,身患重病。想要立太子茲甫為國君,茲甫本不願繼承君位,他認為自己的哥哥目夷才是合適的繼承。但是宋桓公仍然按照他的意願讓太子茲甫即位。茲甫即位後就是宋襄公。宋襄公剛剛即位不久就任命他的哥哥目夷擔任相國。

齊桓公去世後,擁立公子昭為齊國國君。宋襄公希望自己如齊桓公那樣成就一番霸業,幻想讓宋國成為諸侯國家的盟主國。

於是,他計劃藉助大國的聲勢來召集小國。他請求楚王出面,楚王答應了。這時,他的哥哥勸他不要去和比自己強大的國家爭奪霸主,宋襄公不聽。在諸侯會盟的時候,宋襄公和楚王爭執起來,勢力強大的楚國,強行扣押宋襄公,還派兵攻打宋國。此後,楚成王被推為盟主,經過魯國和齊國的調解,楚國才把宋襄公放回宋國。

後來,宋國進攻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援。楚國派兵攻打宋國,宋襄公一直記恨楚成王奪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霸主寶座,因此準備和楚國交戰。老臣子魚勸諫宋襄公,不要和楚國交戰。宋襄公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在作戰中,宋襄公的哥哥勸說:“楚國渡河,趁著楚國過到一半的時候,打他個措手不及。”宋襄公不聽,想要講求“仁義”,等到楚國上岸時再出兵。

楚國上岸後,正在安排陣勢。他的哥哥建議他說:趁楚軍還沒有擺好陣勢的時候攻打他,還有戰勝的可能。宋襄公卻說:“我們要講究仁義,敵人的陣勢還沒有排列好,我們怎麼可以去攻打呢?”楚軍很快擺好陣勢,這時,宋襄公才命令軍隊發動進攻。因為楚軍勢力強大,結果一敗塗地。

宋國百姓都埋怨宋襄公不應該和楚國開戰,更不應該採用如此愚蠢的戰術。宋襄公卻理直氣壯地說:“講究仁義的人是不應該乘人之危的,不能攻打沒有準備的敵人。”子魚聽說後,暗地裡說:“打仗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得勝利,為什麼要遵守那些迂腐的規矩呢?如果真要像國君說的那樣去做的話,還和楚國打什麼仗啊?乾脆直接到楚國去做奴隸算了!”

由於宋襄公在戰爭中受了重傷,一年後就去世了。

“仁義”的宋襄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