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導言:

在禮崩樂壞、征伐不斷的春秋時代,宋襄公高舉“仁義之師”的大旗,奉行仁義道德政治,結果落得兵敗身亡的結局,這個結局給後世留下了一段段訴不盡的是非與噓唏。

對於宋襄公的失敗,我們總是以分析宋襄公在泓水之戰前後的表現與舉動為主,認為其失敗是“蠢豬式”的失敗,與當時的軍事潮流與戰爭文化格格不入。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其實,如果換一種角度來看,用國際關係的角度去看,宋襄公的失敗實則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的真實寫照。

今天,就和阿康同學一起來看看吧。


宋襄公所處的時代--現實主義的灰暗

宋襄公所生活的春秋時代(公元前771-453年)是一個禮崩樂壞、傳統秩序逐漸解體的歷史階段,是一個兼併戰爭不息、諸國爭霸不斷的特殊時期。可以說,這是一個體系大變化、大調整以及大改組的階段,這時的國際體系已經由周王室一統天下的等級制度體制演化為諸國各自為政的國際體系,現實主義已經成為了主導性的思想潮流和現實政策的依據。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1.強調實力的重要性

應該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題,從而賦予了每個時代相應的生存法則和活動方式。宋襄公所處的春秋時代,早已不是三皇五帝的理想時代,也不是以周禮為本的西周時期,而是以爭霸和戰爭為主的大動亂、大變革時期。在這個諸侯爭霸、天下大亂、戰爭不斷的時期,對於實力尤其是武力的重視就顯得極為重要。只有憑藉強大的實力,各國才能求生存、促發展、謀福利和爭霸權。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春秋時期大國兼併小國、強國欺凌弱國的現象比比皆是,只有實力雄厚的國家才能免於亡國的命運。春秋初,尚有千二百國”,到宋襄公所處的春秋中期,體系內的國家數量減少到一百多個。在這種無法無天、弱肉強食的國際社會狀態下,唯有發展自己,提高自身實力,才是根本依靠和生存前提。強大的實力還是各國謀取利益尤其是霸權利益的工具。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春秋時代,各國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各種變法和改革,以求提高本國國力,追求霸權地位。

比如,齊國的管仲就重視農業生產,認為農業是國家實力的基礎,是國家實力中的最基本要素。也正是在這種變革中,齊國強盛起來併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

同時,各國不斷加強軍隊建設,積極擴軍備戰,以適應時代的特徵和戰爭的需要。在春秋時代,各國將軍事實力看作重中之重,兵法不斷與時俱進,兵器不斷更新換代,兵書不斷推陳出新。

在這個時代,武力和戰爭方式也被視為解決各種問題的常用手段,正義性問題並沒有得到重視和提倡。


2.突出了利益至上性

春秋時代,各國都將自身的安全與生存視為至高無上的利益加以維護。應該說,在這個歷史時期,進攻性現實主義盛行一時,國際體系成員國的生存機會是脆弱的。各國對外行動中,無不縱橫捭闔,左右逢源,以注重維護自己的生存與安全。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除了安全利益之外,各國還十分重視政治利益。一方面是維護執政家族在國內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是提高本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作用與影響。一些國家尤其是大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大國地位和強國形象,不惜採取軍事暴力手段迫使別國服從。比如,春秋中期,齊國不服從於晉國的霸權性地位,遭到後者的打擊與制裁。


3.突出了結盟的常態性

在春秋這個戰爭常態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均勢結盟也是一種常態的運行政策。在兵伐不止的春秋時代,複雜、多變和頻繁的結盟使得各國之間更加糾纏不清,前景更加不明。 按照現實主義的說法,結盟的目的就是為了拉攏朋友、對抗敵手,以實現自己的利益和謀算。在春秋時代,每個諸侯國都在積極尋找對自己有利的盟友,正如管仲所言,“內強齊國,外結諸侯”。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在這個時代,各國都會根據自身不同的利益訴求和需要,相互之間形成龐雜的同盟體系,加劇了國家之間的衝突和戰爭。

比如,春秋初期,齊國和鄭國形成了“盧之盟”對付宋國,宋國則和魯國結為“宿之盟”去對抗“盧之盟”。

這兩個軍事同盟集團在中原地區相互敵對,交戰多年,都給雙方帶來了極大地損失和破壞。


宋襄公的仁義--理想主義的光明天地

宋襄公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忠實信徒,他一生都是用西周時代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無論客觀世界是多麼的不堪和殘酷,在他的主觀世界裡,依然是那麼的渴望道德倫理、規範機制對戰爭的約束,期盼傳統信義的到來。

1.一生追求於道德政治

縱觀宋襄公的一生,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理想主義的一生,就是講究仁義的一生,追求德性的一生。無論是在繼位時讓賢於目夷,還是在後來出手相助於齊國,用一種“和平談判”的方式平定了齊國的戰亂,這些都體現了他的仁義。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除此之外,作為一個有威望的中等強國,在追求霸權的時候,宋襄公更多采用的手段也只是國際協調,而不是武力征伐。


2.對正義戰爭的維護

宋襄公所處的春秋時代,戰爭頻發,戰爭的方式、規範以及限度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這個,經常以侵佔別國領土為目的的戰爭時代,

傳統約束戰爭的準則與規範早已不合時宜,也正是如此,人們才成為春秋時期的戰爭為“春秋無義戰”。而宋襄公卻高舉“仁義”大旗,謹遵戰爭規範,提倡正義性的戰爭,這是他一生的追求,但這也因此導致他結局失敗的原因。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在泓水之戰中,宋襄公高舉“仁義之師”的旗幟,在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時刻,宋襄公卻堅持奉行正義戰爭的規範,嚴格要求軍隊“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礙,不鼓不成列”。

這一舉動,雖體現了人道主義的關懷,具有鮮明的正義性,但卻使得宋軍大敗而歸,也使得他成為霸主的願望落了空。


宋襄公失敗的啟示--理想主義終究敗給了現實主義

素以“仁義”聞名的宋襄公懷揣著理想主義的夢想終究敗給了現實主義,泓水之戰的完敗宣告了宋襄公“仁義之師”的覆滅,宣告了宋襄公“仁義”的謝幕。而宋襄公“仁義”的謝幕,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重要的啟示。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1.霸權地位的獲取依靠的是實力,而不是倫理德化

宋襄公是具有著強烈霸權夢想的人,尤其是在齊桓公病逝之後,他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然而他卻想通過道德說教和國際協調的方式去獲得霸權地位,這個企圖註定是行不通的,實現不了的。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其實,我們可以知道宋襄公追求霸權夢的失敗,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國的國家實力並不是最強大的。縱觀春秋時期所謂的大國,無論是楚國還是齊國,哪一個沒有強大的國家實力作為後盾?因此,在春秋這個時代,宋襄公的“不問國力只問仁義”的霸權之路,註定是失敗的。


2.個人道德和國家道德是有區別的

宋襄公一直以道德和周禮作為自己處理外交關係的一大準則,並沒有搞清楚個人道德和國家道德的之間的區別和差異。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者認為,沒有任何道德標準對國傢俱有約束力。國家的自我生存本能需要超越道德義務,作為人格化象徵的統治者的道德觀念也應與普通人有些區別。

而宋襄公的種種舉動卻是把個人道德上升到國家層面,併力圖指導其外交決策的行為。比如,目夷建議宋襄公武裝前往楚國,宋襄公不聽,隻身前往,最終被俘。


3.要重視結盟外交

宋襄公一味追求集體安全,強調解決國際問題的重要性,同時自視自己為大國,不屑於其他大國結盟。結果顯而易見,那就是宋襄公在遇到楚國的進攻時,並沒有能夠從外部獲得有效的支持,從而導致了軍事失利。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結盟是國家為了更有效地對抗敵人實現自身利益的一種手段和方式。而在宋襄公所處的時代,各國都非常認識到了結盟的重要性,而在這種形勢下,作為中等強國的宋國,一個地緣政治比較脆弱的國家,理應採取結盟的方式去實現自身的生存與和平。而宋襄公卻沒有重視到結盟的重要性,經常進行一些會盟式的外交,逐漸與原本有好的齊國關係惡化,與周邊的一些小國家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矛盾。

這也使得宋國在泓水之戰前後的一系列戰爭中,一直處於孤立無援的位置,最終在泓水之戰中大敗而歸。


總結

面對周禮盡失,天下大亂的形勢,宋襄公依然追尋的是尊崇傳統禮法、道德與規則,雖然他在泓水之戰中軍事上失敗了,但是他在道義上卻取得了勝利。

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終究是理想主義敗給了現實主義

西漢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曾說過,“襄公既敗於泓,而君子或以為多傷中國闕禮義,褒之也,宋襄公只有禮讓也”

在以奪取別國領土和人口甚至兼併別國為目的“春秋無義戰”中,宋襄公的“仁義”胸襟和理想主義情懷在面對這個冰冷的和殘酷的現實政治面前,顯得是那麼脆弱,那麼單薄,那麼不堪一擊。因此,可以說,宋襄公“仁義之師”的失敗是道德對權利的敗亡,是理想主義對現實主義的敗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