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导言:

在礼崩乐坏、征伐不断的春秋时代,宋襄公高举“仁义之师”的大旗,奉行仁义道德政治,结果落得兵败身亡的结局,这个结局给后世留下了一段段诉不尽的是非与嘘唏。

对于宋襄公的失败,我们总是以分析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前后的表现与举动为主,认为其失败是“蠢猪式”的失败,与当时的军事潮流与战争文化格格不入。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其实,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用国际关系的角度去看,宋襄公的失败实则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的真实写照。

今天,就和阿康同学一起来看看吧。


宋襄公所处的时代--现实主义的灰暗

宋襄公所生活的春秋时代(公元前771-453年)是一个礼崩乐坏、传统秩序逐渐解体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兼并战争不息、诸国争霸不断的特殊时期。可以说,这是一个体系大变化、大调整以及大改组的阶段,这时的国际体系已经由周王室一统天下的等级制度体制演化为诸国各自为政的国际体系,现实主义已经成为了主导性的思想潮流和现实政策的依据。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1.强调实力的重要性

应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从而赋予了每个时代相应的生存法则和活动方式。宋襄公所处的春秋时代,早已不是三皇五帝的理想时代,也不是以周礼为本的西周时期,而是以争霸和战争为主的大动乱、大变革时期。在这个诸侯争霸、天下大乱、战争不断的时期,对于实力尤其是武力的重视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凭借强大的实力,各国才能求生存、促发展、谋福利和争霸权。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春秋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强国欺凌弱国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有实力雄厚的国家才能免于亡国的命运。春秋初,尚有千二百国”,到宋襄公所处的春秋中期,体系内的国家数量减少到一百多个。在这种无法无天、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状态下,唯有发展自己,提高自身实力,才是根本依靠和生存前提。强大的实力还是各国谋取利益尤其是霸权利益的工具。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春秋时代,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各种变法和改革,以求提高本国国力,追求霸权地位。

比如,齐国的管仲就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是国家实力中的最基本要素。也正是在这种变革中,齐国强盛起来并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同时,各国不断加强军队建设,积极扩军备战,以适应时代的特征和战争的需要。在春秋时代,各国将军事实力看作重中之重,兵法不断与时俱进,兵器不断更新换代,兵书不断推陈出新。

在这个时代,武力和战争方式也被视为解决各种问题的常用手段,正义性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提倡。


2.突出了利益至上性

春秋时代,各国都将自身的安全与生存视为至高无上的利益加以维护。应该说,在这个历史时期,进攻性现实主义盛行一时,国际体系成员国的生存机会是脆弱的。各国对外行动中,无不纵横捭阖,左右逢源,以注重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安全。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除了安全利益之外,各国还十分重视政治利益。一方面是维护执政家族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是提高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一些国家尤其是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大国地位和强国形象,不惜采取军事暴力手段迫使别国服从。比如,春秋中期,齐国不服从于晋国的霸权性地位,遭到后者的打击与制裁。


3.突出了结盟的常态性

在春秋这个战争常态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均势结盟也是一种常态的运行政策。在兵伐不止的春秋时代,复杂、多变和频繁的结盟使得各国之间更加纠缠不清,前景更加不明。 按照现实主义的说法,结盟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朋友、对抗敌手,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谋算。在春秋时代,每个诸侯国都在积极寻找对自己有利的盟友,正如管仲所言,“内强齐国,外结诸侯”。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在这个时代,各国都会根据自身不同的利益诉求和需要,相互之间形成庞杂的同盟体系,加剧了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比如,春秋初期,齐国和郑国形成了“卢之盟”对付宋国,宋国则和鲁国结为“宿之盟”去对抗“卢之盟”。

这两个军事同盟集团在中原地区相互敌对,交战多年,都给双方带来了极大地损失和破坏。


宋襄公的仁义--理想主义的光明天地

宋襄公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忠实信徒,他一生都是用西周时代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客观世界是多么的不堪和残酷,在他的主观世界里,依然是那么的渴望道德伦理、规范机制对战争的约束,期盼传统信义的到来。

1.一生追求于道德政治

纵观宋襄公的一生,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理想主义的一生,就是讲究仁义的一生,追求德性的一生。无论是在继位时让贤于目夷,还是在后来出手相助于齐国,用一种“和平谈判”的方式平定了齐国的战乱,这些都体现了他的仁义。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有威望的中等强国,在追求霸权的时候,宋襄公更多采用的手段也只是国际协调,而不是武力征伐。


2.对正义战争的维护

宋襄公所处的春秋时代,战争频发,战争的方式、规范以及限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经常以侵占别国领土为目的的战争时代,

传统约束战争的准则与规范早已不合时宜,也正是如此,人们才成为春秋时期的战争为“春秋无义战”。而宋襄公却高举“仁义”大旗,谨遵战争规范,提倡正义性的战争,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但这也因此导致他结局失败的原因。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在泓水之战中,宋襄公高举“仁义之师”的旗帜,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时刻,宋襄公却坚持奉行正义战争的规范,严格要求军队“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不鼓不成列”。

这一举动,虽体现了人道主义的关怀,具有鲜明的正义性,但却使得宋军大败而归,也使得他成为霸主的愿望落了空。


宋襄公失败的启示--理想主义终究败给了现实主义

素以“仁义”闻名的宋襄公怀揣着理想主义的梦想终究败给了现实主义,泓水之战的完败宣告了宋襄公“仁义之师”的覆灭,宣告了宋襄公“仁义”的谢幕。而宋襄公“仁义”的谢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重要的启示。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1.霸权地位的获取依靠的是实力,而不是伦理德化

宋襄公是具有着强烈霸权梦想的人,尤其是在齐桓公病逝之后,他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他却想通过道德说教和国际协调的方式去获得霸权地位,这个企图注定是行不通的,实现不了的。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其实,我们可以知道宋襄公追求霸权梦的失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国的国家实力并不是最强大的。纵观春秋时期所谓的大国,无论是楚国还是齐国,哪一个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因此,在春秋这个时代,宋襄公的“不问国力只问仁义”的霸权之路,注定是失败的。


2.个人道德和国家道德是有区别的

宋襄公一直以道德和周礼作为自己处理外交关系的一大准则,并没有搞清楚个人道德和国家道德的之间的区别和差异。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者认为,没有任何道德标准对国家具有约束力。国家的自我生存本能需要超越道德义务,作为人格化象征的统治者的道德观念也应与普通人有些区别。

而宋襄公的种种举动却是把个人道德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力图指导其外交决策的行为。比如,目夷建议宋襄公武装前往楚国,宋襄公不听,只身前往,最终被俘。


3.要重视结盟外交

宋襄公一味追求集体安全,强调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性,同时自视自己为大国,不屑于其他大国结盟。结果显而易见,那就是宋襄公在遇到楚国的进攻时,并没有能够从外部获得有效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军事失利。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结盟是国家为了更有效地对抗敌人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在宋襄公所处的时代,各国都非常认识到了结盟的重要性,而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等强国的宋国,一个地缘政治比较脆弱的国家,理应采取结盟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和平。而宋襄公却没有重视到结盟的重要性,经常进行一些会盟式的外交,逐渐与原本有好的齐国关系恶化,与周边的一些小国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矛盾。

这也使得宋国在泓水之战前后的一系列战争中,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位置,最终在泓水之战中大败而归。


总结

面对周礼尽失,天下大乱的形势,宋襄公依然追寻的是尊崇传统礼法、道德与规则,虽然他在泓水之战中军事上失败了,但是他在道义上却取得了胜利。

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终究是理想主义败给了现实主义

西汉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公只有礼让也”

在以夺取别国领土和人口甚至兼并别国为目的“春秋无义战”中,宋襄公的“仁义”胸襟和理想主义情怀在面对这个冰冷的和残酷的现实政治面前,显得是那么脆弱,那么单薄,那么不堪一击。因此,可以说,宋襄公“仁义之师”的失败是道德对权利的败亡,是理想主义对现实主义的败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