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被稱為“蠢豬”式的仁義,卻為何能位列春秋五霸呢?

宋襄公所在的宋國在當時算不上什麼大國和強國,而且他在軍事上的指揮被笑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那他為什麼又能列入春秋五霸呢?我想這裡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重視仁義。

宋襄公被稱為“蠢豬”式的仁義,卻為何能位列春秋五霸呢?

在齊桓公在位時他的公子昭被立為太子,宋國就表示會支持這個太子的。結果後來齊國國君之位被公子昭的弟弟佔有,公子昭就到宋國求援,宋襄公果然履行諾言,出兵幫助公子昭復位了。在當時國力下應該說宋國和齊國不是一個量級的,要不是齊國人支持公子昭宋國肯定很難成功,這說明宋襄公寧願犧牲自己的國力也要踐行當初的誓言,這在諸侯中很難得。

也許就是在齊國那裡自己小試了一把,宋襄公就膨脹起來,而且宋國本是殷商的後裔,估計他也想重現商朝時的偉大,於是就想自己當霸主。可是當霸主必須要有諸侯國的認可啊,於是在公元前641年,宋襄公與衛、邾、曹、滑等幾個小國達成了同盟,當然宋襄公自認為是盟主。而同時陳、蔡、楚、鄭等國在齊國結盟,以楚國為首。這兩個同盟由於盟主都不服氣,於是宋襄公與楚國的恩怨就此展開了。

宋襄公被稱為“蠢豬”式的仁義,卻為何能位列春秋五霸呢?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領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就這樣宋國和楚國的軍隊在相遇。本來宋國先到了泓水佔有地利,楚軍要過河來攻擊宋軍。楚軍開始渡泓水河時,有大臣勸說宋襄公楚兵多宋軍少,趁他們渡河時消滅他們。宋襄公卻說我們號稱仁義之師,怎麼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軍過了河,開始在岸邊佈陣,大臣又勸說現在可以進攻了,宋襄公卻堅持等楚軍列好陣我們再出擊。而楚軍布好軍陣後一衝而上,宋軍大敗,宋襄公也被楚兵射傷。

事後宋襄公沒有為慘敗而後悔,他認為宋軍沒有攻擊沒做好戰鬥準備的楚軍,正說明了我仁義的君子風度。可惜受傷大半年的宋襄公死於傷口併發感染,就這樣宋襄之仁 由此流傳。儘管宋襄公沒有多麼大的軍事才能和綜合國力,但是他是為了仁義而殉葬,我想這一點在春秋五霸裡沒有誰能和他相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