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中水分最大一位:宋襄公 史書上給吹出來的

春秋五霸一般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

。這裡面宋襄公的水分最大,即沒有拿得出手的功績,也沒有做過諸侯的“侯伯”,不知為何會評為五霸之一。

我們先來扒一扒宋襄公的經歷。

春秋五霸中水分最大一位:宋襄公 史書上給吹出來的

宋襄公(?~前637年)

宋襄公, 子姓宋氏, 名茲甫,是春秋時期宋國的第二十任國君,他的父親是宋桓公。宋桓公晚年想立茲甫為太子(茲甫為嫡子),茲甫推舉他大哥目夷為太子(目夷為庶子)。當然,最後還是茲甫當上國君,因此宋襄公得到很好的名聲。

宋襄公當上國君沒幾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就死了,齊國發生內亂。齊桓公的五個兒子都想繼承王位,領著各自的黨羽互相攻伐,造成齊國在齊桓公死後沒有及時出現新的國君來繼承霸業。

宋襄公看到有的諸侯國還奉齊國為霸主,也有附歸於楚國,還有自主自立。宋襄公就想做諸侯的霸主,宋襄公想法很好,當時齊國內亂不止,就連晉國的國內局勢也沒好到哪去。至於南面的楚國雖然是大國,兵強馬壯,可楚國一直就憑武力凌辱於諸侯國。宋襄公認為現在唯一有條件、實力領導諸國的只能是宋國。

春秋五霸中水分最大一位:宋襄公 史書上給吹出來的

我很強滴哦!

終春秋整個時期,宋國一直就是個二流的國家,在同時期和宋國實力不分上下的有鄭國、魯國。宋襄公從來都沒有正確認識自己。

恰好齊桓公的一個兒子公子昭,跑到宋國來請求幫助,希望宋襄公護送自己回齊國為君。宋襄公啥話也不說了,以霸主自居,直接向各諸侯國下命令送公子昭回齊國,只有曹、衛、邾三個小國來了。宋襄公領三國兵送公子昭回齊國,並且打敗了阻攔公子昭回國的齊軍,成功的把公子昭送上了王位。

宋襄公內心越來越膨脹,為了立威,竟把不服從自己命令的滕國國君滕宣公給綁了起來。後來又在曹地邀曹國、邾國、鄫國會盟,當時鄫國被認為是東夷,宋襄公就命令邾國國君把鄫國的國君當成祭品,在次雎的地方給殺死用來祭祀社神,想借此壓服東夷諸國。宋國的司馬目夷(就是讓位的那個人),他對宋襄公說:“我們國家小,如果硬要去爭盟主的位置,那是會引來大禍的”,宋襄公費聽。

春秋五霸中水分最大一位:宋襄公 史書上給吹出來的

我是老大

前641年,宋襄公在一處名叫鹿的地方邀請齊、楚等國結盟,自己以盟主自居,並要求這年秋天在盂地再次會盟,同時約定不可帶兵過來。楚人對宋襄公以盟主自居很是不滿意,先假意答應了他,卻在約定的那天暗中佈下了陷阱。到了約定的時間,宋襄公以信、義自居,不帶兵去赴會,楚國卻把他抓起來,並起兵攻打宋國。後來還是魯僖公向楚國說好話,才把宋襄公要回來。

此時楚國一家獨大,鄭國就歸附楚國。宋襄公認為鄭國不尊自己為盟主,就聯合衛國、許國、滕國起兵伐鄭。大司馬目夷對宋襄公說:”天之棄商久矣,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春秋時有個迷信的說法“一姓不再興”,指一國滅了就不會在興起來的,如果不聽天意是會引來禍端的,而宋國是殷商後僑。

鄭國一看情況不妙向楚國求救,楚國看宋襄公太狂妄了,就派兵攻宋國,兩國軍隊在泓水相遇。宋國兵少,大司馬目夷想趁楚兵渡過河一半時,來個半渡而未之,宋襄公不許。等楚兵過了河陣型尚未列好時,大司馬目夷又勸說宋襄公趁機攻擊,宋襄公還不許。等楚兵都準備好後才正式開戰,宋國卻被楚國打個大敗,宋襄公的屁股都受傷了。

春秋五霸中水分最大一位:宋襄公 史書上給吹出來的

我乃正義之師

宋國人多有責備宋襄公,宋襄公就說了一段流傳至今的名句“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簡單來說1.尊老愛幼,愛護傷殘人士;2.公正,公平,不卑鄙,不下流;

3.不遵守規則的都是小烏龜

縱觀史書未發現宋襄公有文治武功的地方,實在想不通他為何會被評為春秋五霸之一。查了下史書,最先提宋襄公為五霸之一的是唐朝人,司馬貞撰寫的《史記索引》和顏師古撰寫的《漢書注》。

衰則五伯扶其弱,與共守。【師古曰】:「伯讀曰霸。此五霸謂齊桓、宋襄、晉文、秦穆、吳夫差也。」《漢書注》

然挾王室之義,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伯,【索隱】:「伯音霸。五霸者,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也。」諸侯恣行,淫侈不軌,賊臣絪子滋起矣。齊、晉、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晉阻三河,齊負東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興,更為伯主,文武所襃大封,皆威而服焉。《史記索引》(除索隱部分外,餘下都是《史記》原文,可見司馬遷只提齊、晉、秦、楚四國迭興,更為伯主。根本就沒有宋國什麼事,更別說宋襄公了。

有可能是宋襄公的仁、義、信及尊禮感動了後世的儒家學者吧,讓他在史書上稱王稱霸。

那唐代之前有沒有人提過五霸嗎?最早的又是誰?

春秋五霸中水分最大一位:宋襄公 史書上給吹出來的

最接近現實的儒家學者,荀子

有,是儒家的荀子,生活在戰國末期的趙國人,最接近春秋時期的人,在

《荀子·王霸》一篇提過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沒有宋襄公。

亞聖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宣揚“性惡論”。故此身為儒家的荀子被後世儒家學者多有議論,由其是南宋儒家學者更甚。另外荀子有兩個很出名的弟子,一個是集法家大成的韓非子,另一個就是焚書坑儒,差點斷了儒家香火的李斯(這兩位都是法家祖師爺級別的)。不知荀子的五霸說法沒被採用跟這有沒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