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系列解讀:(二)運作模式

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

結合中小企業運營管理週期的特點,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相應有動產質押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保兌倉融資模式三種。

(一)動產質押融資模式

動產質押是商業銀行以借款人的自有貨物作為質押物,向借款人發放授信貸款的業務。該模式主要是以動產質押貸款的方式,將中小企業的存貨、倉單、商品合格證等動產質押給銀行而取得貸款。動產質押模式將“死”物資或權利憑證向“活”的資產轉換,加速動產的流動,緩解了中小企業的現金流短缺的壓力,解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的不足,提高中小企業的運營能力。

供應鏈金融系列解讀:(二)運作模式

(二)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指以中小企業對供應鏈上核心大企業的應收賬款單據憑證作為質押擔保物,向商業銀行申請期限不超過應收賬款賬齡的短期貸款,由銀行為處於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方式。簡單的說,就是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的行為。在該模式中,作為債務企業的核心大企業,由於具有較好的資信實力,並且與銀行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信貸關係,因而在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起著反擔保的作用,一旦中小企業無法償還貸款,其也要承擔相應的償還責任。

供應鏈金融系列解讀:(二)運作模式

(三)保兌倉融資模式

保兌倉融資模式,也稱為“廠商銀”業務,是基於上下游和商品提貨權的一種供應鏈金融業務,該業務主要是通過生產商、經銷商、倉庫和銀行的四方簽署合作協議而開展的特定業務模式,銀行承兌匯票是該模式下的主要產品和金融工具。

這種業務模式,實現了融資企業的槓桿採購和供應商的批量銷售,為處於供應鏈結點上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有效解決了其全額購貨的資金困境,使銀行貸款的風險大為降低。

供應鏈金融系列解讀:(二)運作模式

融資模式有區別於傳統融資方式是供應鏈金融的顯著特點。供應鏈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准入評價,不是孤立地對單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信用風險的進行評估,重點是在於它對整個供應鏈的重要性、地位的研究,以及與核心企業既往的交易記錄。

供應鏈金融也區別於傳統的固定資產抵押貸款,它充分利用供應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動產或權利作為擔保,即主要是基於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並將核心企業的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此外其還強調授信還款來源的自償性,即把銷售收入直接用於償還授信;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不僅引入了核心企業的信用,進行信用捆綁,而且也引入了物流企業的合作,承擔監管貨物的責任。其具體與傳統融資方式的區別見下表所示。

供應鏈金融系列解讀:(二)運作模式

為緩解經營中各階段出現的資金缺口問題,供應鏈網絡上參與企業通常採取更加有效的支付手段,根據企業規模大小不同,所形成的支付效果不一,具體來看主要有三種操作模式:

(1)延長支付:一般發生在下游客戶較強勢、供應商較弱勢的交易情況下,例如大部分生產製造型客戶通常要求30天到45天的賬期,有利於下游客戶資金運轉,但對上游供應商形成較大資金壓力,同時加大供應商融資成本。

(2)提前支付獲得折扣:下游客戶若能提前支付貨款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游的資金問題,便可獲得較為優惠的交易價格。由於在國際貿易中要求報關價格需與實際交易價格一致,涉及較為複雜的手續,因此該種模式多適用於國內供應鏈貿易業務。

(3)合作性倉儲管理:在買賣雙方共同確定的框架下,供應商承擔在下游企業倉庫中貨物的庫存管理,當貨物被下游客戶使用時才進行貨權轉移。

一方面減少下游客戶資金佔用,保障及時供貨,一方面有利於供應商合理規劃生產,避免庫存積壓或空滯,同時掌握客戶信息。但對於供應商而言,資金運轉效率較低。

上述狀況反映出供應鏈運作過程中的系列資金問題,因此,合理解決資金流問題,並使之與商流、信息流和物流進行有效整合是供應鏈貿易運作的核心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