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金融」:讓金融活水澆灌產業之花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這是現代金融業演進發展的使命所在。國內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互促共進仍然處於比較初級、比較粗糙的階段。為探索在產業內藉助金融工具實現實體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新模式,7月30日,由中國化工報社和北京新板資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的化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在北京簽約,正式起航運營。這是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一件大事,值得傳揚和銘記。

在去年7月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會議上,黨中央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3項任務作出重大部署,勾勒出了未來5年金融業發展藍圖,將中國金融業帶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之後,中國化工報社與金融界、石油和化工界多家企業一起,共同制定併發布了《促進“產業+金融”行動計劃》,希望通過構建石油和化工“產業+金融”專業權威平臺,發揮各方資源優勢,為石化企業、金融機構提供產融對接等一體化服務,將更多的金融活水引入石化實體經濟、尤其是最富活力和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來。此次簽約的落定,正是上述《行動計劃》的落實之舉,對於在石化業開創金融與實業無縫對接的產業專業化解決方案良益多多。

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推進器,也是優化資源配置和落實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隨著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創新,金融已成為提升中國經濟“新氣質”的有力支撐。但需要看到的是,近年來隨著金融業的急速擴張,“脫實向虛”的問題越來越明顯,金融風險集聚。而與此同時,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極不利於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如果繼續放任這種現象蔓延,離開了實體經濟這個根基,金融就會逐漸變成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尤其是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包括石化業在內的實體經濟各行業各領域,都迫切期待一個良好金融環境的到來。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那麼,怎樣才能讓金融業服務好實體經濟、尤其是石化等關鍵性產業經濟呢?從國家政策層面上,需要主管部門疏通社會資本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通過加強信貸政策指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製造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資金支持,提高資金的可獲得性,降低融資成本。而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需要改善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的金融服務。只有各方協同發力,方能讓金融之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之花。

同時,本固才能枝榮、根深才能葉茂。實體經濟是根,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葉茂。一方面國內石化業發展和轉型升級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企業的需求很迫切,特別是一些非國有的中小微企業。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需要好的項目,只有將資金精準投向那些“三好”項目,才能擁抱未來,切實防控金融風險。因此石化等實體經濟行業內的中小微企業也要踏踏實實打好根基、練就內功,尤其應在創新升級上孜孜以求,用創新的實際成效和良好信用吸引來金融資本。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化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的創立,始於金融與產業變革的偉大時代,經過精心探索,勢將走出一條既利產業、又惠金融的人間大道。讓金融迴歸本源,促進實體經濟茁壯成長,這是一份時代的答卷,而化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是一位早行的答卷人。(本報評論員)

(更多內容請訂閱《中國化工報》,郵發代號1-44,或下載中國化工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