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綠茶對身體好還是紅茶,白茶好?

小小時空


先看綠茶,零發酵,炒製為主。相對而言保留了大部分茶葉原本的東西。如氨基酸、茶多酚啥的相對較多。當然具體還得看品種及場地。

紅茶如果按傳統工藝,屬於全發酵茶,最大程度祛除了茶葉原本寒性,相對溫和,對於腸胃得刺激較小,同時發酵中產生的一些益生菌,是綠茶沒有的,當然,相對而言如氨基酸、茶多酚啥的就少了一些。

白茶就得分新茶和陳茶了,新茶得工藝非常簡單,基本只有曬制,當然伴隨著少許萎凋工藝,與綠茶相似保留了茶葉本身得物質,畏寒的朋友不是太適合飲用,這兩點與綠茶接近,但是因為品品種原因,白茶自古以來清熱解毒的功效在茶葉中是比較突出的。至於陳茶就得有個前提,就是存放得當得情況下,製茶工藝也沒有問題,不同年份的茶,會有些許變法。簡單的說,白茶的陳放也算時發酵過的過程。陳放到一定時間的白茶也會變得溫和。

其實不論是哪款茶,如果從健康角度,並沒有太大區別,只要茶葉的工藝與原料上沒有問題,其他微量元素差別不大,畢竟只是“微量”元素而已。所以個人建議,選茶一般從自己的喜歡入手,再結合四季變化換著喝,比較利於健康。再有就是不要空腹飲茶,不要喝過量的茶就好了。


山岩茶道


綠茶性寒,能清熱提神,適合夏天和人體偏熱的人飲用。

紅茶性溫,能減脂去油膩、還可提神適合冬天和偏寒性的人飲用。

白茶,一年為茶,三年為藥,存放時間越長越好,三年以上的白茶可以養胃,對胃不好的人是個不錯的選擇。

喝茶不宜過濃,對心臟不好的人,特別加以重視!





雪寧709


問這樣問題是拉仇恨,還是真不懂茶的小白?

綠茶紅茶白茶是茶葉加工工藝 ,每一樣工藝中還有茶葉的等級,等級才是最關鍵的。綠茶中有芽孢採摘的,有一芽一芽的,一芽兩葉的,還有一芽三葉的,細化的話還有初展的,展開的,還有早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夏茶,秋茶,晚秋茶,等等,同樣當然紅茶,白茶,青茶也有這樣的,各自有各自的等級芽級,籠統的放在一起怎麼對比?(討論級別的時候排除普洱黑茶這些靠忽悠吹噓的茶葉,只討論正常消費的茶葉和工藝,裝逼專用茶不在其列)

我就一些地區常見的採摘加工習慣聊聊茶葉的等級,中國大多數的茶區都有加工綠茶,綠茶產量佔中國茶葉總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很多茶區都是早春茶,清明茶這些比較高檔的芽級青葉先做綠茶,後期的茶葉做炒青或紅茶,因為後期茶葉苦澀味比較重,通過發酵或揉捻高溫烘烤等辦法減輕苦澀味,大多數的產地都是如此,因為採摘季節的錯開,所以能並列對比只有後期茶葉。

福建廣東臺灣這幾個地方主要是烏龍茶青茶的產地,採摘的等級是開面葉採摘,因為採摘嫩度不及綠茶的芽茶,原因還是和上面的一樣通過發酵減輕苦澀味。這幾個地方有兩種茶葉是特別歸納的,英德紅茶和金駿眉,這是為數不多的從芽級採摘的紅茶產品,和大多數的茶區不同,直接加工紅茶,尤其是金駿眉全芽級,芽孢級都經常能見到。(這裡我聲明一下,我講的金駿眉只是工藝,並沒有限定產地,已經習慣了,作為茶葉圈兩大殺豬宰客產地,武夷產的金駿眉不是錢太多的話,儘量不要去接觸,我們茶商都怕)。

這裡的白茶指的是工藝白茶,就是福建雲南的白茶工藝,從等級上來說,白茶是等級清晰的,銀針,牡丹,貢眉,壽眉,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白茶走上了普洱吹噓忽悠炒作的路子,講故事講大師講年份,一般情況下能不喝就不喝,注入太多的金融性,喝的不是茶,是智商,防火防盜防普洱嘛!

分清了以上的等級區分特點以後,再來說綠茶紅茶白茶的對比,首先茶葉是飲品,我們品的茶味香味,像普洱黑茶那樣吹噓的能包治百病長生不老這種思想首先要不得,身體不舒服還得去醫院,其次在喝茶的同時注意一下保質期保存條件等等普通的生活常識,好茶的前提是安全,不過期不發黴不變質,同時也多瞭解一些茶葉基本常識,管理呀農藥呀加工情況呀儲存包裝呀等等;第三就是茶葉的成本性價比主要和芽級等級嫩度這些有關;第四,大家在對比茶葉的時候除了通用的芽級嫩度以外,口味香味等特點也是衡量的標準,如綠茶的芽茶,炒糊了,殺青處理不好紅梗了,太碎了等等情況,就是好茶青也會出差成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