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瘦?告訴你節食減肥的殘酷真相

這個世界上最常見的減肥方法是什麼?

毋庸置疑,一定是節食。

因為它最簡單,不需要任何先決條件就能開始執行。它不像運動那樣,你需要一套運動裝一雙運動鞋,需要讓自己在物理層面上到達那個地點,進入那個運動狀態。

節食,你只需要管住自己的嘴而已。

很多人也在節食的過程中罵過、懲罰過、想掐死自己無數次。

你會在吃下一頓大餐之後捶胸頓足,用連吃三天水煮菜來懲罰自己,然後第四天又會重蹈覆轍,如此循環反覆……

似乎每一年、每一個季節、每一天你都在節食,但是從來沒有成功過。

節食減肥為什麼這麼困難?

減肥難道不就是簡單的加減法——製造熱量缺口,少吃多動嗎?

你總想著,是我自己的問題,也許再努力一些、再堅持的久一些,我就會有夢想中的身材了。

有沒有人告訴你這樣一個殘酷的真相——極端節食減肥會讓你越減越肥?

1.節食減肥的驚人數據

餓=瘦?告訴你節食減肥的殘酷真相

在肥胖超重人群中,每7個人中,就有6個人有能力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減去大量的體重。

然而,人們無法讓體重一直下降。並且這裡有一個驚人的,關於體重反彈的統計數據:70%的人會在一年之內,恢復體重至減重之前,85%的人會在兩年內反彈,而三年之內反彈的數字則達到了95%!

是的,只有5%的人通過節食達到了長期理想的效果。

2.餓≠瘦???

餓=瘦?告訴你節食減肥的殘酷真相

餓≠瘦???憑什麼???

因為你的每一次嚴苛、不合理的節食計劃,都在挑戰身體的自我防衛機制。

無論你是否承認這個事實,你的減肥計劃,一定是啟動了一次或大或小的飢餓模式,你的身體發出了能量不足的信號。

當身體發覺能量不足時,它就會開始保護自己。

這個自我防衛機制是在人類千萬年的演化中慢慢形成的,用來防止機體活活餓死。通常,這種機制會從三個方面進行干預,出現一些減肥人群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3.人體的自我防衛機制

餓=瘦?告訴你節食減肥的殘酷真相

第一,身體的代謝適應

你每天的總能量消耗會降低,這種總能量消耗的降低來自四個方面——基礎代謝率(BMR)、非運動性熱消耗(NEAT)、食物熱效應(TEF)、體力活動消耗(EA)都會下降。

為了減少能量缺口,身體會傾向於減少卡路里消耗,增加卡路里攝入,毋庸置疑,這會進一步增加你減重的難度

如果你認真進行過減肥計劃,你會發現,無論採用多麼科學的減肥方式,比如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控制飲食,一段時間之後都會達到所謂的“平臺期”。

這正是因為隨著能量消耗的不斷減少,身體會參與干預,能量缺口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第二,身體會盡可能的儲存能量

當你節食時,身體儲存能量的效率會增高。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假如你正經歷饑荒,如果恰好有機會攝入一些食物,你的身體一定會盡可能的儲存能量,而不會讓能量被浪費掉。

因為節食,身體內的脂肪會更少的轉化為脂肪酸,脂肪酸供能會變少。

身體傾向於儲存脂肪,這一點刻在了我們的基因裡。

即使你在節食,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減脂效果,你的身體還是會時刻準備儲存脂肪。

第三,脂肪細胞的非正常增長

當你節食了一段時間,你的身體會出現獨特的激素水平波動:胰島素水平下降、瘦素水平下降、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下降、脂肪組織中的脂肪氧化減少。

所有的這些匯聚在一起,就會發生一件特別的、你不願意接受的事情。

節食結束後,如果你快速攝取過多的能量,因為上述激素水平的改變,這時,脂肪細胞的數量就有可能增加

為什麼?因為身體需要在日後可能再次發生的“饑荒”中保護你。

如果你在節食後迅速攝入大量能量,而身體此時還沒有能力吸收儲存全部的這些能量,那麼身體就會分化形成新的脂肪細胞,去確保自己有能力在未來儲存更多的能量。

4.每次節食都在激活機制

餓=瘦?告訴你節食減肥的殘酷真相

你每一次節食,都是在激活一次身體的自我防衛機制,越是限制自己攝入更少的卡路里,身體的防衛強度就越高

這裡,我並不是說節食無用。而是,如果你採用了錯誤的、不健康的、不符合正常身體運轉機制的方法進行極端節食,確實是有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如何避免失敗的節食減肥帶來的危害,如何正確的調整飲食習慣,如何安全平穩的度過“保持期”,以維持長期的減肥效果呢?

下面一篇文章我會專門分享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以免錯過下一次更新喔: )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