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小編說:蔣老師的專欄也開了幾期了,講當季美食,也講飲食之道。恰好蔣老師又有新文撰寫,趕緊編輯以饗讀者。美食、美味,你是怎麼看的呢?蔣老師這裡給出了他的滋味之說。

這期我們沒有蔣老師的視頻,那麼,小編順帶推薦幾部與食物有關的電影,空閒之餘,不妨看看呢。

人在進食時,感官系統會對食物作出判斷,美食是選項之一。

然而,人與人之間因成長環境、閱歷、生理、專業知識、對食材的認知以及生活偏好等的差異,導致他們對食物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比如老人的牙齒以及消化系統功能衰退,對食物的要求以清淡和酥爛為主。而年輕人則喜歡可以彰顯牙力的食物,啃個豬手、吃塊四分熟的牛排……

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電影《飲食男女》海報

從牙力這個角度看,蘇幫菜是孝敬老人的菜,肉禽魚蝦無一不適合老人,費牙的螃蟹也以禿黃油或蟹粉的面目出現,老人在蘇州吃食,不費吃灰之力。

漢語詞典將美食解釋為味美的食物。味,主要包括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和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即嗅覺感應到的食物氣味以及味蕾感應到的酸苦甘辛鹹調和之味,還會有食物咀嚼後在口腔內彌散的味道,味是判斷食物的最基本標準。

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電影《濃情巧克力》海報

味美則是食物之味符合進食者喜好,由進食者給出的主觀判斷。正是這種主觀的判斷,使“美食”有了足夠寬的廣度,才有了滿大街的美食。

這滿大街的美食,是不是所有人的共識呢?絕對不是。

近年徽菜大行其道,臭鱖魚可謂功不可沒,為數不少的蘇州土著認為好吃,而我卻不覺得。臭鱖魚之臭,與蘇州傳統飲食中的臭豆腐相近,而臭鱖魚的烹飪手法又與蘇州的紅燒魚相仿,鱖魚因發酵而臭,其肉質比蘇幫菜中絕大多數的鱖魚要嫩,這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正如榴蓮青團的脫穎而出一樣,求新求奇的吃客總是佔著較大的比例,奇妙的體驗可以讓進食者大方地給出美食的評價!而我覺得臭鱖魚是“魚餒而肉敗”,學聖人不食。

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味美的食物,其高度在於味的調和,比如蘇幫滷味雖使用辛香料,但不會讓你覺得有任何一味香味出頭,而且還讓你在咀嚼後回味清爽。

至於蘇幫菜烹飪理念,可借用清李光庭《鄉言解頤》言:“有味使之出,五味使之入”。道行高的吃客,追求《呂氏春秋》裡的那種本味,咀嚼間能辨出食物的香味是為了賦味還是用來矯味,前者如蘇幫菜中常用的麻油、五香粉,後者如蔥姜。

如若廚師不知冷水預熟矯味工藝,而試圖用濃香掩蓋食物的腥臊羶,則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也。

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電影《飲食男女》海報

食物的衍生價值就是美食的深度。

孔子嫡孫子思為凸顯儒學價值以及話語權,將“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寫進《中庸》,想說明啥呢,我且揣摩之:

第一,很多人將飲食作為療飢必需,少有人從飲食中辨出箇中三味。比如食以體政、養老食禮、教子食禮。我們小時候都守著長輩沒動筷子,小孩不準舉筷的家規。以飲食教化,筷頭上也能出孝子;

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電影《歲月神偷》劇照

第二,吃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不得其門而入。自古食藥同源,食能療飢、亦能治病。醫聖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食治》借扁鵲之語道出真諦:“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老蘇州“不時不食”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出於對自己五臟六腑養護的初衷,對食物的溫熱寒涼四性保持足夠敬畏;

第三,不是會吃就能辨滋味。魏文帝曹丕著《與群臣論被服書》以“三世長者知被服,五世長者知飲食”佐證日常飲食起居常識累世積聚的重要性。我無法想象在食堂和家裡吃辣菜的廚師,能在灶臺上做出地道的蘇幫菜。所以,能夠將蘇幫菜做尷尬的餐館,必定有一群不吃吳地家常菜的廚師。

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電影《喜歡你》劇照

問題又來了,吳地家常菜和蘇幫菜是什麼關係?在家常菜前面加上吳地,只是想突出其地域,至於這吳地是春秋吳國,或三國吳國,還是五代十國時的吳越國?按著各人理解就好。

我安守吳語太湖片,範圍包括蘇州、無錫、常州、上海、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等。

吳地九城,因地理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的差別而在飲食上略有不同,此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蘇幫菜是吳地餚饌中的佼佼者,吳地家常菜則是蘇幫菜存生的土壤。

我認為,美食是情人眼裡的西施。用心烹飪,美食就在眼前!

蔣洪懂食丨解讀美食

△電影《美味情緣》劇照


關於《蔣洪懂食》

蔣洪: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會委員、改革開放40年中國餐飲行業促進發展突出貢獻人物、蘇州飲食文化研究會副主任、上海食文化研究會高級顧問。師從吳郡華永根,曾獲中華金廚獎等榮譽。曾參與中國名宴“江南運河宴”設計開發。

蘇州傳統飲食素有不時不食的特點,美食大咖蔣洪將以吃客的身份帶著大家吃吃吃,吃出美食的門道,吃出地道的蘇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