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如何驅逐那些“不道德”的金融產品?

金融業要通過完善戰略規劃和業績評價標準等,將金融倫理滲透進經營的方方面面。要在全社會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提升金融消費者的專業素養。

歲末年初,紅包連連,大小“購物狂歡”從線上蔓延到線下,各類金融借貸產品也鉚足了勁兒搞營銷,“刷卡送大禮”“透支額度可提升10%”……催促人們一次次按下支付鍵。然而,也有人擔心,有些產品過度宣揚“透支未來”的消費方式會背離“釋放消費潛能”的初衷。

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為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市場中也出現了一些帶著“道德瑕疵”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它們披著金融創新的外衣,遊走於監管制度邊緣,很難說是違反法律,但與社會公序良俗存在明顯衝突。

前幾年,一些保險公司以創新為名,推出酒駕險、煙花險,為醉酒駕駛和燃放煙花行為導致的第三方人身傷害提供保障。市場最初引為笑談,沒想到還真有人投保。這讓人不免擔心,有了這些保險“兜底”,會不會助長投保者違法違規的衝動?再如,已被叫停的“校園貸”,由於缺乏約束,這一本是滿足大學生個人消費信貸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一度成為消費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因素。

事實上,與其他行業相比,金融業尤需重視倫理問題。這是因為,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更高,更易引發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行為。特別是近年來,基於金融創新的各種衍生產品令人眼花繚亂,普通人很難徹底弄明白其中的原委。基金經理、保險代理人和客戶經理等憑藉知識上的優勢誤導消費者,較之其他行業也更加容易。

任何經濟主體的市場行為,也都兼具經濟屬性和道德屬性。倫理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一起構成規範人類行為的兩種基本方式。金融市場在進行法制建設的同時,也必須建立起相應的倫理道德秩序。

未來隨著金融市場充分競爭、對外開放提速,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將更加豐富。同時,居民收入提高、人口結構變化、社會轉型加速,金融需求也將日益多元。加強金融業的“道德倫理”建設,是一個需要關注的課題。

如何驅逐那些“不道德”的金融產品?

不斷完善監管制度。管理部門必須敢作為、勤作為,及時彌補“灰色地帶”的管理漏洞,以剛性制度淨化金融市場。此外還要完善徵信體系建設,增強徵信信息的廣度、深度,加大對失信者的懲罰力度。同時加快引入區塊鏈技術,記錄、追溯金融交易參與者的道德表現。

完善金融行業、企業的管理制度。“夫義所以生利也,不義則利不阜。”金融業要通過完善戰略規劃、人才選拔機制和業績評價標準等,將金融倫理滲透經營的方方面面。比如,經營決策不僅著眼於當下的效益,還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思維,慮及行業影響和社會效益。不僅為“有錢人”提供服務,還要願意做一些“微利”的買賣,致力於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推行面向農戶、城市小商戶和小微企業的小額貸款,助力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發展。

在全社會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提升金融消費者的專業素養,厚植金融倫理土壤。為培養更高質量的複合型金融人才,高等院校應不斷強化金融學專業學生的金融倫理意識,提升學生的金融倫理素養。金融企業在文化建設中,要突出追求長期、可持續利益的價值觀,拋棄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樹立正確的金融倫理價值取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