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包圍農村”並非一朝一夕

顺丰“包围农村”并非一朝一夕

【編者按】2014年5月,順豐鼓勵員工去華中、華西、華北部分鄉鎮創業。2016年9月13日,順豐宣佈與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8月28日,因為一顆柚子,順豐和梅州市人民政府達成全面合作……從借勢“快遞下鄉”轉投農村,到“嵌入產業鏈”扶農助農,順豐“包圍農村”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不停地探索、創新,甚至不惜試錯之後的經年積累之作。

2014年年初,國家郵政局正式提出和立項了三大工程——快遞下鄉、快遞西進、快遞向外,統稱為“三向”。下鄉和西進均面向農村,目的是引導規模以上快遞企業在縣級市完善服務網絡,加快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網絡佈局和設施建設。

事實證明,這場轟轟烈烈的快遞下鄉和西進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功,且影響深遠。

工程立項的當年,我國農村快遞網點就發展到近5萬個,鄉鎮覆蓋率提高到50%以上。也是在這一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40億件,躍居世界第一;其中農村快遞市場產生的包裹量超過20億件,佔比14%。

三年後的2017年,快遞服務網點鄉鎮覆蓋率再創新高,達到87%(最新數據已經超過90%),農村地區收投快件量也突破100億件大關,在全國快遞業務總量中的佔比超過25%。也就是說,每四件快遞中,至少有一件來自或者流向農村。

廣闊天地,大有所為。

具體到“上山下鄉”的快遞企業,亦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順豐。

借勢佈局農村

“快遞下鄉”工程提出的當年,2014年5月,順豐鼓勵員工去華中、華西、華北部分鄉鎮創業。

在國家有組織引導,行業集體下沉的大勢下,此舉也被認為是順豐思考如何將服務網絡延伸到農村的創造性探索。之後,包括德邦、宅急送等在內的老牌直營快遞,都參考借鑑了該模式,結合自身的特點深化網絡密度。

借勢轉向,順豐包圍農村的戰略自此發端。

2016年,資本注入後強力支持下,除了繼續加固城市網絡和中高端快遞市場的護城河,包圍農村的計劃也一步沒有耽擱。

這年9月13日,順豐宣佈與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其電商平臺供銷e家在農產品物流服務、縣域物流體系合作、倉儲物流建設與管理輸出、特色農產品電商銷售、農村電商物流能力培訓、物流金融服務等方面展開合作。

打造出供銷社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的無縫結合,讓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同享“當日達”與“次日達”等物流服務。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最近在覆盤順豐的農村戰略時說,這種“內生外延”的打法在夥伴計劃和牽手供銷e社的合作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在這兩者之間,為了解決偏遠地區在運輸時效、派送速度以及服務體驗上的諸多痛點,順豐同時還押注了另一個更為大膽的計劃——2015年起,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正式組建無人機團隊,直指山區、丘陵、海島等偏遠農村和特殊場景。

天網地網“雙管齊下”,在打通農村渠道、合圍之勢形成一定規模後,順豐另一個更為關鍵的佈局也悄悄拉開大幕。

嵌入產業鏈

在順豐看來,打通渠道,走進農村跟老鄉們打成一片,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一步才是核心——把自己變成“村裡人”,融入農村產業生態。

這是順豐區別於其他快遞下鄉的最大的不同。

2008年5月,山東煙臺的一位果農上門詢問順豐小哥:能不能快遞櫻桃?

5個月後的陽澄湖邊,一位蟹農也諮詢了同樣的問題:大閘蟹能不能寄?

好在兩位小哥沒有拒收。

順豐也從這兩單“送上門”的生意裡嗅到了巨大的商機,並以此為切入,圍繞區域性農產品做起文章。從時效設計到運力保障,從包裝設計到售後服務,再到入駐田間地頭、推行原產地直髮……流程越做越細,盤子也越滾越大。

這種態勢,伴隨著2014年“快遞下鄉”工程的利好推動,徹底迎來爆發。

櫻桃寄遞延伸出了桃子、橙子、荔枝、枸杞、芒果、柚子等鮮果項目;大閘蟹寄遞延伸出查干魚、牛羊肉等生鮮買賣。

一次寄遞演變成一個產品,一個產品又豐富成一套行業解決方案。

圍繞鮮花、水產、水果、肉類等若干生鮮子行業,聚焦行業客戶需求,制定集銷售、物流、金融、數據、科技、品牌等於一體的行業綜合解決方案。助力上游產地端將商品快速分銷至全國各地;在擴大銷路和品牌提升方面,順豐控股通過整合內外部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助力農戶和農業企業擴大銷路,並開展智慧營銷,協助地方政府打造生鮮農產品的知名度,驅動行業升級。

順豐2018年半年度報告中的這段話,很好的概括了順豐進軍農村的市場策略,嵌入農業產業鏈的思路已經非常明朗。

這個時候的順豐,業務通達全國336個地級市,城市覆蓋率99%;2727個縣區級城市,縣級覆蓋率達94%。

渠道為基,產業為石,順豐包圍農村成效漸顯。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17年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

快遞服務現代農業業務量超百萬件的項目在2017年達到69個(其中業務量超千萬件項目9個),實現業務量約3.45億件,業務收入約37億元,帶動農業總產值441.7億元,形成了駐村設點、集中收寄、直配專線、融合發展和供應鏈等五種主要服務模式。

無一例外:上述提到的項目中,到處都能看到順豐小哥忙碌的身影。

8月28日,一個極具樣板價值的標誌性事件順勢而生——因為一顆柚子,順豐和梅州市人民政府達成全面合作。

結合順豐在運力、渠道、科技、市場、信息等全鏈條優勢,雙方表示將有計劃、分步驟,打造具有梅州特色的“智慧農業+智慧物流”,以“產、銷、運”三位一體合作模式,完善物流佈局配套建設,構建一二三產融合,上中下游一體,產供銷互促的完整產業體系。

問道梅州柚

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數據顯示,2017年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佔梅州市GDP的19%,遠高全省4%的佔比水平。主要農作物方面,除了糧食類作物,種值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就是水果,其中又以“梅縣金柚”“大埔蜜柚”知名度最高。

順豐和梅州市政府的合作,就是以柚子產業為切入。

梅州市人民政府,在政策、通行等方面為順豐提供相關配套資源和便利;順豐則在運力、渠道、科技、市場、信息等方面具備全鏈條優勢,打造具有梅州特色的“智慧農業+智慧物流”體系,以“產、銷、運”三位一體合作模式,完善物流佈局配套建設,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生態系統的優化。

11月9日,一場高規格的梅州柚產業發展專家問策會在梅州舉行。順豐與梅州市政府的合作被作為成功案例在會上進行了專題分享。

在老鬼看來,梅州項目之所以能成為順豐嵌入農業產業鏈的標杆,離不開以下四個因素——

1.網絡為王:構建了“市-縣-鎮-村”四位一體的快速收儲轉運硬件體系。

截至目前,順豐已經在梅州全市建成3個縣級預處理中心、254個鎮級集散平臺,22臺分撥設備,全面合作打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通道。

有了這個保障,“梅州柚”往珠三角流向,順豐將行業的時效從3天提升到1-2天。

運轉效率更是翻倍。以9月11日這一天為例,當天順豐發車量逾100輛,很多梅州柚重點產區鄉鎮的順豐運力提升累計達50倍。

2.標準先行:順豐在原有的“地標”基礎上,補充了流通端果品分級標準及運輸端包裝、運輸等標準內容,然後協同梅州市農業局、農業品類專家聯合制定包含種植、品控、運輸全流程的“品類全供應鏈行業標準”體系。

目前,梅州柚產業已經建立起了“協會制定標準-企業組織標準-農戶執行標準”三位一體的行業組織構架和社會化產銷分工體系,標準內容覆蓋了柚子產前、產中、產後與流通等四大環節。

有了完善的標準體系,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細化和品牌溢價。

據梅州市柚子協會統計,順豐入駐後,全市禮品柚、定製柚等高端柚呈現“量價齊升”,僅蜜柚一項就增值約1.65億元。其中高端柚的比例由2013年的為2%增長到2018年的10%,高端柚的平均銷售價格也由2013年的2.67 元/斤提高到2018年的4.05元/斤。

3.商貿賦能:在“運出去”的基礎上,順豐與梅州市政府共同打造了一套“產出來+銷出去+運出去”的全鏈條商貿體系。

除了多路徑、個性化的品牌塑造與營銷,順豐有梅州柚商流渠道的賦能和變現立竿見影。

一是順豐自有的豐系渠道,包括順豐大當家、豐e足食(無人貨架)、豐巢(智能快遞櫃平臺)、順豐優選(電商平臺)等;二是非豐系渠道,通過產銷撮合模式,牽線中高端銷售渠道,實現品牌溢價轉現。

4.技術滲透:進行智慧農業試點,在農業產業園建立標準化生產、投入品監管、流通、銷售、技術服務等一體化的管理體系。

依託順豐旗下豐農科技平臺,產端層面,利用智慧農業體系進行環境數據和生產數據採集與分析,結合專家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運作方式,減少人工干預,提升作業規範;銷端層面,針對梅州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缺少品牌運維、運輸難度大等供應鏈痛點,幫助客戶刻畫用戶畫像、分析消費偏好、定位客群。

同時,豐農科技還根據用戶需求,運用大數據處理,為政府、農戶、銷售平臺、消費者提供行業管控、農業種植、農產品銷售、產品溯源、優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等多種依託於“科技驅動”基礎上的農業智能化建設服務。

以上四點就是順豐帶給我們的啟示。

從借勢“快遞下鄉”轉投農村,到“嵌入產業鏈”扶農助農,順豐“包圍農村”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不停地探索、創新,甚至不惜試錯之後的經年積累之作。

於順豐,繼城市之後,又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再次取得領先優勢;於其他快遞,有了順豐的經驗,未來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