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釀葡萄酒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現代大量流行性病學調查研究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肝硬化以及結腸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發病率。近幾年,隨著人們對葡萄酒認識的提高,葡萄酒的消費量迅速增長,由於市場上葡萄酒良莠不齊,而且優質葡萄酒價格往往較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家庭自釀。

本文就家庭自釀葡萄酒的步驟和注意事項進行簡單說明。

1、選料

儘量選用新鮮、病害少的葡萄,並挑出病粒。否則在自釀過程中容易引入雜菌,發酵產生對人體有害物質。

需要說明的是,葡萄分為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市場上常見的巨峰、玫瑰香都是鮮食葡萄,而大規模生產的葡萄酒基本都是由釀酒葡萄生產的,主要紅色釀酒葡萄品種為赤霞珠、蛇龍珠、品麗珠等。釀酒葡萄與鮮食葡萄相比,皮厚,果肉少,種子佔比例大,顆粒小,糖分含量高,含有更多酚類物質,在相同的發酵工藝情況下,釀造的葡萄酒含有更多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酚類物質,更有利於健康。所以,家庭釀酒也最好選用釀酒葡萄品種。

2、洗淨晾乾破碎入罐

質量較好的葡萄完全可以不用水洗,局部葡萄沾染了黴菌等或泥土較多的,需要局部進行清洗。可用自來水淋沖,清洗後一定要晾乾,可以用剪刀分解為小串,攤開在乾淨物品上,放到陰涼通風處自然晾乾,為加快晾乾速度,可用風扇。忌陽光下暴曬。晾乾後,去掉果梗,將葡萄粒擠碎到玻璃容器中,至葡萄醪總體積佔玻璃容器體積三分之二左右。(因為發酵過程會產生大量氣體,使液麵升高,如果裝的很滿會出現溢出現象。)

要注意所有接觸到葡萄或葡萄汁液的容器和雙手都需要乾淨,容器要求無水無油,雙手要洗淨。

3、發酵壓帽

常見的家庭自釀葡萄酒多不添加商業酵母,破碎後一至兩天也會自動啟動發酵過程,該發酵過程多為野生酵母和一些雜菌產生,雖然生成風味物質較多,但同時容易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因此建議購買釀酒專用酵母,形成優勢菌群,抑制雜菌繁殖,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活化酵母方法:將10克糖加入到90毫升熱水中,當溫度降到35-38℃時,再加入10克酵母(具體添加量視葡萄醪體積和酵母使用說明而異)充分攪拌溶解,15-30分鐘後冷卻至28-30℃即可直接加入葡萄醪中。

發酵後會有大量氣泡上浮,並且葡萄皮渣也上浮,形成一個比較硬的皮渣帽。由於發酵過程也需要微量氧氣且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較多,所以不要密封,要留有透氣孔,以不落入灰塵和小蟲子為標準就可以了。發酵溫度控制在18-30℃,將上浮的皮渣帽壓入葡萄汁中,每天2-4次。

發酵啟動1-2天后根據個人口味添加白砂糖,用葡萄汁溶解後加到葡萄醪中,市場常見的葡萄果實含糖量通常為150-220克/升,紅葡萄酒按照18克/升糖產生1度酒精計算,當酒液酒精度到15度時大部分酵母會終止發酵,因此添加過多的糖會使最終發酵的酒液殘糖較高,口感較甜,但不利於健康。

4、皮渣分離

發酵7-10天后氣泡減少、壓帽後浮起的皮渣層厚度降低時停止壓帽,靜置12-24小時進行皮渣分離,中間層的清酒儘量用虹吸管採用虹吸法分離,防止酒液渾濁和接觸空氣過多造成氧化或醋酸菌感染,酒液分離後的皮渣可以用3-5層紗布或者尼龍襪之類的進行過濾,用手輕輕擠壓,出來的壓榨酒也可以倒入虹吸出的酒液裡一起陳釀。

5、陳釀

將皮渣分離後的酒液滿罐貯藏,儘量用玻璃罐,25℃以下陳釀一段時間後罐底部會有沉澱產生,待沉澱量基本不變後再一次進行分離,將上清液用虹吸管吸出,8-10℃用玻璃罐滿罐避光貯藏。注意封口要密封,防止感染雜菌。

家庭自釀葡萄酒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由於家庭自釀葡萄酒未添加二氧化硫等防腐劑,不添加白酒的情況下酒精度通常為15度以下,陳釀時間不宜過長,建議半年到一年內飲用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