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關於揚州炒飯的文章,很少人知道,揚州炒飯其實是粵菜。當初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心裡還是有些顧忌的,畢竟那個時候連廣州都還沒來過,更別提正宗的粵菜了。

這次廣州之行,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時間,但好在去往梅州的火車是9:40,早晨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去選擇吃早茶的地方。然而,我的想法還是太單純了,這裡的早茶店開的都比較遲,最有名的陶陶居要上午10:00才開門。於是,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離火車站不遠的點都德。雖然沒有陶陶居名聲大,但也是廣州早茶的老字號,有70多年的歷史。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店面8點才開門,一樓卻早已有人在等待。我走了進去,看著滿牆的榮譽和點都德的歷史介紹,心裡著實更加期待。

“點都德”,來源於粵語“點都得”,意為怎樣都沒有問題,體現出廣府人隨和務實的性格特徵。提及茶樓的歷史,源於晚清,由二釐館演變為茶居,“一盅兩件”便始於此,亦即一個瓦茶盅,兩件裹腹茶點。由茶居到茶樓,是將茶道之雅昇華,因此很多社會名流,文人墨客都對在廣州上茶樓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8點準時,開市迎客。為了迎合時代的發展,原本手點的菜單也變成了掃二維碼電子點單,雖然與時俱進,但總還是感覺怪怪的。在點單的間隙,服務員就會熱情的迎上來,問你想喝什麼茶。茶樓茶樓,不喝茶怎麼行?而且即使不喝茶,也要收茶位費的,這是茶樓的規矩。菊花、普洱、鐵觀音,價格從8元到10元不等。桌子的旁邊就是小茶爐在燒著水,水開了服務員正好開始了功夫茶的沖泡。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來這裡,如果不點蝦餃就不算來過這裡。這裡的金牌蝦餃皇據說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其珍貴。但名聲歸名聲,好吃才是最重要的。青皮慈竹蒸籠的蝦餃端上來,30多元的價格竟然只有三個。正想吐槽一番,咬開一口,卻發現裡面用料十足,鮮甜爽口,絕對的精品!再仔細觀察蝦餃的外觀,外皮稍有些厚,看不到裡面蝦仁透露的晶瑩的粉紅,再咬一口,真是回味無窮。看來,被列入非遺,名不虛傳。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金沙紅米腸也是必點的。開始只是看網上的推薦,對於初嘗廣式早茶的我來說跟賭博沒差。而事實證明,我賭對了,這絕對是人間美味。蝦肉表面裹了一層面粉炸的酥脆,然後再裹上柔韌有嚼勁的紅米腸粉皮,一口咬下去,外表綿密中間酥脆裡面鮮嫩,三重口感充斥味蕾!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對於吃慣了揚州早茶的我來說,包子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但是看到鳳凰流沙包的名字,我還是眼前一亮。流沙包我們那也有這叫法,但都是豆沙,而這邊的流沙包,是鹹蛋黃的。原本餡兒是金黃的鹹鴨蛋,皮也是金黃,看起來特別高大上。流沙包一定要趁熱吃,小心咬開一口裡面的蛋黃流沙就湧了出來,不可太急也是極容易燙傷。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看著網上的推薦,還點了荔灣艇仔粥、四色蝦餃、蜂蜜汁叉燒包……一頓原本人均50的早茶居然被我們吃成了人均150,可見廣式早茶的魅力。

飯足茶飽,正好鄰桌一位老奶奶也坐了下來,於是聊了幾句。她是本地人,幾乎天天過來吃早點。平時來這裡的也是當地人居多,遊客也有,但一般是10點之後過來吃甜點的。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點都德里廣式早茶,根本停不下來,人均50吃成了150!

此刻再回頭看看原本空曠的大廳,早已是全滿,而且一眼望去,本地人的身影幾乎佔了一大半。看來,早茶文化不只有在揚州盛行,廣州人民對早茶的熱愛也絲毫不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