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的時尚史


因為《舌尖上的中國》,四川樂山牛華的八婆麻辣燙一下子就火了,火到需要請保安維持秩序,火到我所在的大廣州,突然開了好幾家樂山串串火鍋店。

麻辣燙的時尚史

牛華,是四川盆地南沿岷江邊的一個小鎮,今年春節假期的一天,我驅車經過,手機導航好像故意似的,讓我拐進去轉了一圈又出來,大概是要讓我這慕名已久的好吃嘴,看看這個發明了麻辣燙的小鎮。

這一拐,讓我看到了滿大街的各種麻辣燙招牌。在成都人把牛華的麻辣燙更名為串串香,並推廣到全國後,對麻辣燙這一稱呼的堅持體現了發明者牛華人的驕傲和自信。

麻辣燙的時尚史

現在爆得大名的八婆麻辣燙,那天也是一晃而過,並沒有感覺到它的特別之處。第二天晚上,恰好看到了央視在播舌尖3,電視機中的麻辣燙,在特寫旋轉鏡頭下唯美誘人。

當時心裡浮起一絲惆悵,他們哪裡知道關於麻辣燙的歲月和人情呢?

打開記憶的閘門,就回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那時,一種叫做“麻辣燙“的新奇食法,突然在四川盆地南沿的樂山地區出現。那是一種深腹而略略收口的砂罐,最近看一些史前考古的書,發現這種陶器的器型非常古老,據說是夏朝甚至更早的二里頭文化裡就有這樣的陶罐,華夏的農耕民族把這種簡單實用的陶器從史前用到現在。

砂罐裡是滿滿的麻辣紅湯,竹子削成的長籤,穿了很小塊的肉或蔬菜,放在裡面燙。燙是水煮的一種,時間短,短到幾秒十幾秒,吃的是新鮮和手忙腳亂的熱鬧。

一滿罐滾燙的麻辣湯,被竹籤穿透了的小塊肉或者菜,哪裡經得了久煮?放進去才一會了,騰騰的熱氣和香味就撲鼻而來,於是就有人喊:要得了哦!於是四面八方的手就伸出來,抓住一把竹籤籤擰到面前,胸前已經有了一個幹海椒面加點花椒麵調味鹽的幹碟子——把籤籤豎起來,帶肉帶菜的那頭往幹碟子裡一抵,另一隻手用筷子夾住籤籤從菜上往下一劃拉入碟,就可以在海椒面裡打個滾再往嘴裡送了。

剩下的光桿籤籤就往旁邊的一個竹筒裡一扔,結賬的時候,老闆會來數一數吃了多少根籤籤,記得當時一根籤籤也就算一兩毛錢,可以說這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飲食。

不過也有能吃的,時常在小夥伴的對話中聽到這樣的驚歎:某某人吃麻辣燙吃了幾百根籤籤。

麻辣燙的時尚史

鮮香的麻辣味、與眾不同的籤煮法和計價、豐儉由人的自取食材,讓麻辣燙一下子就樹立了和中餐以及火鍋完全不同的體驗和形象。

作為社交潮流的麻辣燙,它的形式很親切,沒有中餐的正規儀式感;它的消費比較低廉,適合朋友間誼尚往來的互動;它的味道很激進,但是符合了想要從規規矩矩的家庭飲食裡突破出來的口腹慾望;它的感覺嘛,在那個個性初綻的年代,人人都想去嘗一嘗!

那個年代的四川盆地,經過了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百姓手裡有點閒錢,消費社會的生活氣息悄然展開。鄧爺爺南巡帶旺了沿海的開放,內地的小縣城也開始在老城外面開發所謂“新區”。

彼時的新區,是新經濟的試驗田,是冒險者的天堂,新的食法,一般會被開拓者在這裡勇敢地引進,先是吸引在新聞聯播後無所事事的年輕人,然後慢慢地引起當地主流人群的注意,成為走出家門開啟日常夜生活消費的先鋒。麻辣燙據說被樂山五通橋區牛華鎮首創,很快,它就站在了當時各個小城夜生活興起的風口。

最初的麻辣燙都在華燈初上的大排檔,簡陋的鋪面,或許直接就擺出來在街邊,那時候也沒有城管也沒有創衛,生意能夠好到佔用街道,也是一道風景。最潮的社交達人,成為麻辣燙的第一批用戶,即便就餐環境明顯地差於餐館,但他們還是很開心,同樣的,在麻辣燙之後,他們繼續在一元一首的卡拉OK歌廳引領小城的潮流。

麻辣燙的時尚史

作為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學生,我是在上了大學之後假期回鄉的時候,才第一次接受同學的聚會宴請,走進了慕名已久的麻辣燙的夜生活場景。

那是春節前的某一個夜晚,四川盆地冬天一貫的溼冷,街邊的大棚排擋,人聲鼎沸,熱氣騰騰。低矮的四方桌長條凳,中間一罐被火光映紅了的麻辣湯,像極了山地少數民族堂屋中的火塘。

麻辣燙的時尚史

同學朋友陸續聚齊了入座,一把一把的籤籤插入罐中,一句句寒暄之後開始你一手我一手的抽出籤籤碰著啤酒大快朵頤。罐底的炭火映紅的臉,麻辣味道惹起的汗,酒精激發的神采飛揚的眼,和著歡騰的水汽驅散了夜晚的黑暗和寒冷。

多年以後,當宵夜變成了同樣低矮的桌子上的燒烤,十幾二十年未見的發小的眼角已有皺紋,大瓶的啤酒已經自帶開蓋把手無需用牙齒開瓶,但那種在食物和啤酒上空生騰起來的食物的熱氣和人的熱情,依然如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