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一盘不能安安静静吃的小菜

《舌尖上的中国2》讲到了西南地区的一种野菜——鱼腥草。

鱼腥草:一盘不能安安静静吃的小菜

这道菜,在还没有央视的时候,就已经在老家的餐桌上了,只是那会儿只叫它“折耳根”,一般是凉拌小菜。鱼腥草名字来源于《本草纲目》:“其叶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可能是因为从小就吃,从来没觉得这草有什么腥味,而且这也其实不是草,严格来说是植物的根茎,所以还是觉得老家的叫法比较靠谱。

这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的根茎,既然能入《本草纲目》,就有资本作为药材。有一个传说是,某朝某地,洪水过后,疫病横行,人人拉稀,猪却没事。肚子拉稀脑子不拉稀的主人,立马把这猪食里的鱼腥草拿来给人吃,自然是药到病除,故事才得以流传。

鱼腥草:一盘不能安安静静吃的小菜

这洪水后的腹泻,可以推测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鱼腥草所含的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已被证明有抗菌活性,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病菌生长。

但是,这个故事也只是一个好故事而已,而且之所以能变成一个好故事,还得拜托古代的医疗条件,因为那时没有高效的抗生素。时光流转至今,由于医学和药物学科技的进步,已经有各种药效确凿、毒副作用也非常清楚的抗生素。同时,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已经不是专利药,不存在药价太高用不起的问题。面对高大上的药性、屌丝般的价格,活在当下的人如果还拿鱼腥草来当抗生素,就有东施效颦之嫌

更让人觉得天雷滚滚的是,为了增加鱼腥草的药性,鱼腥草素被开发成了注射液。作为一种植物,本来某些人群就会有过敏反应,连吃都会有问题,做成注射液直接打入血循环,更是放大了这副作用。

鱼腥草:一盘不能安安静静吃的小菜

(市面上的鱼腥草注射液。图片来自网络)

2006 年4 月8 日,湖北省汉阳市一3 岁男孩在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过程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导致死亡。同一年,浙江金华、广东东莞、江苏张家港等地都有儿童因为细菌感染而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幸好经抢救脱离危险。根据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从1988 年到2006 年4 月,跟鱼腥草注射液有关的有222 例严重的不良反应,远远高于其他类药物。

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06 年6 月起,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和审批与鱼腥草相关的7 个注射剂。随后的调查把不良反应的诱因定罪到注射剂里的一个助溶剂“土温80”上,而且因为几乎所有的致死事件只是与100 mL 大剂量的静脉注射有关,小剂量的肌内注射液(2 mL)便得以解禁

鱼腥草:一盘不能安安静静吃的小菜

不只是鱼腥草作为注射剂的安全性受到质疑,连它作为食物的安全性都有人怀疑。就在《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之后,有一个“远离中医药”的微博指出,鱼腥草里还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而马兜铃内酰胺就是马兜铃酸的体内代谢产物。由于马兜铃酸有肾脏毒性,鱼腥草也因此有潜在的肾病风险。当然,按剂量推算,鱼腥草中马兜铃酸的等效含量比广防己要低40~50 倍,要导致明显的肾脏毒性,需要每天吃几两鱼腥草,而且要坚持几个月。

不管叫它折耳根还是鱼腥草,如果只是安安静静地躺在餐桌上做个小菜,应该没什么问题,就怕这本来是野菜的草根,却要折腾去操药的心!

鱼腥草:一盘不能安安静静吃的小菜

(摘自《如果舌尖能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