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這個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一到菌季,德宏人就不淡定了。

雞樅、牛肚菌,青頭菌,大紅菌,奶漿菌,掃把菌,號菌,馬蛋,谷花菌來者不拒,手起筷落,光盤見底。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菌季一來,德宏人就開啟了吃菌模式,直到雨季結束,這股吃菌狂潮才慢慢平息下來……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雨季就是菌子的季節,

到底是怎樣的美味,

能叫德宏人如痴如醉?

吃菌子是有講究的,

不要放肉!不要放肉!不要放肉!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陳應吉 攝

德宏到底有多少種菌?

據民間不完全統計,

德宏野生菌大約有120餘種。

德宏為什麼有這麼多菌?

德宏人可能會見慣不怪地回答你:不知道啊,老天給的。

其實是因為,印度洋季風帶來清涼的夏季降水,山林地形和植被非常適合野生菌生長。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陳應吉 攝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周洪利 攝

在德宏人的美食世界觀裡,野生的才是菌子。

菌子與菌子之間,還有一套完整的“尊卑體系”。

野生菌頂端:雞樅、乾巴菌、牛肝菌。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體形大、口感好,通常備受關注。在德宏人眼中,雞樅、乾巴菌、牛肝菌,可是菌中大戶!

雞樅:清甜細膩

生長在酸性土壤上的松樹林中,雞樅種類分為青雞樅和土堆雞樅,可能是儀態最端莊的菌類,長腿銀傘帽,滋味清甜口感脆嫩,老少皆宜堪稱菌中天秤座。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陳應吉 攝

乾巴菌:異香柔韌

生長在腐朽的松木上,體態皺縮不易清洗,皺褶裡經常夾雜有松針,但也因此帶著松樹特有的清香,束狀的菌肉很有嚼勁。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牛肝菌:鮮濃肥嫩

一般生長在慄樹下的矮灌木叢中,菌傘和菌帽都渾圓緊實,口感肥厚滑膩。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我是分割線

底端分割線:青頭菌

青頭菌:滑膩脆口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溫良的青頭菌是小家碧玉的少女,在菌子尊卑體系中也是一條分界線:地位在青頭菌之下的菌子,通常就被德宏人統稱為“雜菌”了。

如何發現一枚優秀的菌子?

首先,要走進正確的樹林——不是所有的林子裡都能長出菌子。在背陰面的松樹林裡,很容易找到菌子的“小窩”。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周洪利 攝

記住早起的人有菌吃。趕早上山,你不但能甩掉其他撿菌的“對手”,還可以在菌苞打開之前就把它摘下。要知道,越嫩的菌子越珍貴,雞樅菌苞的價格比菌傘大開的貴上一小倍。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周洪利 攝

雞樅未開傘和開傘後的價格完全不同。

另外,還要有豐富的經驗。雞樅有和白蟻窩共生的規律,科研結果稱,白蟻的分泌物能促使雞樅的孢子生根。

注意:有毒菌出沒!

菌子的世界高深莫測。

怎樣辨別有毒菌?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鄭彬 攝

如果山上撿菌,記住只找自己認識的可食用菌。別被那些顏色燦爛的菌子迷惑——鮮豔好看的菌子多半有毒。漂亮菌子拍個照留念就好,千萬別吃。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鄭彬 攝

德宏人是怎麼吃菌子的?

雖然德宏的菌子種類奇多,但當地人烹調菌的方法比較單一。對待菌子,他們講究給味覺做減法:菌子本身的鮮味比其他調味料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所以越鮮甜名貴的菌子,做法越簡單。要牢記:越貴的菌子越要素吃。

01

以素當葷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陳應吉 攝

02

非炒即煮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陳應吉 攝

走,这个周末上山找菌子去!

陳應吉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