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磅發聲!網際網路金融的整治,要持續一年

7月9日,央行官網發佈消息,央行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召開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將用1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體系。

央行重磅發聲!互聯網金融的整治,要持續一年

會上明確了時間節點,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貸領域清理整頓完成時間延長至2019年6月,其他各領域重點機構應於2018年6月底前,將存量的違規業務化解至零。

01

互金整治兩年成績單:不合規業務大幅下降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啟動兩年以來,各部門、各地區摸清互聯網金融風險底數,穩妥有序開展清理整頓工作,互聯網金融領域無序發展的勢頭得到扭轉,總體風險水平大幅下降,增量風險得到有效遏制,制度規則不斷完善。

專項整治以來,大量機構退出互聯網金融活動,存量機構違法違規業務規模明顯壓降。截至2018年5月末:

各地尚在運營的從業機構2902家,專項整治後共有5074家從業機構退出;

不合規業務規模壓降4265億元。

各地公安機關共立案1390起,成功破獲一批重特大案件,對非法金融活動形成了有效震懾。

02

風險暴露更充分,行業洗牌再加速

業內人士普遍分析認為,各地監管政策各異、整改進度不統一、監管新政不斷下發、平臺整改時間緊任務重都是此次備案延期的主要原因。

先整治,後備案,這是互聯網金融監管層多次強調的合規順序。備案延期,會有更充足的時間使平臺風險充分暴露,也更能避免平臺“帶病驗收”情況的發生。

針對近期不斷有不合規平臺爆雷,網貸行業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專業人士表示:監管的不確定性、宏觀環境等都會讓一些經營能力脆弱的平臺相繼出現問題。但業務合規,穩定運營的平臺一定能經得住考驗。

03

一年時間完成存量風險化解

此次延期後,在一年的整改過渡期中,平臺化解存量風險會取得怎樣的效果?

業內人士指出:“平臺數量會大大下降。在行業自發的清退過程中,會有問題平臺爆雷退出,也會有一些平臺由於無法滿足合規要求等原因被迫退出。"

備案延期後,對於網貸平臺來說,提升用戶體驗和風控水平是發展重點。同時監管趨嚴下,平臺也應控制業務規模。”

業內人士分析,在網貸平臺的風險釋放期,監管部門應儘快出臺退出機制和保障機制,有效化解風險。對於平臺而言,過渡期行業應堅持網貸平臺信息中介的定位,堅持合規經營、小額分散,抵禦行業風險週期。

本文信息來源:網貸之家、第一財經。由付融寶整合修改發佈。

小付的話:

此次中央發聲對於平臺和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劑定心劑,這充分表明了政府對互金行業的認可。每個行業的發展都要經歷這麼一個從野蠻生長到優勝劣汰的過程。我們期待行業規範的進一步落實,並始終堅持合規穩健運營,積極擁抱監管,也相信用戶會選擇與優質平臺一路同行,共同分享安全與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