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平均高齡62歲、監控影像未留存30天,物業因此被開大額“罰單

物業經理經常開玩笑說“寧願幻想自己中500萬,也不敢去想物業和業主之間沒有矛盾”。這句玩笑話道出了物業人的心塞和無奈。同樣小區垃圾遍地、車輛亂停亂放、保安名存實亡而各種管理費用層出不窮等問題也刺激著業主的神經,“換物業”成為很多小區的業主的集體呼聲!

物業管理成為當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早在2014年,深圳“彩生活”獨立登陸港交所,中國的物業管理行業便開啟擁抱資本市場、跑馬圈地的時代。如今,萬科、綠城、碧桂園等大型房企紛紛瞄準了物業這塊市場“大蛋糕”,各地房產開發商也成立相關物業管理公司,效益可見一斑。

保安平均高齡62歲、監控影像未留存30天,物業因此被開大額“罰單

未來五年我國基礎物業管理市場規模約為1.2萬億元,2020年社區增值服務市場規模也將達萬億元,物業管理行業將成為萬億級的市場藍海。伴隨著住宅物業服務覆蓋面的不斷擴大,物業管理服務未來將大有可為。

山東菏澤開出首張大額“物業”罰單

事件回顧:從“東明發布”獲悉,東明一小區,14名保安平均年齡高達62歲,僅2018年3月至5月期間,該小區侵財類案件就高發達22起,門崗保衛行同虛設。

另外,該物業公司自行招用的14名保安均未取得“保安員上崗證”,不具備從事保安工作的資格,且小區物業留存的監控影像資料不足30日,未留存小區內業主的報警情況記錄,致使鳳凰嘉園小區在安全保衛方面存在重大漏洞,成為治安混亂區域。

保安平均高齡62歲、監控影像未留存30天,物業因此被開大額“罰單

目前,該小區物業的行為違反了《保安服務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二十五條之規定,東明公安局城區派出所依法對該小區物業公司處以警告並罰款貳萬元的行政處罰。

物業到底是管理者還是服務者?

事實上,以上事件並非個例,物業到底是管理者還是服務者?這是很多物業在定位上就不明確。物業公司為了節省成本而消減各項物業投入,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水箱常年不清洗、違建或擅自改擴建、電梯故障、小區水系統、燈光設施半關閉等,反觀物業費用有增無減。在一些小區,物業就是保潔的工作,僅此而已。

保安平均高齡62歲、監控影像未留存30天,物業因此被開大額“罰單

小區保安需要“保安員上崗證”,監控影像資料需要保存30日。公共區域廣告收入歸全體業主所有,你們小區的物業這些都做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