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報復性消費當信仰,全國都在報復性存款,每天700億存向銀行

  

別把報復性消費當信仰,全國都在報復性存款,每天700億存向銀行

文/華商韜略 巴圖海

  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疫情後日益強烈的報復性消費需求,和口袋裡沒錢之間的矛盾。

  -6.8%!

  80後和90後們算是遭遇了人生中首次季度性衰退,這是自1992年有記錄以來,中國首度遭遇GDP負增長。上一次中國GDP負增長,還要追述到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特殊時期。

  三架馬車中,消費、出口都因疫情而遭遇斷崖式下滑,1季度出口下降超過10%,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近20%。

  雖然國內疫情已被基本控制,但商家期待的報復性增長也沒有到來,而且也很難再現了。

  統計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下降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2.5%。

  另一方面,全國性的報復性存在卻先到來了,無論企業還是個人,賬上的現金都在變多。

  根據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人民幣住戶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在去年1季度,我國居民的存款則是增加6.07萬億。

別把報復性消費當信仰,全國都在報復性存款,每天700億存向銀行

  這相當於,一季度91天裡,平均每天超過700億存款湧向銀行!

  值得一提是,不僅居民存在增加了,企業存款也在增加。今年一季度,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增加了1.86萬億,較去年同期有著顯著性的增長。

  總得算來,一季度存款增加了8.07萬億!

  經過了這一輪疫情考驗後,企業比以往更注重保護現金流、存錢。一些以往對資本市場持否定態度的企業,在遭遇資金鍊斷裂的危險後,也開始重新思考上市計劃,比如老鄉雞、西貝等餐飲企業。

  很多企業,仍把2003年非典增長奇蹟當信仰,但不得不說,這樣機會並不會再來第二次。

  從時間和區域上看,2003年的非典疫情只侷限在部分大城市,沒有呈現全國擴散模式,也不是持久戰,而且國外並沒有呈現蔓延態勢。所以,2003年時,出口這家馬車影響不大,仍有充足的資金進入中國,推動經濟增長。

  

出口和消費錢都在減少,增長不來,如何再次激活消費呢?

  此外,目前疫情雖然控制住了,但重點城市仍在常態化防控階段,並沒有像非典時期那麼快放開。

  上海復工第一週上海共售出了7.2萬杯珍珠奶茶。

  海底撈開放堂食首日,等位兩小時。

  但一系列熱鬧背後需要注意的是,大規模的聚會、購物、遊樂等正常消費還沒有完全恢復,現階段消費增長其實是“恢復消費”,而不是“報復消費”。

  4月13日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零售業復工復產情況調查報告》顯示,有72%的受訪企業表示其商場內的90%的商戶恢復了正常營業,客流也在逐漸恢復,但僅有10%的企業客流恢復到80%,近一半的企業銷售額僅恢復60%—70%。

別把報復性消費當信仰,全國都在報復性存款,每天700億存向銀行

  恢復還需努力,報復仍有距離。

  而從增長來看,2003年是中國經濟雙位數增長時代,而今政府常規目標是保6%,暴利增長不再,復現2003年報復性增長的局面也就更難了。

  最重要的是,現實確實教會中國人要存錢了。房貸、車貸、教育這些大山橫亙於錢,家庭現金流一旦斷裂,怎麼吃得消。

  月光、裸辭的任性舉動,一旦遭遇了危機,就把人打回了原形。

  很多人已經開始為此買單了。

  1季度,居民的短期貸款大幅增長,同比增長超過了5000億。所謂短期貸款,主要是消費貸。

  所謂短期貸款,主要是消費貸。數據對比看,這似乎和存款趨勢相違背,但是這種衝突不難理解。隨著這幾年信貸擴張,消費貸應用場景並非只限於消費,往往與房貸等綁定。

  消費貸增多,或許意味著在停工或者待業的日子裡,

很多現金流枯竭的個人或者家庭,在通過這種方式支撐日常生活用度,以及各類貸款支付。

別把報復性消費當信仰,全國都在報復性存款,每天700億存向銀行

  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疫情後日益強烈的報復性消費的需求,和口袋裡沒錢之間的矛盾。

  一一END一一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