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走在北京三里屯,隨便掉下來一個牌子,就能砸暈一堆美食博主。這是美食博主圈吐槽的段子,意思是北京的美食博主不好乾,人多競爭大,吃個店p個圖就能做美食博主。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北京的美食鋪子真不少,想要上位出名的數不勝數。北京和廣州不同,廣州是天生廚子多美食多,而北京卻是,本地美食不爭氣,五湖四海來開館子的多,倒也是形成了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不出北京,就能吃到全國的地方美食,這是當地食物圈的一大特色。但是當地美食,來了帝都紮根,為了適應大家的普遍口味,往往都改的大眾化了,可能多多缺少了那麼分純正。但在北京,你並不會憂愁沒有好吃的,總能找到能對上胃口的那一家店。我愛吃麵食勝過米飯,對面館愛得尤深,總喜歡扒拉各種麵食館子,吃來吃去,發現這三種風味,最對我的胃口,百吃不厭。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重慶小面

雖然重慶的火鍋更為出名,但去過重慶一次後,就愛上了小面。重慶小面一上來,那碗就飄著一層紅油,細細的小面入口,那種麻辣,就像是雷擊一樣震撼。北京小麵館子不少,最為網紅的就是胖妹面莊,她家是一路從重慶開過來的;開在香餌衚衕,味道還是重慶那個味,據說李雲迪都來它家打卡。它們家每次只有飯點才營業,如果你去的早,會發現有人在衚衕裡搗辣椒。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但是在北京的這家,一直佛系營業,中途曾因裝修關門了大約一年,讓一群吃貨捶胸頓足。後來它家在798和木木美術館合開了一家新店,設計大膽廳堂中間居然是個大舌頭,招牌也變成了腦花面。腦花軟爛而不腥,前菜有藕片和豆腐皮,入口清爽解辣,像是另一種風格,可惜就是價格比本店貴上了一倍。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陝西臊子面

沒有去過陝西岐山,卻非常喜歡臊子面。紅白黃黑綠,碗上漂著的配料顏色,就讓人心生無限歡喜。紅的是胡蘿蔔丁白的是豆腐,綠色的是蒜苗;黃色的雞蛋切成菱形很是可愛,黑色的木耳入口咯吱咯吱。一碗好吃的臊子面,講究“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我最喜歡臊子面的,就是它的酸湯。臊子面下鍋的時候,為了酸而不嗆,都要用油炒一下香料,再倒上醋入鍋,先後順序不能亂。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臊子面的面都是細長細長的,但我在陝西風味麵館裡吃到的,是寬寬的如同褲腰帶那種,就像是biangbbiang面,下到了臊子面的湯裡。不過這反而有種博採眾長的可愛,寬寬的面吃起來更有嚼勁,酸湯也浸潤的更為充沛,其中美妙,更勝過原味。我在北京吃到的好吃麵館,說起來只有老碗盛,它家的臊子面三天去吃兩次,但其它菜品不敢恭維。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港式車仔麵

車仔麵最早出現於香港,內地人湧入香港,生活困難時期,靠其飽腹。車仔麵都乾乾的,湯汁不怎麼充足,麵條有種塑料硬感;裡面搭配著花菜,還有燉得恰到好處的白蘿蔔,更不能少了魚丸。醬汁是車仔麵的靈魂,甜辣鮮香,我吃的時候喜歡倒上一點醋,攪拌一下,更能激發出其中的風味。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每當攪拌一下,看著蘿蔔和魚丸顏值不在,跟著黑黑的醬汁混在一起,心中卻滿足得很,彷彿回憶起,小時候在家裡煮方便麵的那種感覺。配料雖然都不高貴,面也簡單,但是就是這樣樸實滿足。我很喜歡瑪嘉烈的車仔麵,一大部分因為它家的魚丸,入口q彈,想一想就想要流口水,每次過去吃都是狼吞虎嚥。


北京美食鋪子那麼多,這三種風味麵館,百吃不厭


你還知道北京還有哪些好吃的麵館嗎?求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