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俗小年:誠祭灶王爺

/小年 祭灶 /

2019.1.28 星期一

農曆:臘月二十三 戊戌【狗】年

二十三 糖瓜粘


節俗小年:誠祭灶王爺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小年節。

北方家家戶戶祭祀灶神的日子。

小年的氣氛,

是到了傍晚時分才最濃重。

忙碌一天的人們

伴著沉沉的暮色回到家中。

廚房裡逐漸開始熱鬧起來,

熱騰騰的燒餅已擺上餐桌。

扭成細條的麻糖堆滿了整個盤子。

廚房的一角貼著灶王爺的牌子。

案桌上供奉著早已準備好的芝麻糖和燒餅。

北方的人家還會另外煮一碗餃子放在一旁。

長輩們趕在吃飯前,為灶神點上一柱供香

一邊祭拜一邊唸唸有詞到:

上天言好事,下屆保平安。

灶王爺吃了我們家裡的糖,可不許說我們的壞話了。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

糖瓜是一種由黃米和麥芽熬製而成的粘糖。

人們把它拉成扁圓形,遠遠看去像是一個個嬌小的南瓜樣,可愛極了。

也有把粘糖拉成細長的條形,

外層撒上厚厚的芝麻,

吃起來先脆後粘,裹著芝麻的香味,

人們稱為“麻糖”或者“關東糖”。

北方人普遍都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晚上舉辦祭灶、送灶的儀式。而南方的大部分地區則更多的在二十四日過“小年”。

從宋代到清朝前期,

祭灶一直都是在農曆的二十四日。

但清後期由於皇家祭祀的方便,

統一定為了農曆的二十三日,

所以後來也有了“官三民四”的說法。

灶王爺雖是一方神明,

默默地記錄著每家的善惡、功過,

但卻是在人們心中最接地氣的神明。

其他神明的香案供奉,

總是規規矩矩稍顯嚴肅的。

只有灶王爺的桌上會放上“粘嘴”的糖瓜。

這就像是人們對他玩笑似的“威脅”,

叫灶王爺說壞話時張不開嘴,

頗具有人情味道。

人們對灶王爺的態度,

也並非最初就是如此“頑皮”。

南北朝時期的著作《荊楚歲時記》裡

便有人們祭祀灶神的記錄,

那時人們還老老實實地用

黃羊、豚酒等牲醴慎重的祭拜,

後來逐漸地人們乾脆以酒為祭,

將他灌醉了事。

到了宋朝時期,

人文風潮興起,人們的娛樂性逐漸顯露,

開始了“糖瓜粘”的歷史,延續至今。

隨著千百年的相處,在百姓的心中,

灶王爺早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嚴肅神明,

而是每日都陪伴於我們身邊的一位和藹老者。

柴米油鹽的日子,一日三餐的生活,

都在他的側目旁觀中平淡而又珍貴地度過。

他見證了每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

看到了不同的百味人生,

成為神明裡最瞭解民間疾苦的一位。

他鑽入每一個家庭的灶臺,

提醒著人們多行善事,少出惡言。

就像一個無時不在的標尺,

在人們心中劃下一道看不見的道德準線。

讓我們時刻敦促自己,常常心懷善意。

今日祭灶,又是一年交節時,

當你為灶王爺奉上“蜜糖”時,

也別忘了在心中留一顆“甜蜜”的善果。


文作者/爾雅

圖源自網絡,出處未能考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