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特刊:聚焦治療人類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作者丨未玖

《細胞》特刊:聚焦治療人類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4月3日,《細胞》(cell)推出特刊,用21篇不同類型的文章,聚焦治療人類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特刊導語說,如今,基礎和臨床研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結合,來開發治療人類疾病的方法。結果就是,未來的療法可能看起來與今天的療法完全不同。

在本期的Cell特刊中,我們探討了治療方法的最新進展以及各種疾病的新興療法的生物學基礎。

專刊欄目和21篇文章的內容簡介如下:

選擇

無論如何,他們堅持著


人們認為最早的輸血發生在18世紀後期。因此,細胞治療當然不是一個新想法!


最近幾年這一領域的興趣和進展大幅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癌症治療的成功。


其中大多數涉及將細胞體外修飾和/或擴增後分離後重新回輸給患者。

從實驗室到臨床

抗埃博拉病毒疫苗


Ervebo是第一種預防埃博拉病毒病的許可疫苗。


該疫苗最初由加拿大公共衛生局開發,單次劑量為1毫升,在2018-2020年持續的疾病暴發中已拯救20多萬人。

一種新型速效抗抑鬱藥


R / S-氯胺酮治療抑鬱症的抗抑鬱藥耐藥症具有驚人的快速和強效的抗抑鬱作用,導致人們對抗抑鬱藥的生物學有了新的認識,並獲得了FDA批准其S-異構體Esketamine(Spravato),這是60多年來治療抑鬱症的首個機械式的新方法。

故事

努力抓住機會


我躺在床上,正好在星期五的晚上沒有睡著,我注意到右乳有巨大腫塊。


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將是我生命中第一個重大轉折點。一切都將改變。

對話

展望醫藥和藥物開發生態系統的未來


為需要治療的患者開發治療方法是一項耗費資源、勞動密集型的過程,充滿了挑戰。


長期以來,製藥公司一直是驅動開發新藥的引擎。


三位製藥巨頭代表談及他們非常希望製藥業不斷髮展,以解決複雜患者群體現今及未來的醫療需求。

聲音


該文諮詢了三位研究人員,他們與疾病的個人聯繫如何影響他們,以及在此過程中給他們帶來了什麼教訓。

將微生物組研究轉化為療法:前進的道路


與疾病相關的微生物組變化是否預示著微生物組參與了發病機理,或者這些相關性可能是由於宿主環境的變化或宿主靶向藥物的意外作用引起的?


像大多數其他醫學領域一樣,在治療候選藥物進入臨床之前,可能無法真正確定人類微生物組與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

工程組織和器官:通往臨床的道路


隨著基因編輯和幹細胞生物學的最新進展,細胞療法的前景比以往更好。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的應用臨床試驗已推動了對此類細胞產品研發的巨大投資,並吸引了勇敢的投資者和全球監管機構參與。

其中,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員應邀就“衰老和組織再生”發表了觀點:“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體內的幹細胞發生著功能性衰變和耗竭。促進組織再生和修復的治療方法可以延緩衰老並減輕有害影響。


目前主要有三種促進組織再生的方法:(1)向組織中補充成體幹細胞或前體細胞;(2)利用化學小分子刺激幹細胞的原位增殖、分化和在體轉分化;(3)通過生物因子促進內源性幹細胞的年輕化。”。

評論

致幻劑精神病學勇敢新世界


在精神病性疾病背景下對致幻劑的調查產生了令人興奮的結果。


神經科學和對5-羥色胺2A(5-HT2A)受體激動劑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有望解決包括抑鬱症和成癮問題在內的一系列嚴重疾病。

觀點

抗生素髮現的科學


人們正面臨著抗生素耐藥(AMR)危機,這是由於抗生素髮現減少,以及由此導致的耐藥性病原體傳播造成。


由於高度限制的滲透屏障和其他使細菌在有毒化合物中生存的機制,抗生素的發現非常困難。

免疫細胞療法的新願景


細胞療法在藥物開發中成為一種全新範例。


其中免疫細胞療法是最先進的療法之一,已有明確證據證明其對癌症和傳染病具有臨床益處。


基礎免疫學、基因工程、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的不斷髮展,增強了免疫細胞療法的複雜性,提高了療效和安全性,並拓寬了其治療疾病的潛力。

發展治療自身免疫病療法的挑戰、進展和前景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統被誤導至宿主的結果,並且具有嚴重而不斷增加的臨床需求。


總體來說,現有療法作用廣泛但非疾病特異,因此容易引發副作用。

GPCR結構對藥物發現的影響


目前已確定了70個獨特的G蛋白偶聯受體(GPCR)的結構,超過370個結構與不同的配體和各種構象狀態的受體結合。


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應用於越來越多的GPCR靶標,現在其中一些候選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

機器學習將如何改變生物醫學


該文概述了機器學習如何改變生物醫學的三個廣泛領域的願景:臨床診斷、精確治療和健康監測,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疾病和正常的衰老過程來維持健康。

啟蒙

靶向蛋白水解嵌合體作為生物發現的治療手段和工具


靶向蛋白水解嵌合體(PROTAC)的新興領域能夠通過共選擇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在翻譯後水平來調節蛋白質濃度。


該文描述了PROTAC技術及其在藥物發現中的應用,並提供了一些PROTAC帶來新穎生物學見解的實例。

綜述

神經調節的新興方法和植入技術


神經調節技術是治療多種類型難治性疾病的有效途徑。


在該醫學領域的持續發展將需要:(1)完善對器官功能的神經控制機制的理解;(2)以可編程方式精確調節這些功能的技術發展。


基於CRISPR改善人類健康的策略,重點是使用腺相關病毒(AAV)載體將CRISPR治療劑直接遞送到人體中。


CRISPR療法的廣泛應用面臨挑戰,持續發現和技術發展可進一步完善這些創新療法。

組織特異性藥物遞送的靶向策略


開發靶向策略以實現特定部位的藥物遞送有望減少脫靶效應,減少有害的毒性,從而增強藥物療效。


目前在臨床前和臨床環境中調節藥物遞送的幾種靶向策略多基於小分子、核酸、肽、抗體和細胞。

線粒體疾病:未來的希望


線粒體疾病的治療目前多關注對症管理,而非改善由特定突變引起的生化缺陷。


該文關注線粒體疾病治療方法的最新進展,包括小分子和基因療法,以及預防線粒體疾病通過種系傳播的方法。

治癒艾滋病:尋找目標並清除持續感染


嘗試通過逆轉病毒潛伏期的療法和免疫療法清除感染的方法來增強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已進入臨床,但該領域仍處於起步階段。


隨著抗病毒治療和HIV預防策略的進步,未來清除HIV感染的療法有望減輕社會HIV大流行的影響。

快照

精密醫學的試驗類型


目前有很多種臨床數據收集方法,但各有利弊。主協議可提高數據收集效率。


主要的觀察性試驗彌補了干預性和回顧性實際數據(RWD)收集方法之間的差距。

特刊鏈接:

https://www.cell.com/cell/current?utm_medium=homepag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