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清朝之吳三桂與陳圓圓 美人配英雄的一段傳奇(原創首發)

英雄與美人相遇,總會帶有浪漫和多情。陳圓圓與吳三桂那點事兒,傳說了幾百年,仍留有繞樑的餘音。是陳圓圓相中了軍權在握的吳三桂,還是吳三桂鍾情與風情萬種的陳圓圓?歷史的巧合,就在這未解之謎中展開。

相遇時難

離開皇宮的陳圓圓來到了田宏遇家。此時的田宏遇已經是一個61歲的老朽,而陳圓圓卻正值青春年華,怎會甘心服侍他。然而一入侯門深似海,不平也罷,不甘也罷,身為一個弱女子,哪裡有能力去反抗?萬般無奈之下,她只好強作歡顏,逢場作戲。

陳圓圓以歌姬的名義被編入田府家族樂隊。在“侯門歌舞出如花”的環境裡,通過田府樂工的傳授,也靠自己的聰慧,陳圓圓學會了人間幾乎絕響的《高山流水》古樂曲。加之她舞姿婆娑,貌美如花,風情萬種,因此深受田宏遇的賞識,將她比作為“金谷園裡的綠珠”,使之得以常在飲宴中表演“教就新聲傾坐客”了。

陳圓圓在田府可以說是度日如年,而宮中的崇禎此時也焦頭爛額。農民大起義如火如荼,崇禎十六年(1643)秋天,李自成攻克洛陽,京師朝野為之震動。

萬不得已,崇禎把駐守山海關的寧遠總兵吳三桂叫到京城,以國家重任相托。吳三桂當即臨危受命,以忠貞報國。

此時的吳三桂為山海關總兵,他父親吳襄為京營總督。一時間,吳家父子兵權在握,成了朝野的熱門人物。

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潼關,轉瞬之際全陝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勢,近逼京畿。京師內一片混亂,京中豪門權貴和富家巨賈萬分恐慌,害怕起義軍一但攻破京城,將難以自保。為保住性命財產,這些人紛紛找到握有兵權的武將做靠山。陳圓圓久慕吳三桂的英勇過人,趁機向焦頭爛額的田宏遇獻計:“你最好也結交一些有實力的武將,好有一個依靠。”田弘遇苦著一張老臉道:“如今天下大亂,哪個武將能有實力保住我等身家性命呢?”

走進大清朝之吳三桂與陳圓圓 美人配英雄的一段傳奇(原創首發)

陳圓圓輕啟朱唇,幽幽地吐出了三個字:“吳三桂!”

這三個字恰是一股清泉,如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田宏遇馬上下柬,請吳三桂來府。吳三桂早有去田府飲酒觀舞的想法,以此一睹陳圓圓的風采,得知田府邀請,正中下懷。

是夜,田府雕樑畫棟的“碧雲軒”動火通明,在田宏遇備辦的夜宴上,迎來了風度翩翩的少年英雄吳三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吳三桂假意起身告辭,田宏遇極力挽留並請他進入一座幽靜的香室,以歌爾舞女,管絃絲竹相對。此時一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珊珊走進來。

這就是吳三桂朝思暮想的陳圓圓!

只見她身披白紗舞衣從重重簾幕中緩緩飄出,如一朵白雲降臨世間,她淡掃蛾眉,輕點朱唇,淡雅中微露一種超凡脫俗的風韻;只見她輕舒長袖,朱唇輕啟,明眸含水,似一朵煙蘢牡丹,令人驚豔;一段歌舞后,在庭中款款站立。但見她桃花帶雨,弱柳扶風。

此時的吳三桂如痴如醉,似癲似狂。隨後便入帳春宵,極盡纏綿。事畢,田宏遇樂得做個順水人情,便把陳圓圓讓給了吳三桂。

吳三桂帶著陳圓圓回到家中,還沒卸裝,就接到皇上三道皇上手諭:“代州失守,大將周遇吉陣亡,盼卿速回山海關鎮守。”然而,他卻視君諭如草,依然與陳圓圓洞房花燭。次日方匆匆赴往。

雖然軍中不準攜帶家眷,吳三桂仍然決意攜眷同行,最後還是吳襄擔心貽誤軍機,極力阻撓,吳三桂才把陳圓圓留在家中。

走進大清朝之吳三桂與陳圓圓 美人配英雄的一段傳奇(原創首發)

吳三桂對陳圓圓一往情深深幾許

吳三桂和陳圓圓在一起看似是各取所需的政治聯姻,然而他們的感情卻非常好。在明朝太監王永章所寫的《甲申日記》一書中曾有關於兩人感情的記載;吳三桂離開北京後,給父親吳襄寫了若干封信,每封信上都提到了陳圓圓。第一封信中說:“告知陳妾,兒身甚強,囑伊奈心。”第二封信中說:“陳妾安否,甚為念!”第三封信中得知父親吳襄讓陳圓圓騎馬趕赴山海關後寫的,吳三桂對此事表示極度的憂慮:“如此年輕小女,豈可放令出門?父親何以失算至此?”吳三桂竟然擔心陳圓圓的安危而責怪父親,可見其對陳圓圓用情至深。

走進大清朝之吳三桂與陳圓圓 美人配英雄的一段傳奇(原創首發)

陳圓圓為何選擇吳三桂

除了前面所說的為求避難的原因以外,另一種說法認為,陳圓圓想找一個依靠。

民間傳說,陳圓圓與明末風流才子冒闢疆有過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明朝“復社四公子”之一的冒闢疆風流瀟灑,飽讀詩書,富有才氣,難能可貴的是他剛直不阿,敢於與閹黨對抗。那個時代的江南名妓氣節頗高,彷彿達成了一種共識,都喜歡有才學、有膽識、有正義感的文人。冒闢疆正是這樣的人,據說當時無數女子寧願給冒闢疆當小妾,也不做貴人的正妻。愛上他的女人中就有陳圓圓。

冒闢疆自己寫文章透露,陳圓圓對她一見傾心,他在懷念董小宛的文章《影梅庵憶語》記述過這段擦肩而過的緣分。冒闢疆在文中並沒有直接道出陳圓圓的姓名,稱她為“陳妾”。說他初見陳圓圓時,“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鶯之在煙霧”。

當時陳圓圓穿著一套淺黃色的衣裙,如暮靄中孤獨的黃鶯,惹人憐愛,而她的咿咿呀呀的唱腔,如玉珠落盤,更讓冒闢疆如痴如醉,欲仙欲死。才子動心,佳人含情,兩人情投意合,談話一直談到四更時分,忽然風雨驟起,陳圓圓急著要回家,冒闢疆黃強拉她的衣袖再約假期,陳圓圓說:“過半個月後,一起到光福去看那‘冷雲萬頃’的梅花吧!”冒闢疆說半個月後他要去接母親,於是再次約定,索性等到八月,兩人一起去虎丘賞桂。

等到冒闢疆接母親回來,路過蘇州,卻聽說陳圓圓被豪強搶走了。他跟朋友一談起陳圓圓,惋惜自己沒有豔福,一再嘆息“佳人難得”,朋友則給了他一個驚喜:被搶走的是假陳圓圓,真陳圓圓現在躲藏的地方離這裡很近,他可以帶路,陪冒闢疆去看她。

於是冒闢疆與陳圓圓再次相逢,按照冒闢疆的敘述,陳圓圓見到他後十分驚喜,由於她剛脫離虎口,驚魂未定,寂寞淒涼,很想與他做一番徹夜長談,說有事相商。

冒闢疆當然知道她要相商的是何事,陳圓圓雖豔麗無雙,是獵豔的最佳對象,然而要談婚論嫁,他可沒有思想準備,於是找藉口放心不下母親的安全,連夜回去了。

陳圓圓硬是十分看後冒闢疆,第二天早上化了淡妝去拜訪冒闢疆的母親,並且執意邀他再去她家。月光如水的夜晚,陳圓圓再次向她表白託付終身的願望。他則大煞風景的委婉的拒絕了,理由是他父親正陷於起義軍的包圍,沒心思考慮此事。並且說,他兩次找她,只是無聊消遣罷了,她的要求過於唐突,令他驚訝,必須趕快打消此念頭,以免耽誤她的終身大事。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是相當不客氣了,擱平常女子身上,立馬掉頭就走。然而陳圓圓卻說如果對方沒有關死那道門的話,自己可以等。美人無怨無悔的痴情讓冒闢疆無法拒絕,只是有些敷衍的順口答應了,陳圓圓就“驚喜申囑,語絮絮不悉記”。冒才子詩興大發,還寫了絕句贈給她。

走進大清朝之吳三桂與陳圓圓 美人配英雄的一段傳奇(原創首發)

到了第二年二月,冒闢疆的父親脫危為安,他才有興趣再次去找陳圓圓,他沒想到這次陳圓圓真的被人搶走了,搶走他的人是崇禎皇帝的老丈人田宏遇。冒闢疆悵然若失,鬱悶無比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遇上了紅顏知己董小宛的,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一種吧。不然,那篇深情款款《影梅庵憶語》就不會問世了。

冒闢疆自述的這段豔遇經歷頗為自戀,表面上看,陳圓圓對冒闢疆情有獨鍾,其實這裡面也沒有什麼愛情可言。

在那種亂世中,劫後餘生的陳圓圓,哪裡有心思談情說愛呢,她只是以最快的速度為自己找一根可以託付的稻草而已。“驚喜申囑,語絮絮不悉記”,如果真的是這麼回事的話,更是說明了一個生在亂世的女人漂泊無依的心理。

這不過是弱女子楚楚動人生存法則罷了。其實,陳圓圓未必真正愛過冒闢疆。冒闢疆即使後來娶了董小宛,還對陳圓圓念念不忘,有愁腸也有炫耀:天下第一沒人曾經愛過我,我卻沒當回事,我冒闢疆風流公子的名聲不是虛的吧,

這段故事是真是假,實難定論。最起碼沒有在正史中沒有提及絲毫。至於野史的可信度有多少,還要看是否有旁證為之提供完美的證據鏈。但可以從中看出才子佳人也好,英雄美人也罷,總之要相匹配的。崇禎皇帝雖然是一國之君,但對女色無意:而田宏遇已經人老身枯,又有何意義呢?吳三桂,即手握重兵,又是當時英雄,正是陳圓圓理想中的最佳人選,所以才水到渠成。否則,又何必田宏遇把陳圓圓推薦給吳三桂呢?

當然,這些都只是濤哥個人的猜測,真正的原因,恐怕也只有陳圓圓自己才會知道。

親愛的朋友們:濤哥每天都在頭條發文,都是有關宇宙、奇文,地球、世界、科學、自然、歷史和軍事的未解之謎。親愛的朋友們,從2020年1月18日開始,將發表一些有關大清朝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的文章。如果你喜歡麻煩你點擊“關注”,“點贊”或發評論,濤哥先謝了。祝朋友們萬事順意,身體健康。祝全國戰“疫”大獲全勝!

走進大清朝之吳三桂與陳圓圓 美人配英雄的一段傳奇(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