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平民皇后·朱元璋最大的福分是有個好老婆

「傳奇」平民皇后·朱元璋最大的福分是有個好老婆

洪武元年,朱元璋率領文武群臣,在南京南郊祭祀天地。那一天,天宇蒼穹明朗清澄,風和日麗,似乎有一片氤氳瑞氣,籠照著祭壇,天氣和前一段時間的雨雪陰霾,大不相同。祭祀儀式完畢後,朱元璋在歡呼聲中登上寶輦,引著太子及諸王子,同著文武大臣一起恭送四代先人的祖宗牌位進入太廟。然後到金鑾寶殿登上龍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祝賀,大明王朝從此宣告建立。

朱元璋是一位馬上皇帝,性情剛烈嚴酷,他那雙目睹殺人百萬,連眼睫毛都一動不動的眼睛,常使文臣武將們戰慄悚然,而此時卻流露出一種纏綿溫和、迫不及待的熱切神情。等不到群臣朝賀完畢,他已經催促太史令劉基,命令他立刻捧出金封寶卷,首先冊立患難與共的妻子馬秀英為正宮皇后,並且感情流露,激動地告訴群臣:"朕想起皇后,和我一起從無到有,同甘共苦;隨我在軍中同生共死,經常自己忍著飢餓,把飯食煨在懷裡留給我;我從前經常被郭子興懷疑挑剔,到了幾乎不能自保的地步,是皇后從中百般調解,想方設法地庇護我;皇后在軍中,長期為我掌管機密文書,為我縫補盔甲衣鞋,百事操勞,我深感家裡有了賢惠的妻子,猶如國家有了賢良的丞相一樣。皇后的恩情,我深深地銘記在心,時時刻刻,都不會忘記。"朝事完畢,他急急地趕回後宮,把自己的感激之情,向妻子馬秀英盡情傾訴。

皇后馬秀英靜靜地聽他說完,謙和地感謝他說:"妾聽說夫妻之間相互衛護比較容易,君臣之間互相衛護就比較困難,陛下不忘記和我一同從貧賤中走出來,但願陛下也不要忘記了同群臣一起共過的艱難。"朱元璋讚揚她說:"從前唐朝有個長孫皇后,曾經勸唐太宗不要忘記魏徵,賢妻真可以和古人媲美了。"

「傳奇」平民皇后·朱元璋最大的福分是有個好老婆

馬皇后笑說:"妾哪裡敢比古人。"朱元璋接住她的話,問她:"你的父母不在了,總還有宗族親戚,我把他們找來,一律封官,享受爵祿,怎麼樣?"

馬皇后委婉地表示不同意:"爵祿應該用來賞賜給對國家有貢獻的人。不應該私自給我的孃家。我希望陛下慎重地珍惜榮譽和爵位,不要濫自封賞,徇於私恩。"

朱元璋聽了更加感動。他深情地凝視著皇后,過去那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不禁又湧上心頭。

朱元璋最初投奔郭子興的時候,因為作戰勇敢而有智謀,受到郭子興的重視。每次得勝,郭子興都要告訴妻子張氏,每每講到朱元璋如何克敵制勝,張氏都覺得津津有味。朱元璋立的戰功多了,張氏便建議郭子興說:"這個朱元璋,不是等閒人物,他的謀略如何,我倒是不懂,就憑他的相貌,也是與眾不同,將來一定會有一番事業,應該加以厚恩,使他感激,才能更好地為我們出力。"郭子興說:"我已經提拔他做隊長。"張氏說:"這只是平常的論功行賞,還很不夠。"郭子興說:"你的意思要怎樣呢?"張氏道:"聽說他的年紀已經二十五六了,還沒有成家,何不把義女馬秀英許配給他,一來可以使他竭力報效忠誠,二來義女兒也有依靠,倒是一舉兩得。"

郭子興覺得有道理,就把朱元璋找來說明要他同馬秀英成親的意思。朱元璋自然願意。郭子興於是安排了二員部將做媒人,選擇良辰,讓朱元璋和馬秀英結成了夫妻。朱元璋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的新婚妻子,竟是萬里挑一的賢惠女子。原來郭子興貧賤的時候,有一個生死之交的朋友馬公。馬公殺了人,為躲避仇家去了遠方,臨行時把獨生愛女秀英託給子興。郭子興把秀英抱回家來,像對待親生的女兒一樣看待。後來聽說馬公客死在他鄉,心裡更加疼愛小秀英,一心一意地照顧撫養她,親自教她讀書寫字,張氏則教她女紅針線。小姑娘聰明得很,一經指導,無不立馬知曉,到長大及笄,出落得身材苗條,模樣美麗,神情端莊,妖而不豔,美而不佻,特別是性情溫柔婉約,安寧穩沉,無論什麼急事,她總是不慌不忙,舉止從容,從來沒有疾言厲色的樣子,子興夫婦非常地鍾愛她。

秀英和朱元璋結成夫妻後,朱元璋歡喜之餘,難免顯得有些得意,引得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非常不滿。他二人認為朱元璋這個窮苦的小和尚,平白地做了妹妹的贅女婿,馬上和自己稱兄道弟,一點都不客氣,心中未免懷著不平。朱元璋一向直爽,哪裡想到許多,惹得二人更加生氣,一有機會,就在郭子興面前說朱元璋的不是,說他如何如何地驕狂,如何自以為是,甚至說他已經在陰謀叛亂。郭子興本來是很喜愛朱元璋的,不肯輕易相信兩個兒子的話,但經不起兩個兒子天天來報告,時時來離間,不斷地要他早做準備,防止朱元璋陰謀異動。郭子興不覺也懷疑起來。

朱元璋不知就裡,每遇到會議論軍事,依然是侃侃而談,沒有顧忌。有一天為了軍事部署,竟然惹火了郭子興,郭子興盛怒之下把他關進了禁閉室。這下可樂壞了郭子興的兩個兒子,極力想借這個機會除去了朱元璋。二人秘密吩咐伙房不準給朱元璋送飯,準備讓他餓死了事。

「傳奇」平民皇后·朱元璋最大的福分是有個好老婆

不料馬秀英知道了這個消息,悄悄地去伙房偷餅,送給朱元璋。這一天她來到伙房,趁著無人,趕快從蒸鍋上偷了兩個滾燙的蒸餅,準備給朱元璋送去,不巧義母張氏正好走來,二人幾乎撞個滿懷。秀英恐怕義母看透機關,急忙中把蒸餅藏進懷裡,一面向義母請安,一面向外溜走。張氏見她慌慌張張的神色,曉得必有緣故,故意和她說長論短。你想滾燙的蒸餅貼在肉上,可以想見是多麼疼痛。秀英咬牙忍受著痛苦,臉上還要裝出一副無事的樣子。時間一長,終於掩飾不住,儘管嘴裡還在支支吾吾,但兩行眼淚滾滾流淌,後來痛得幾乎要暈了。張氏大驚,忙把她拉進房間,屏退左右使女,問她出了什麼事。秀英放聲大哭。張氏急忙解開她的衣服,熱氣騰騰的餅還緊緊地貼在胸肉上,連乳頭都燙爛了。

張氏感動得禁不住流淚,一面急叫醫生為秀英敷藥,一面叫伙房給朱元璋送飯,晚上便勸說郭子興不要只聽兒子一面之詞。郭子興是個沒有主意的人,聽了妻子的話,也覺得朱元璋是無罪的,關禁閉是委屈了他。朱元璋這才被釋放出來。

只是從此以後,郭子興依然不大信任朱元璋。無論朱元璋怎樣小心謹慎,努力作戰,郭子興對他總是淡淡的。朱元璋心裡,很不是滋味。虧得馬秀英在中間百般周旋,並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孝敬養母,討養母的歡心,最後才使得郭子興消釋了對朱元璋的懷疑,不再挑剔他的言語行動,朱元璋的日子才稍微好過些。朱元璋感念馬秀英的賢惠,夫妻感情日益敦篤。

等到朱元攻下太平城,自領大軍東征西討的時候,馬秀英則帶領軍中的婦女,做糧做鞋襪,日夜辛勞。她的文才又好,心思又縝密,負責朱元璋機密文書的工作,從無失誤,幫助朱元璋用人決計,少犯了很多錯誤。

馬秀英的個性,恬靜沉著以外,還非常勇敢堅定。在朱元璋大戰陳友諒,全軍處在生死關頭的時候,她布衣大腳,揹著兒子行軍,一點也沒有驚慌失措。兒子做了皇太子,她為了讓兒子記得創業的艱辛,把當時負子從軍的情景,經常講給兒子聽。太子朱標感念母親的辛勞,繪成了一幅《負子從軍圖》,經常揣在懷裡,以示自己永誌不忘。

朱元璋雖然不知道《負子從軍圖》,但是感念馬皇后之情,卻是直貫心底。只是他的性情非常多疑好殺,越是功臣,越是猜忌。即使是他從小一同長大、患難與共的開國元勳,或者親戚朋友,一律毫無顧惜。為了丞相胡惟有謀反嫌疑,他有意地大興黨獄,不僅把胡惟庸寸寸割死,屠滅九族,凡是朝中與胡惟庸稍有往來的,一律問罪斬首。胡惟庸身為丞相,朝中大臣自然和他多少總有往來,於是大批的功臣良將,統統地押赴刑場正法。就連李善長、朱亮祖等等功高蓋世的開國元勳,也不能避免。短短的一段時間,遭受株連而被殺的大小功臣,竟有一萬多人,已經退休回鄉的也不能倖免。

內中有一個開國大功臣宋濂,他的兒子和一個孫子因為捲進胡惟庸案,已經被處死,他本人依然不能得到赦免。朱元璋命令有司把他逮捕下獄,等待處斬。宋濂是一位極富長者風範的正人君子。他下獄臨刑的事被馬皇后知道了,馬皇后勸阻朱元璋說:"民家為子弟請老師,都要始終尊敬,宋濂是皇子的老師,就不能為他網開一面麼?"朱元璋回答說:"既然是逆黨,當然不能放過。"馬皇后辯解道:"宋濂早已退休回家,一定不知道胡惟庸謀反的事情。"朱元璋生氣了:"這些事情不是你們女人能夠懂得的。"馬皇后不好再爭,等到吃飯的時候,馬皇后不用飯菜,朱元璋問她緣故,皇后流淚說:"妾聽說宋先生將要臨刑,覺得為他痛惜,我在為兒子們的老師默哀。"朱元璋被她感動,放下筷子,吩咐叫人放了宋濂,宋濂這才保住了一條老命。宋濂曾教了太子十年的書,他一生舉止說話,中規中矩,寫字作文,從不草率,文風嚴謹。日本國使臣曾經用百金求他寫字,他不受,在國內外學者中享有很多聲望。他去世後,全國都為他哀悼。

再說朱元璋屠殺功臣,株連無辜,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在馬皇后極力保護下,總算是留下了李文忠、沐英、傅友德等十餘人,為大明江山留下了幾員良將。

朱元璋放手殺人,多虧馬秀英這位古今少有的賢良皇后的竭力周旋,才保住了許多無辜的生命:比如為了不讓服侍朱元璋的太監宮女被殺,她放下皇后的尊嚴,親自為朱元璋主持御膳,格外地注意,不使朱元璋產生疑忌。嬪妃們不解她的深意,過意不去地勸她不必如此不顧皇后的尊貴身份。她說,服侍丈夫,必須要親自動手,從古到今都是合乎道理的,而且主上性情剛烈嚴厲,萬一飯菜不合他心,誰敢擔當,不如我去還可以經受得起。說罷端湯進去,不想多說了幾句話,湯有些涼了,朱元璋舉起碗就向她砸去,她匆忙躲閃,一碗油湯潑得滿身都是。馬皇后並不生氣,重新端進熱湯來,從容地換了衣服,一點也沒有委屈的樣子。嬪妃們這才理解了馬皇后的話,感謝她勇於承受強橫的仁德心腸。如果換成其他人,又不知會被朱元璋殺了多少個。

嬪妃們生了病,馬皇后一定加倍地體貼安慰,有時得罪了朱元璋,馬皇后也一定設法調停,想方設法使嬪妃們不致受害,又經常勸說朱元璋不要動輒殺人,要他多想想以前艱苦患難的日子。她自己則和從前一樣,保持著勤儉樸素,生活起居絕不奢華,經常親自到洗衣房去看看宮女們洗衣,告訴她們舊衣服不要輕易更換,節約是先賢們留下來的美德。宮女們都非常地愛戴敬服她,把她比做東漢時候的賢良明理的馬皇后,說她比古人都還有過勝之處。

「傳奇」平民皇后·朱元璋最大的福分是有個好老婆

馬皇后很博愛善良,每次聽到災荒年月,她都要以身作則,在宮中帶頭節約糧食,用蔬菜來代替,朱元璋告訴她朝廷已經發放救濟,糧食已經到了災區,請她不必擔憂,她則覺得救濟不如平時防備,說得朱元璋認為很有道理。

馬皇后經常悄聲詢問朱元璋:"天下的老百姓,生活怎麼樣?是否都能夠安居樂業,歲歲平安?"又用充滿愛心的話對朱元璋說:"皇帝是天下百姓之父,我有幸作為天下百姓之母,子女們不能安居樂業,我們作父母的,怎麼能夠安心。

但是對待自己的子女,馬皇后卻又並不驕縱。小兒子朱橚年紀最小,難免不調皮搗蛋,放任涎臉。他被朱元璋封為藩王,封地在開封。他到了開封后沒有了人管束,日子好不快活。馬皇后聽說後,主刻吩咐江貴妃隨朱橚一同去開封,賜給她皇后自己常穿的衣服一件,柺杖一支,告訴江貴妃說:"周王如果有過失,請你披上我的衣服,用柺杖責備他,如果他同你倔強,你馬上報告我,不要輕易放過。"

朱橚聽她講得嚴肅,知道她說得到做得到,老老實實地在開封做藩王,直到馬皇后去世,也沒有鬧什麼笑話。

馬皇后把對兒子的愛,放在心裡。那時候朱元璋的性情變得異常暴虐,不僅對功臣,對兒子們也很粗暴。魯王朱檀得不到父親的理解,迷信吃金石仙丹,後來毒發身死。朱元璋恨恨地追諡他為"荒",表示很不滿意。譚王朱梓,因為自己的妻父、妻弟都被朱元璋殺死,又怕朱元璋懷疑自己,對朱元璋很是反感,憤憤地一把火把自己燒死。太子朱標看見這些情況,心裡驚恐,常有一種畏懼感籠罩著自己。他勸朱元璋說:"皇父殺人,殺得太多太濫了,恐怕傷了天地之間平和的氣氛。"朱元璋不理,第二天便把一條滿是尖刺的木棍丟在地上,吩咐太子拾起來,握在手中,太子看那木棍上盡是尖刺,不覺面有難色,不敢伸手。朱元璋笑說:"我喊你拿起來,你以為有刺,怕傷了手,如果除去了上面的刺,就好拿了,我現在誅殺諸臣,就是為你除刺,你難道不明白?"太子叩頭說:"上有仁慈的君王,下就有忠順的臣民。"表示了與朱元璋不同的看法。朱元璋大為生氣,翻臉起身,提起椅子就砸太子,太子慌忙走避,卻把懷中所藏的《負子從軍圖》落在地上。朱元璋撿起來一看,頓時大為悲痛,想起皇后昔日撫育艱辛,於是不追究太子,對其他諸王子,也好了一些。

馬皇后不獨對兒子,對國家人材的培養,也很關心。

有一次朱元璋視察太學回來,馬皇后問到學生的各種情況,瞭解到學生有數千人之多,都是官費供給飯食,不禁聯想到他們的妻子,不知道在哪裡吃飯?朱元璋很覺感動,命令設立紅板倉糧庫,每年發給學生家屬一定數量的糧食,使學生們無後顧之憂。富有的學生倒還不覺得怎麼樣,而貧寒的學生則使學業得以繼續,學生們稱頌皇后的賢德,長久不止。

馬皇后知道朱元璋曾經因為常遇春、徐達的妻子不賢惠,派人把她們肢解後分送群臣,這一次又聽說因為郭景祥的兒子不孝,在家裡用和郭景祥對打,朱元璋準備把他正法。馬皇后勸阻他說:"聽說郭景祥只有這麼一個兒子,獨子自然容易嬌慣一些,但也不一定就這樣無法無天,傳話的人說的不一定準確,需要調查清楚才能用刑,要不殺錯了,就絕了人家的後了。"後來查明果然是誤傳。朱元璋說:"幸虧皇后想得到,險些就把郭家的宗祀,給他斬斷了!"

庶子李希賢教授王子們學習經訓,王子們喧鬧不聽,李希賢氣得擲筆,筆跳起來碰傷了王子的額角,朱元璋大怒,就要處死李希賢。馬皇后勸解說:"把孩子送去受教育,比如請人做衣,只有任他剪裁,家長不宜去責備老師。"朱元璋怒氣稍平,李希賢逃脫一死。像這樣庇護臣下的事情,馬皇后也不知做了多少。

日子一天天過去,馬皇后五十一歲這年,日積月累地辛勞使她終於積勞成疾,忽然一病不起。

這樣一位賢良的皇后生病,不僅皇宮震動,滿朝的文武大臣,也被震動。群臣們請求大做法事,祈求上天保佑;又請求遍求天下名醫,為皇后治病。皇后一概不準,悄悄地告訴朱元璋:"生死自有一定,禱告上天也不一定有用,就算是找到了天下最好的醫生,也不能起死回生,萬一藥物無效,大罪就會落在醫生的頭上,反而增加了我的罪過。"說得朱元璋流淚不止。他緊緊地握著馬皇后的手,一再追問有什麼話要留下來。

馬皇后掙扎著告訴朱元璋:"妾與陛下一起從一介平民開始奮鬥,靠了陛下的努力,得到成功,成了國母,我的志願已經滿足了,還有什麼遺憾的?不過我死了以後,只願你親近賢良,聽得進勸告,我也就放心了。"說完閉上眼睛,靜靜地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一歲。

選自《英烈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