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烤饢到燒餅:文化交流對飲食的影響

現在我們常吃的燒餅,與如今新疆各地流行的饢,看似不同,卻是一脈相承。燒餅來源於烤饢,而烤饢來源於中東地區。據考古證明,阿拉伯地區最早使用類似新疆饢坑的烤爐制餅。

從烤饢到燒餅:文化交流對飲食的影響

之後這種制餅方式沿一路東傳,成為了新疆的烤饢。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後,烤饢傳入中國,被稱為“胡餅”。在愛好胡文化的漢靈帝時,胡餅更廣泛地傳播。

胡餅的傳入,是基於“胡麻”的傳入。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許多西域物種,如葡萄、石榴、胡麻等,其中胡麻即芝麻。胡餅的得名,即是由於這種餅上撒有胡麻。

烤饢即胡餅基本可以確證,兩者之間有太多的共通之處:都用類似今天新疆饢坑般的烤爐加工,常在表面灑芝麻,形狀又圓又扁,也均可包餡料。

從烤饢到燒餅:文化交流對飲食的影響

在南宋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胡餅的製作過程,其中包括“卓花”,即用模印在未烤的餅上戳花。如今新疆維吾爾等民族在製作烤饢時,仍有這道工序,模印工具被稱作“饢戳子”。

從烤饢到燒餅:文化交流對飲食的影響

胡餅的傳入,豐富了中國的飲食,也改變了“餅”的含義。之前,“餅”的意思可涵蓋各種加工後的麵食,與不經加工直接煮熟的粒狀穀物“飯”相對。東漢末年劉熙的《釋名》中說:“餅,並也,溲麵使合併也”,並有煮制、蒸制、烤制三大類。正是胡餅及此後燒餅的流行,“餅”才在宋代開始專指今天我們所理解的扁圓形食品。

從烤饢到燒餅:文化交流對飲食的影響

到了南北朝時期,胡餅逐漸發展出中原特色,衍生出如今的燒餅。胡餅與燒餅,具有極為密切的“親屬關係”,甚至可以說是“母子關係”。清人陶煒仿的著作《課業餘談》中即言:“胡餅,即今之燒餅”。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首次出現“燒餅”一詞。唐宋時期,燒餅逐漸流行,多次出現在《東京夢梁錄》與《武林舊事》等雜史中。到元、明時期,“胡餅”的說法已不多見。

從烤饢到燒餅:文化交流對飲食的影響

燒餅一般有餡,而胡餅大部分無餡。在《齊民要術》中的“作燒餅法”中就有提及燒餅用料為“面一斗,羊肉二斤,蔥白一合,豉汁及鹽”,明顯是包餡的。元明之後,燒餅種類更加豐富,也有不加餡的燒餅。但在筆者的老家,仍流行帶肉餡的燒餅。

另外,燒餅和胡餅的製作工藝有所不同。燒餅具有更加複雜的工序,其中較為關鍵的一道程序是“加酥入味”,如此烤製出的燒餅外皮酥脆,內裡分層。而古代胡餅即今日的饢,在和麵時只加鹽水和酵面,其餘配料諸如洋蔥、芝麻、雞蛋等都直接灑或塗抹在饢餅表面。

從烤饢到燒餅:文化交流對飲食的影響

燒餅的外觀也與傳統的胡餅有所區別。燒餅形狀多樣,個頭普遍較小,也少見胡餅(即烤饢)戳花的工序。

從烤饢到燒餅:文化交流對飲食的影響

綜上,中東的烤餅、新疆的烤饢與內地的燒餅一脈相承,顯示了一種麵食烹製技術的傳播過程。從飲食的變化,可以看出絲綢之路與文化的交流對日常生活的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