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酒串蒸工藝堪稱傳統白酒活化石,揭祕董酒7大工藝!附配方

董酒的香氣成分特徵是三高一低。即酯類為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一定量的己酸乙酯;丁酸乙酯含量較高;總酸含量高,乙酸、丁酸、已酸含量較多,尤以丁酸含量高為其主要特徵;高級醇主要是正丙醇、仲丁醇含量高;藥香以肉桂醛為主要成分。故董酒又稱為藥香型(或董香型)。

董酒以其獨特的生產工藝,獨特的微量香味組成成外,獨特的風格贏得了白酒界專家、行家的讚賞。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喜愛。生產不斷髮展,目前已具有年產董酒3萬1的生產能力。貴州、四川、江西、山東、湖北、雲南、河南、黑龍江等省類似董酒風格的生產廠家,估計年生產能力在2萬1左右。董酒獨特的串香工藝已普遍為國內酒廠採用,對提高中低檔白酒的質量起了很大作用。

董酒串蒸工藝堪稱傳統白酒活化石,揭秘董酒7大工藝!附配方

傳統董酒的生產特點:

據董酒廠的賈翹座等多年試驗研究,傳統兼酒的生產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董酒獨特的生產工藝可概括為7個方面:釀酒原料不粉碎;採用大、小曲釀酒;制曲要添加少量中草藥;獨特的築窖材料;用煤密封大窖(香脂窖);董酒香醅的製備;蒸餾採用獨特的串香工藝。

1、釀造原料及配比

釀造原料有水、高梁、小麥、大米、中草藥(130餘味), 3種原料中高梁佔88%左右,小麥佔11左右,大米佔1%左右。中草藥佔小麥及大米的4%~5%。同時釀酒原料不粉碎,使用整粒高梁,減少了粉塵及黏度的影響,便於生產操作,還可最大限度地舉低輔料稻殼的用量。董酒生產稻殼用量僅佔高梁的3%-4%,大大減少了輔料帶進酒中的雜味物質。

2、採用大麴和小曲釀酒

國家名酒都是採用大麴釀酒,唯獨董酒採用大、小曲混合釀酒。小曲用大米生產又稱米曲;大麴用小麥生產,又稱麥曲。小曲和大麴分開使用。小曲用來制酒醅,發酵期6-7天;大麴用來制香醅,發酵期長達10個月以上。這樣有利於控制產酒產香。經微生物分離測定,生產使用的小曲以糖化菌和酵母菌為主,有少量的細菌;生產使用的大麴以細菌為主,糖化菌和酵母菌次之。這使小曲和大麴各具產酒、產香的主要功能。

董酒串蒸工藝堪稱傳統白酒活化石,揭秘董酒7大工藝!附配方

3、制曲要添加少量的中草藥

制小曲要添加95味中草藥,用量為大米的4%~5% ;制大麴要添加40味中草藥用量為小麥的4%-5% ,所用中草藥有相當部分是名貴或比較名貴的。

添加中草藥的作用主要有三:

一是所有的中草藥大多數對制曲制酒微生物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相對來講,對有害的微生物起到了抑制生長的作用,幫助曲子起燒、發汗、養汗、過心、幹皮等過程得以順利進行。

二是為董酒提供舒適的藥香。

三是使董酒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微量中草藥成分的藥理作用,對長期適量服用董酒者的確有一定保健作用。事實上已有一些人對此提供了對其風溼病、胃病等的治療作用。董酒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內容與確定“童香型”酒關係不大,但很值得今後維續研究。

中草藥對微生物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中草藥對酵母菌生產影響較大,麴黴次之,根需甚小。對靜母菌生長促進有明顯作用的藥材有:當歸、細辛、青皮、紫胡、熟地、蟲草、紅花、羌活、花粉、天南星、獨活、萎殼等。其次有生地、益智、桂圓、桂子、章鳥、甘草、茱萸、梔子等;對酵母菌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的只有班管、硃砂、穿山甲。

4、獨特的築窖材料

築建董酒窖池的材料很特殊,採用當地黏性強、密度大的白善泥、石灰和楊桃藤為主要材料,使喜池偏鹼性。這樣的容泥材料對董酒香酯形成極為重要。只有這樣,董酒中的丁酸乙酯、乙酸乙酯及已酸乙酯,丁酸、乙酸與己酸,才能形成符合董酒風格的量比關係。

董酒串蒸工藝堪稱傳統白酒活化石,揭秘董酒7大工藝!附配方

5、用煤密封大窖(香醅窖)

用煤封大窖,密封性能好,幹定後不會產生裂縫,可長期保持大窖中的香酯不變質。近兩年研究在香醅頂面與煤層交界之間,加蓋一層塑料薄膜(注意,塑化劑。改用替代品),更好地保護了頂層香醅不黴爛,提高了香醅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6、董酒香醅的製備

董酒香醅製備有其特點。一是工藝比較複雜。它是由高梁酒糟、董酒糟、香醅(未經過蒸餾) 3部分糟醅加大麴發酵而成,類似濃香型酒的雙輪底又不是雙輪底;二是發酵期特別長,長達10個月以上。董酒的風格主要蘊藏在香醅中,它是構成董酒風格的關鍵。

7、蒸餾採用獨特的串香工藝

串香工藝是獨特生產工藝中重要的一環,傳統的串香工藝是先生產高粱酒,再用高梁酒作底鍋水串蒸香醅得酒。該法習慣上稱為“二次法”串香。就董酒生產而言,這種辦法複雜又費事。後來經研究,成功地將“二次法”串香得酒,改為“一次法” (又稱“雙醅法”)串香得酒。為此,董酒“一次法”串香( “雙醅法”串香)及串香技術的研究項目榮獲1987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四等獎。

根據“一次法”串香和“二次法”串香多年生產實際使用情況, “一次法”串香在產量、質量,提高原料出酒率,降低消耗,節約勞動力,節約廠房建築面積,簡化中間環節,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均有明顯成效,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從克服董酒酸昧及丁酸味稍重,適當改進董酒口味方面不足,更好適應全國各地需要考慮,“一次法”串香取得效果更好。它同樣進一步促進了董酒經濟效益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