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曹操是三国的主角,但他却没有带多少光环,而是一次次险死还生才拥有了莫大的成就。官渡之战是曹操人生巨大的转折点,在这之前,出身不好的曹操虽然做出了诸多努力,却依旧不得不长期依附高门出身的士族领袖袁绍。从起兵开始,一直到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之间都发生了什么?且看下文。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惶惶如丧家之犬

汴水之战,曹操差点儿连命都折在徐荣手里,但他奋力一击所带来的影响也非同一般。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曹操靠着5000新兵蛋子和卫兹带来的数千援军,在名将徐荣手下硬抗一整天。这一场艰苦奋战,让徐荣打消了进军酸枣的念头——他可不想被一群狼围着吊打。尽管事实上,酸枣大营如今只剩了一群醉生梦死的待宰羔羊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曹操失去了为国效力的资本,只好远赴丹杨去募兵,准备卷土重来。但他此行并不顺利。虽然在刺史陈温和丹杨太守周昕的协助下,曹操顺利募得4000多人,但惨遭哗变,最后只剩下了500来人。一路往北收集的兵众也不过千数来人,加一起也不到2000人。就这点兵力,曹操能干什么?况且,这时候的曹操,头上连个像样的官帽都没有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酸枣会盟的时候,曹操虽然得了一个奋武将军的头衔,但这个头衔和袁绍那个盟主的性质是一样的,只在联盟内部有用,并不被官方认可。况且,就算官方认可了,诸侯割据才刚刚开始,只有军职没有政治职务,曹操仍旧没有容身之所

这时候,苦逼的曹阿瞒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自己的亲密战友兼未来的死对头袁绍。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渤海太守得河内

关东联军挑战董卓的时候,并非演义中的扎堆打架。实际上参与讨董的12路诸侯分布在洛阳的几个不同方向(曹操当时无官无职,算是陈留太守张邈的下属,算不上真正的一路诸侯,但主角光环赐予了他一顶诸侯的帽子)

当时袁绍和王匡驻军河内,袁术在南阳,孔伷屯扎在颍川,韩馥在冀州治所邺城,酸枣大营其实只有张邈、张超、刘岱、鲍信、桥瑁、袁遗和曹操7路诸侯。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当然,数量多与少都没关系,反正关东联军也只出了曹操和孙坚两个英雄。而且讽刺的是,曹操勉强算是一路诸侯,孙坚则是袁术的部下,连诸侯的名头都没有。真正的诸侯们,都在磨刀霍霍,找同伴开刀呢。

但联军毕竟势大,董卓也只好迁都长安,将潼关一锁,任你千军万马也无法突破。但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董卓深知一件事,要想让敌人真正胆怯,必须打疼了才行。于是,在西行之前,他出奇计把河内太守王匡的数万兵马端了锅。没兵的王匡急匆匆赶回了老家泰山招兵买马。可谁曾想,王匡一走,袁绍顺势就把河内给占了。而招募了数千人马的王匡,在投奔张邈的时候被曹操联合胡母班家属。

河内,名正言顺地成为袁绍的辖地,虽然只是暂时的。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从河内入东郡

正好缺人看场子,又不想孤军战斗的袁绍欣然接受了曹操。于是袁绍一封信,曹操就率领手下去河内了。给人看场子不是什么好活,尤其是对曹操这样有自己政治理想和抱负的人而言。但能够给袁绍看家护院,对缺兵无官的曹操来说都是恩赐。这是时代特性决定的,曹操没得选。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所幸,天下大乱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机会。在河内练兵一年的曹操,终于等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

公元191年阴历7月,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人抄略魏郡、东郡,刘岱任命的东郡太守王肱完全不是对手,节节败退,东郡陷入危机。这时,袁绍瞅准出牌的机会,下令曹操即刻率军支援,在濮阳大破白绕。战后,袁绍又立即表奏曹操担任东郡太守,将刘岱的苦心经营吞了个干干净净。

如果将曹操和孙坚做个对比,会发现他们二人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同样的出身寒族,同样的依附士族代表袁家,同样的在袁家手底下一步步壮大。区别,只不过是孙坚没能看到成功的那一天。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有了东郡作为自己的地盘,有了东郡太守这个正式的官职,曹操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征战之路,也才逐渐有了资本甩开袁绍的钳制。

英才归附、据有兖州

从占据了东郡开始,曹操才算是入了天下英才的眼。成为东郡太守后不久,王佐之才荀彧慕名而来,成为了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也是最核心的智囊,这个位子,一干就是20年。

紧接着,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所杀,曹操被济北相鲍信等人邀请入主兖州,成为有名无实的兖州牧(还没有被中央认可)。长期以来不鸟刘岱的老爷子程昱(42岁)欣然接受了曹操的征辟,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寿张县令,嗯,曹操任命的,干啥都高兴。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这之后,满宠、吕虔、于禁等日后在曹营中占据极高地位的文武大将也都纷纷成为了曹操的手下。实力壮大的曹操开始不满于被袁绍钳制,他想另谋出路,目标是东边——徐州

师出要有名,枕头也很快被送来:一是陶谦曾参与了下邳阙宣的反叛,二是曹操父亲被陶谦部下张闿杀害,三嘛,陶谦是袁绍大敌公孙瓒的盟友。于公于私,曹操都要出兵,袁绍也只会支持。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但张邈和陈宫的反叛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次征战徐州的曹操被迫撤军,开始了和吕布的相持战。袁绍也很快发觉了曹操想要挣脱掌控的小心思。于是,在曹操和吕布相持不下难以为继的时候,袁绍派人送来了一封信。名义上劝他将家小送到邺城保护,实际上是让曹操真正委身袁氏,甘当自己的看门犬。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曹操也差点儿就同意了,原因分内外两方面。外部自然是吕布的强势。曹操将兖州丢得只剩3城,人越打越少,军粮也无从补给,如果战争失利,一家老小全部要上断头台,哪里还顾得上是不是要给袁绍看门。内因则是曹操长期依附袁绍带来的底气不足,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曹操,必须在原有规则下生存——依附士族而不是利用士族

好在曹操也只是一时失心疯,又有程昱从旁力谏,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但袁曹二人的关系开始产生不可弥合的裂缝。挺过最难熬的一段时光,曹操重整旗鼓,一顿势如猛虎的操作把吕布撵出了兖州。这时候的曹操,一方面更坚定了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还必须向袁绍示好以备不时之需。他将目光转向了老友张邈。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屠刀落尽袁曹相争

张邈是和曹操首倡义兵讨伐董卓的坚定盟友,是曹操曾经可以托付家小的过命之交。但张邈最终却选择了背叛曹操,原因是曹操依附袁绍的特殊身份。或者说,早期发展高度依赖袁绍的曹操,只有坚定站在袁绍一方才能生存。但无论哪种都成为张邈不得不判的原因,因为袁绍想让他死。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袁绍担任盟主以后变得骄横无礼,张邈义正言辞责备袁绍。袁绍则因此嫉恨张邈,多次鼓动曹操将他杀掉。曹操一方面念及过去的情谊,另一方面也不想完全沦为袁绍的打手,于是干脆拒绝。这事成为曹操和张邈关系快速升温的重要原因,却也因此让张邈下定决心背叛曹操。

因为以当时的状况而言,曹操依旧是仰袁绍鼻息的。在巨大的竞争和生存压力面前,如何自保是每一方诸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人力有时而尽,在曹操足以自保的时候,他可以顶住来自袁绍的压力拒不服从。但如果哪天曹操失势了呢?他自身难保的时候如何能保得住自己的性命呢?别忘了,这时候的曹操可是张邈的顶头上司。再加上曹操杀害边让一事,让身为“八厨”之一的名士张邈,深受刺激。于是,在深深恐惧面前,张邈选择了背叛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张邈后来跟随吕布东奔刘备,留下了弟弟张超保护一家老小。但他低估了曹操。张超死守的雍丘很快被曹操拿下,张超自杀,张邈被夷三族,张邈本人在替吕布向袁术求援的时候被部下杀害。曹操之所以如此狠辣,除了有报复张邈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为了结好袁绍。稳定袁绍的曹操才有更多精力去做一件大事——迎献帝。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在正式迎立汉献帝之前,曹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远不足以同袁绍抗衡。因为阉宦遗丑,是曹操始终摆脱不了的梦魇士族统治的时代,曹操没得选。但迎立献帝之后,曹操正式有了和袁绍叫板的资本。因为这时候,曹操代表着中央,袁绍只是地方割据势力

这也是后来曹操兵败宛城,子侄被杀、爱将惨死,袁绍却不忘来信一顿讽刺的原因。除了长期以来的张狂作祟,袁绍内心的嫉妒和害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快,占据司、兖、豫、徐四州的曹操,将同占据青、幽、并、冀四州的袁绍开启三国第一场大战。这一战的结局将决定未来的天下到底是继续走袁绍的士族路线还是曹操的寒族路线

曹操和袁绍关系解密:从依附到决裂,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