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韩馥放弃汉献帝,拥立刘皇叔为帝,却被刘皇叔拒绝

——白话《三国志》系列007

前面讲过,

东汉王朝三大特点:幼年皇帝、宦官干政、外戚专权。汉灵帝驾崩后,外戚何进为灭干政的宦官,引来了董卓,董卓进京之后把持朝政,淫乱后宫、妄行废立、残害忠良……无恶不作。于是,朝中王允等大臣,地方各路诸侯,明里暗里变着花样反抗董卓。

袁绍、韩馥放弃汉献帝,拥立刘皇叔为帝,却被刘皇叔拒绝

董卓

袁绍放弃汉献帝,立刘皇叔为帝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奋武将军曹操等人组织起了一队人马讨伐董卓,袁绍凭借自己祖上的威望(四世三公)当上了盟主。但这些人各有各的小九九,只想着捞好处,出工不出力,所以这个"讨董联盟"很快瓦解,以失败告终。

但是,被袁绍等人这么一搞,董卓又干了一件大事——迁都!董卓烧毁了东汉王朝的都城洛阳,劫持着小皇帝刘协西迁长安。董卓迁都,把汉献帝劫到长安之后,袁绍也不甘落后,也想干大事,于是他就和冀州牧韩馥计划另立一个皇帝!

立谁为帝呢?这个人就是幽州牧刘虞——一个比刘备更有资格被称为"刘皇叔"的刘皇叔。

袁绍、韩馥放弃汉献帝,拥立刘皇叔为帝,却被刘皇叔拒绝

刘虞

刘虞拒不称帝

二年,冀州刺史(《三国志》为冀州牧,柒问注)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乃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后汉书·刘虞列传》

关于袁绍、韩馥想要放弃汉献帝,另立刘虞为帝的理由《后汉书》中有详细记载。初平二年(191年)春天,袁绍、韩馥以及山东诸将,以汉献帝刘协年龄太小,又被董卓挟持到长安,生死不明为由决定放弃汉献帝。又以刘虞是汉家宗室的长者为由,立刘虞为新君。

这时另立刘虞为帝,董卓手里的汉献帝就成了废牌,袁绍一可以打着皇帝旗号招兵买马、号令诸侯;二可以不再投鼠忌器,放开手脚讨伐董卓。

袁绍、韩馥放弃汉献帝,拥立刘皇叔为帝,却被刘皇叔拒绝

袁绍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袁绍、韩馥另立新君的方案是不合时宜的,很多人反对,曹操就是其中之一。理由是,正是因为董卓的种种暴行,天子受到挟持,诸侯才起兵讨伐董卓,你另立一个皇帝,谁还和你玩?你们向北拜刘虞吧,我还是向西拜(汉献帝在西边长安)。

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固拒之。馥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后汉书·刘虞列传》

曹操等诸侯不赞同另立新帝也就算了,被拥立的刘虞也拒绝当皇帝,这就尴尬了。刘虞严厉斥责了袁绍、韩馥的使臣张岐,拒不接受拥立,袁绍等退而求其次,让刘虞做尚书,刘虞再次拒绝。一句话:就不和你玩。

袁绍、韩馥放弃汉献帝,拥立刘皇叔为帝,却被刘皇叔拒绝

刘备

勤俭节约、为政仁爱

幽州牧刘虞,字伯安,刘邦十五世孙,光武帝刘秀长子东海恭王刘彊(强)之后。而刘备,同样是刘邦十五世孙,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按辈分两人都是汉献帝刘协的叔辈,但一个是东汉皇帝刘秀的支系,一个是西汉景帝的支系,而且一个是封疆大吏,还曾位列三公,一个已经沦为平民织席贩履为生。所以,身份上刘虞比刘备更尊贵,更称得起"皇叔"。

刘虞是一个十足的好官,对外施行仁政,体恤百姓。而且极其节俭,穿破衣旧鞋,吃饭最多一个荤菜。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虞以俭素为操,冠敝不改,乃就补其穿。——《后汉书》

袁绍、韩馥放弃汉献帝,拥立刘皇叔为帝,却被刘皇叔拒绝

公孙瓒

与公孙瓒的矛盾

公孙瓒受刘虞节制,但公孙瓒穷兵黩武而刘虞为政仁爱,公孙瓒常不服管制,两人因政见不同而相交恶,最终刘虞死于公孙瓒之手。刘虞在最后攻打公孙瓒的时候,因不忍心烧掉百姓的房屋导致贻误战机,公孙瓒却用火攻大败刘虞,最终被公孙瓒杀害。

这就是另一个刘皇叔——刘虞,一生勤俭为政仁爱,被袁绍、韩馥等人拥立为帝却坚决拒绝。与公孙瓒执政理念不同,最终被政敌杀害。如果在太平盛世,刘虞应该是一个治世能臣,但他不是乱世枭雄,生逢乱世,却太过心慈,终致身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