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为什么不认可孙策、袁绍?

东汉末年董卓叛乱以来,形成了18镇诸侯,袁绍为盟主,自此群雄逐鹿,拉开了三国争霸的序幕。这是一个英雄辈出,豪杰并起,不乏枭雄的黄金大世,三国以武力和智慧而著称的时代,留给了后世无尽的遐想,而其中不少的名言警句也冠绝一时,至今也为人津津乐道。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为什么不认可孙策、袁绍?

公元199年,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孟德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从此名垂青史。此话被人们认为是曹操眼观独到,看人极准,毕竟后来刘备一手创建了蜀汉政权,而曹操也开拓了曹魏的霸权。话说当时的刘备可是连根据地都不曾拥有,手底下也就关张二将,独当一面的谋士就更不曾拥有了,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如此之人为何就被已经是一方诸侯的曹操而看重,而且还说出了如此高捧的话语呢?

刘备以一腔热血加入讨董大军,素来有匡扶汉室的心愿,“织席贩履”的皇叔能够以一己之力而成为一时的俊杰,且收服关张二将,死心塌地,其恒心坚持,以及永不言弃的毅力,低调而谦和,这都是英雄的象征。当然,不可否认当时的情况下,曹操有着对刘备的欣赏,亦或有着互相的吹捧之嫌,但无论如何,以曹操的眼观和枭雄姿态,绝不会对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而如此的评价,只能说明,刘备的确有着英雄之姿。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为什么不认可孙策、袁绍?

当时的天下,烽烟四起,诸侯割据,曹操尚不是最为强大的诸侯,为什么就不会认为河北袁绍以及江东孙策也是英雄呢?毕竟那时的刘备与这两位比起来,无论是势力还是个人能力感觉都不在一个层次上,而曹操与之相比,也是伯仲之间亦或是有所不及。

官渡之战前,曹操并不是北方霸主,最强大的诸侯仍然是袁本初,其家世显赫,四世三公,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拥着着不少勇将和谋士的追随,且在战乱之始而争得冀、雍、青、并四州之地,人口过百万,战略物资丰富,兵力强盛,人杰辈出,大有并吞天下之势,如此人物,不说潜龙,也绝对是一方霸主,曹操怎么就不人可他为英雄呢?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为什么不认可孙策、袁绍?

袁绍对曹操是看不起的,同样的曹操也对袁绍看不起,他认为袁本初只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空有花架子,实际能力不行,他们两是发小,所以互相都比较清楚对方,袁绍本人的缺点不少,优柔寡断,任人不察,识人不明,就如同官渡之战时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以及荀彧的“四胜四败”论一样,都是对袁本初的一种性格和能力的剖析,为此曹操对其鄙夷,却也因为其兵强马壮而忌惮不已,不管怎么说,在乱世之中,袁绍能首批崛起,固然是借助于家世显赫,却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枭雄!

再说说孙策,江东基业的定鼎者,在17岁时,父亲孙坚去世,是他接收了父亲的旧部,而凭借其智谋勇略,最终将江东81郡纳入其手,连当时的诸侯袁术对其也是称赞不已,曹操也甚为忌惮,在官渡之战时,也设法拉拢孙策,可见此时的孙伯符绝对有能力成为天平倾斜的筹码,年纪轻轻就已经能与父辈之人平起平坐,人称小霸王,果然不是盖的,如此人物,可谓是少年英雄,为何曹操就不人可他呢?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为什么不认可孙策、袁绍?

笔者认为有这么几点。首先,曹操和刘备论英雄,自然是以和自己平辈之人来论,曹操、刘备、孙坚是同辈,曹操也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这是欣赏,是父辈对晚辈的肯定,而如今说你刘备和我曹操以及孙坚的儿子孙策才是仅有的英雄,这话听起来挺别捏的;其次,孙策的确是勇猛非常,可正因为如此,就会让人忽略其智谋,曹操是综合能力很强的人,在军事、谋略上都首屈一指,看人自然是从综合能力上评断,而孙策勇武有余,给人感觉有点谋略不足的感觉,从其“小霸王”的称号就可以看出来,笔迹项羽也是号称“西楚霸王”,武力非凡,可是政治智慧就过于侏儒了;再次,曹操和刘备都是白手起家,是一代,而孙策的崛起固然与其各人的能力分不开,可是却也是借助于父辈的声望和旧部,只能算是二代中的翘楚,说是一代有点差距;最后,曹操在官渡之战时,郭嘉曾言:孙策亲率而不善于防备,如果有刺客伏击,那他不过就一人之敌罢了,结果果然孙策因刺客而重伤死去,由此可见孙策还不具备英雄之称,曹操的确是有先见之明。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为什么不认可孙策、袁绍?

青梅煮酒引为一时佳话,曹操眼观的确是毒辣,刘备也终究是不负所望,而至于袁绍和孙策,笔者认为这是两个英雄,一个是一时霸主,一个是后起之秀,都是三国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如此之人却还不被曹操认可,只能说三国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从中而择优,刘备、曹操引领大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