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出酒 按量購買 智能售酒機能否撼動傳統酒市?

餐桌上用酒,消費者只需打開微信、支付寶掃描機身二維碼,即可按需購買,按量付錢,想喝多少買多少。“像賣汽油一樣賣白酒,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和理念或許要改變未來消費者的飲酒方式和習慣。”近日,隨著一款三兩白智能酒機的出現,再次掀起了業內對飲酒新場景及新模式的討論。

掃碼出酒,按量購買的自助消費方式能否顛覆傳統的賣酒模式?

今年10月,三兩白智能白酒新零售項目研發公司——上海宥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四川發展純糧原酒股權投資基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指出,“三兩白”將發揮互聯網共享經濟的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直接讓新零售銷售終端的每一滴白酒,都秉承純糧釀造,由酒廠直供直接到達用戶餐桌,打造性價比白酒的消費標籤。

三兩白的招商工作人員還表示,傳統白酒零售需要經過省級、市級層層流通環節才能到達消費者餐桌,中間環節過多渠道難以控制,此外,過度包裝導致酒品售價虛高,最終大家喝不到實惠、優質、放心的白酒。如果能實現從廠家直達終端,不僅可以幫酒廠銷售起量,解決了消費者直接獲取高性價比酒品的途徑,還可以讓消費者按需支付,避免浪費。


事實上,類似於三兩白這樣的賣酒模式在酒圈裡並不算新鮮事。成都某知名酒企市場部工作人員表示,早在2015年在成都的餐飲店裡便已經有智能白酒銷售終端,當時茅臺、五糧液、捨得、瀘州老窖等企業便與該研發平臺合作,嘗試著用互聯網思維賣品牌白酒,試圖重構白酒營銷渠道。當時,白酒市場營銷專家鐵犁就評價道,藉助互聯網思維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和便利的方向是對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會成功,因為類似於在小區淨水站買水一樣,名酒的品牌特色在智能售酒終端很難體現。

對於從廠家直達終端、按量出酒的消費理念不少廠家也有過嘗試。四川宜賓某原酒廠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幾年前,該原酒廠就想借助互聯網技術打造白酒智能自助消費終端,但是考慮到入駐成本、通道成本、配送成本等多重因素,最終未在市場上投入,轉而選擇了線下體驗門店。該工作人員表示,智能酒機給酒圈帶來的最大影響應該是對品牌小酒銷量的衝擊,面對多種飲用場景,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不排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選擇掃碼自助飲酒的方式。

谷小酒創始人兼CEO劉飛表示,這種模式迎合了市場的發展,最大的好處是將餐飲渠道的酒類數據化,而面臨的問題也是多重的,例如酒體質量能否有國家的檢測報告,讓消費者喝得放心,如何解決規模化問題和用戶的接受度問題。一位消費者表示:“拿著玻璃瓶直接去智能酒機上打二兩五糧液感覺還是不如在超市裡買一瓶五糧液來的踏實。”

除了消費者的接受度問題,如何讓智能酒機在終端門店實現規模化也是一大難題。一位打算加盟三兩白的商家表示,目前想要加盟三兩白就要購買它們的智能酒機,這就意味著加盟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將智能酒機投放到終端門店中。某餐飲業資深觀察家表示,近年來,類似於三兩白這樣的互聯網智能酒機猶如一陣潮流都在複製這種模式,都希望入駐到終端餐飲門店,競爭比較大。對於消費者而言,飲酒依然看中品牌,而智能酒機如何確保品牌的辨識度是一個問題,即便是知名品牌,入駐到餐飲店內也需要大量的前期消費者引導和投入工作。對於餐飲門店而言,它們更加看重這些智能設備輸出的酒品是否好賣,還有是否有足夠的回報。

的確,隨著新零售風潮席捲全國,自動售貨機一躍成為眾多玩家爭相追捧的“香餑餑”。 業內人士表示,伴隨收入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靈活、方便、快捷以及自助式服務,支付變革與新零售產業結合將帶來消費便捷度升級。這也是自動售貨機得以迅猛發展的主要原因。但就整體來看,我國自動售貨機體量相較於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其總體滲透率仍非常低。

作為基於智能技術實現的無導購員或收銀員值守的新型零售服務,這類機器主要應用了人工智能、物聯網、掃碼識別等新型科技。2017年被稱為無人零售的元年,據統計,僅2017年,全國無人零售貨架就累計落地2.5萬個,無人零售市場累計融資超40億元人民幣。中商產業研究院近日發佈的《2019年智慧零售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智能零售市場規模已突破10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智能零售規模將增長至385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即便未來的智慧零售被普遍看好,但是就酒類而言,智能零售的探索將是持續性的,智慧零售高損耗、高成本、同質化、難盈利等多個痛點仍待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