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有毒資產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危險性逼近

  《點石成金》由浙江大學財稅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彙集每日財訊商情,邀請專家深度點評,配合財經小知識和延伸閱讀,為您呈現有態度、有價值的新聞。

  每日金語

  狡猾的小聰明並非真正的明智。他們雖然能登堂卻不能入室,雖能取巧並無大智。靠這些小術要得逞於世,最終還是行不通的。—— 培根

  今日熱點

  “美聯儲: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不設額度上限”。美聯儲如此瘋狂而毫無底線地實行量化寬鬆政策,目的之一是拯救美國的有毒債券。它是指無法償還的,給債權人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的債券,是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中雷曼兄弟公司破產而引出的名詞。據報道,2019年9月,全球負收益債券規模高達16萬億美元,這些負收益債券主要在金融機構之間流轉,最終損失將由金融機構承擔,已成為新的“有毒資產”。當年的次貸危機是由有毒債券引發的,當今的有毒資產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危險性正在逼近。

  國家電網宣佈退出房地產,“巨無霸”房企魯能將成歷史?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3月22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公佈《中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稱,國家電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堅守電網主責主業,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在退出房地產業務方面,國家電網將積極與國資委彙報溝通主要思路,促請國資委明確整改工作方向。按照國資委意見進一步完善退出和轉型方案,加快推動整改工作。長期以來,國家電網旗下的房地產業務由魯能集團具體運作,後者是國家電網的全資子公司,核心業務聚焦地產、能源兩大板塊。魯能土儲規模龐大,資源雄厚,雖不屬於頭部房企,但一直是潛在的“巨無霸”。按照這一表態,魯能將可能全面退出房地產業務。

  點評:2010年,國資委要求央企全面退出房地產,但魯能與其他20家央企的房地產公司在當年獲准保留這一資質。而日前發佈的通報提及,國家電網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表明央企執行“房住不炒”政策的決心堅定。就在同一天晚間,中國恆大發布盈利預警,稱預期2019年全年度淨利潤約為335億元,同比下滑50%。公司解釋利潤下滑原因,主要是交樓單價下降所致。次日,恆大股價下跌17%。有專家指出,這兩條新聞說明,“房住不炒”將持續下去,房地產正在失去買家;在新一輪投資中,房地產沒有成為重點關照的領域。實際上,自2016年實行新一輪房地產政策調整以來,政策一直沒有鬆綁。近期,有少數城市試圖實行鬆綁政策,最終都被取消。在政策制約之下,房地產將告別暴利時期。面臨壓力,房地產企業或者轉身退出,或者轉型從事新的行業,例如物業服務。對此,房地產企業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炒房者也應該考慮繼續投機房地產的風險了。

  美聯儲: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不設額度上限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3月23日宣佈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支持市場平穩運行,不設額度上限,相當於開放式的量化寬鬆政策。

  點評:這條快訊文字不多,卻是一條夠得上驚天動地的大新聞。美聯儲如此瘋狂而毫無底線地實行量化寬鬆政策,肯定是美國金融市場出了能夠引爆金融危機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核心是,沉重的債務導致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動性近於枯竭。有報道說,兩年前,為消化2008年金融危機的負擔,美聯儲開始加息並售出手中的美國國債。接盤者多為對沖基金。近來,著名的橋水基金大量甩賣國債,啟動了對沖基金的國債拋售模式。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因資金匱乏已難以接盤,被迫向美聯儲求救。於是,美聯儲實行了收購國債的量化寬鬆政策。美國的企業債務已高達10萬億美元,其中有1.2萬億美元的槓桿貸款,是以公司資產作抵押的垃圾級債務,包括房屋作抵押的按揭貸款等資產支持證券。當貸款價格下跌或陷入違約狀態時,退休基金、保險公司以及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等投資者拋售垃圾級債券,再度引發市場資金緊張。美國金融家們玩砸了,要甩賣國債和企業的資產支持證券,最終還是要美聯儲印鈔票接盤。它接盤的力度越大,說明金融市場發生危機的概率越大。

  加徵關稅政策給美國應對疫情“添堵”

  據新華網報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擴散蔓延和美國政府對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等因素影響,美國正面臨口罩、手套、呼吸機、防護裝備等醫療用品供應短缺的緊迫挑戰。美國政府已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億美元醫療用品加徵關稅,約佔美國進口全部醫療用品的26%。其中,可能用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約11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被加徵25%的關稅。雖然美國政府已於3月10日和12日“悄悄”暫時豁免對中國輸美部分醫療產品加徵關稅,但這隻覆蓋一小部分緊急需要的醫療產品,應對疫情效果有限。

  點評:當特朗普自以為實施加徵關稅政策能夠贏得選民支持時,新冠肺炎疫情襲來。防控所需的醫療用品短缺,充分暴露出貿易保護主義對美國老百姓的坑害。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貿易保護主義是醫療用品短缺的重要原因。但是,特朗普知錯不改,僅僅放寬了一小部分醫療用品的進口限制。目前,與上世紀30年代類似的經濟危機已經近在咫尺。那次大危機的沉痛教訓源於實行經濟孤立主義。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可能爆發的經濟危機或許會比上世紀30年代更慘烈。

  

惠譽預警:全球經濟或現負增長,二戰以來罕見

  據澎湃新聞報道,3月18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全球更新其宏觀預測,今年全球將陷入經濟衰退,2020年全球GDP增速將僅為1.0%-1.5%。惠譽在近日發佈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季度報告中指出,冠狀病毒疫情正在嚴重拖慢全球GDP的增長步伐。惠譽大幅下調了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基線預測:自2.5%調整至1.3%。惠譽首席經濟學家表示,“全球GDP水平已進入下行軌道。無論從何種角度而言,我們都已置身於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中。”

  點評:目前斷定全球已經進入經濟危機,為時尚早。但是,未雨綢繆,面對世界經濟危機發生概率不斷增大的前景,我們還是要認真思考如何採取對策。歷史的經驗教訓值得注意。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之後,許多國家模仿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上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出現經濟滯漲,里根經濟學紅極一時,新自由主義開始在西方國家盛行。目前的世界經濟困境的短期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長期的根本因素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導致的惡果。他們所謂的自由是資本的自由。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及其引爆的全球經濟衰退,是在自由市場名義下的資本惡性運作的結果。為了謀利,華爾街為代表的西方金融家以創新為名創造出名目繁多的金融產品,其中不乏“龐氏騙局”。當發生金融危機時,金融騙局被戳穿,西方國家政府搶救的是大資本,結果是金融家獲利,百姓遭殃。目前,美聯儲放肆地放水,是應大資本對資金的緊急需要。它釋放的天量貨幣湧入市場,如果引起通貨膨脹,老百姓的日子將更為難過;如果導致美元持續貶值,其他國家也將受害。因此,面對可能發生的世界經濟危機,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316期。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