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跌停,加速趕底【點石成金】


週三上期所銅期貨合約全線跌停,這使期貨行業砸炸了鍋,要知道,2016年以來,銅市一直波動不大,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銅在期貨市場上總是很低調,這甚至使銅有一種邊緣化的感覺,這次突然跌停使銅市關注度馬上升溫。我們想說的是,銅市的經濟領頭羊作用一直存在,銅價的波動正是全球經濟的真實反應,此次銅價全線跌停就是正式宣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冬天已到,萬物凋零,在金融和經濟最差之時,消費的疲軟已然在價格中體現,此時礦山和冶煉廠的減產將會登臺,由此銅價的底部區間將會形成。我們傾向於銅價會在75%成本線4400美元以上遇到支持,國內相對應的價格在35000元,銅價下行空間在10%以內,國外疫情發展和礦山減產情況是關注焦點。

一、 經濟週期表現最弱,衰退階段亂象叢生

銅是經濟的晴雨表,素有銅博士之稱,銅價走勢強弱就是經濟強弱的體現。2016-2018年的上行週期中,全球GDP增幅最高也只有3.9%,是1980年以來所有上行週期中表現最差的。2018年下半年以來銅市和經濟進入下行週期,中美貿易戰、全球疫情大流行、石油價格戰、股市暴跌輪番上演,這麼多的黑天鵝出現在一個下行週期裡是歷史上少見的,無疑使本來就不強的經濟受到的打擊更大。中國成功防治疫情的代價是經濟的暫時停滯,雖然中國已經從防治疫情過渡到復工復產,但到目前經濟還未能恢復到正常水平。此時疫情在國際上大流行,歐美國家紛紛陷入衰退,對中國經濟的恢復無疑又是拖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是銅價大幅下挫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 疫情對消費影響大於生產,基本面轉為嚴重過剩

春節以來國內銅庫存大幅增加,上期所庫存增加22.5萬噸達到38萬噸,接近於2016年3月8日創立的歷史高點39.47萬噸,保稅區庫存增加3萬噸達到33.2萬噸,中國庫存達到72.67萬噸,一個多月增加了25萬噸。LME庫存在近期也開始增加,本週二、週三兩天增加5.34萬噸,達到23.3萬噸,庫存在歐美深受疫情影響時開始大幅增加,這無疑令人與國外的經濟和消費結合起來。目前三大交易所和保稅庫銅達到92.34萬噸,增加幅度之快令人對消費深感擔憂。

分析來看,庫存上升的直接原因就是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停工、停產、停運的影響開始顯現,更重要的是,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影響遠遠大於消費。以中國為例, 在防治期間中國的消費受到的影響巨大,據SMM數據,2 月銅材企業平均開工率為28.95%,同比下滑19.80 個百分點,預計3月份達到57.96,但仍會下降20%,前3個月銅材的開工率同比回落17%。國內冶煉產量也遇到影響,但影響有限,隨著運輸和化肥廠復工,冶煉廠減產壓力減少,據SMM的數據,2020 年2 月SMM 中國電解銅產量為68.31 萬噸,同比減少5.07%,預計3 月國內電解銅產量將會回升至71.55萬噸,同比降幅2.54%,前3個月電解銅累計產量為212.45萬噸,同比下降3.73%。由此可見,疫情對消費上的影響在15%以上,而產量影響不足5%,國內供過於求嚴重。


隨著疫情對國外形成衝擊,國外的消費也會回落,最新消息,歐洲各大汽車製造商停產的整車工廠已接近50座,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同意全面減產應對疫情。國外消費下降不僅對國外銅的需求產生影響,還會對中國這個大加工廠的需求形成打壓,全球銅消費大幅下降使銅的基本面走向明顯的過剩。


三、疫情發展是焦點 等待75%成本線再次發揮作用

近期金融和商品市場暴跌,焦點在於國外疫情發展成大流行。國外疫情難以受控,生活難以正常進行,人民對國家失去信心,這些是市場大跌的直接原因,因此主要國家是否能正視疫情,出臺有效的防治政策成為市場能否止跌的關鍵。

另外,銅價下跌後,礦山和冶煉廠的壓力會增加,本週秘魯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大多數位於秘魯的礦商正在減少運營活動,這些礦商包括 Newmont、 Freeport-McMoRan 、Anglo American等。周初智利銅生產商Antofagasta公司也曾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前景惡化,該公司可能控制2020年支出計劃。歷史上看,經濟的下行週期銅價會測試90%成本線,但如果出現經濟衰退,銅價會打到75%的成本線,這時銅礦和冶煉廠將會減產,因為銅的剛性很強,75%的成本線會給銅價提供很好的支持。

目前銅價已經下破90%成本線 5250美元,75%的成本線在4400美元附近,離目前的價格下行空間只有10%,國內相對應的價格在35000元附近,因此我們傾向於銅價已經接近底部區間,疫情防控和上游減產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