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知識科普!不要再被名字給騙了

1.大紅袍不是紅茶,鐵觀音不是綠茶

著名的大紅袍和鐵觀音,其實都屬於烏龍茶。烏龍茶(oolon tea),亦稱青茶,屬於半發酵茶,品種較多,

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製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

2.普洱茶不是紅茶,而是黑茶

普洱茶是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由漢族茶農採用特定工藝、經後發酵加工形成的

散茶和緊壓茶。普洱茶的加工工序更加接近黑茶種類的評定,因此,一般將普洱茶歸為六大茶類中的黑茶類。

判斷黑茶最重要的一個標準是,“後發酵”即是將己製成的曬青茶,在符合條件的倉庫中渥堆,灑水,在一

定溫度條件下使之發酵,加速茶葉的後熟作用。

3.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綠茶

安吉白茶是一種漢族名茶,產自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這裡山川雋秀,綠水長流,是中國著名的竹子之鄉。

安吉白茶,是用綠茶加工工藝製成,屬綠茶類,其白色,是因為其加工原料採自一種嫩葉全為白色的茶樹。

區分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最大的區別是:安吉白茶是幹茶綠色,葉底白色;而真正的福鼎白茶(白毫銀針)

是幹茶白色,葉底綠色。

4.君山銀針不是白茶,而是黃茶

實際上,君山銀針是黃茶。君山銀針產於湖南嶽陽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其成品茶芽頭

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

雅稱“金鑲玉”。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

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黃葉黃湯是其主要特點。

5.洞庭碧螺春產地不是湖南洞庭湖,而是江蘇洞庭山

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已有1000多年曆史,

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

6.抹茶不是磨碎的綠茶,而是一種特殊工藝的茶粉

抹茶是由漢族人發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綠茶採摘前10-30天進行覆蓋遮陽,

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抹茶更多的用於加工業。

7.black tea 不是黑茶,是紅茶

為什麼紅茶叫black tea呢?一種說法是因為在紅茶加工過程中,茶葉的顏色越來越深,逐漸變成黑色,因此得名

Black(黑)茶。另一種說法,則是因為在17世紀英國從福建進口茶葉時,在廈門收購的武夷紅茶幹茶色濃深,故

被稱為Black(黑)茶。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紅茶的幹茶顏色是黑的,因此稱之為“Black(黑)”,而中國人

相對注重茶湯的顏色,因此稱之為“紅”。

8.烏龍茶就是青茶,它再烏也是青的

烏龍茶是經過殺青、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後製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其製作工藝介乎於綠茶和紅

茶之間,主要產於福建、廣東和臺灣省。其實“青茶”與“烏龍茶”是同一種茶的兩個名字,因其色澤青褐如

鐵,故舊名“青茶”。

9.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是黃茶,而不是綠茶

溈山毛尖和北港毛尖,它們並不是綠茶,而是屬於黃茶一類的。黃茶是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的,由於殺青揉捻後

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黃茶。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這種黃色是製茶過程中

進行悶堆渥黃的結果。

10.雲南月光白不是白茶,是普洱茶

雲南月光白雖然叫白茶,但與名義上的正統福鼎白茶並不相同,它是普洱茶的一種,採用了類似於福鼎白茶的

加工工藝,成品後的月光白口感遊走於生茶和烏龍茶之間,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品種。

11.通常講的六安茶,不是綠茶的六安瓜片,是黑茶

六安茶屬黑茶類,由單片組成,不含芽頭,不帶莖梗,外形如瓜子片。主產自安徽省西部的六安,金寨的山區

地帶。由於戰亂關係,正宗安徽六安茶於1943年已停產。 六安雖然產自安徽,但主要運往廣東銷售。原因是嶺

南一帶醫師處方時,多以六安為藥引。陳年六安,茶性溫和,滋味醇滑丶香氣清爽丶生津止渴,具祛溼解暑之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