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二十年樓市價格謎團之調控一次漲一波的真相

進入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樓市幾乎暫停了一個多月,國際需求疲軟,原油期貨暴跌20%以上,世界經濟形勢看來很不樂觀。

恆大一個網上賣房75折,這兩天又加碼到三級銷售,很多人都擔心樓市會下跌,河南省的駐馬店率先推出公積金貸款20%首付的政策,隨後又收回這項政策,決定仍按原定規定執行。

揭秘二十年樓市價格謎團之調控一次漲一波的真相

海南省下發最新樓市規定,取消預售,實行現房銷售。多少年來,開發商都是在房子蓋到一半,甚至是尚未動工,就開始銷售,加快資金回籠。海南省此舉,無疑成了新年樓市下行預期的一個另類。

海南省1993年房產泡沫破滅,整個樓市十幾年未恢復元氣,也由此喪失了十年的黃金髮展時期,此時頂住樓市下行壓力實行現房銷售新規,有利於擠壓樓市水分,避免樓市泡沫進一步加大。

樓市價格變動的最大因素是什麼呢?就是市場信心,市場堅信能升值,房產肯定升值。市場信心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是買方市場,買房子的人認為房價能穩定能升值,樓市肯定大漲。

第二,是賣方市場,包含開發商、炒房客、名下房產眾多的公司企業和單位,還有個人。賣方的信心受買方市場和己方資金流的影響。

揭秘二十年樓市價格謎團之調控一次漲一波的真相

咱們今天只分析買方市場信心,這麼多年來,樓市一直經歷這越調控價格越高的怪圈,調控一次,價格漲一波,讓很多專家打了臉,也讓分析機構無所適從。

之前我們說過,房產具有不可移動性,又稱不動產。市場需求也只是區域性的需求,可以通過營銷運作造成區域稀缺。比方說,恆大進入某一個地方,價格高出本地其他樓盤很多,銷售情況卻不錯,這就是品牌的區域稀缺。

如今是信息化社會,信息的傳遞瞬息千萬裡,買方的市場信心除了受本地的政策和市場影響,又受到全國整體的房產政策影響。比如說,2017年,設立了雄安新區,除了雄安的房市價格翻倍上漲,也引燃了樓市熱情,各地樓市在2017年和2018價格漲了一大截。

揭秘二十年樓市價格謎團之調控一次漲一波的真相

樓市牽扯到建築、金融、房產、零售等多個行業,主要的調控手段還是老三樣,一是限購,二是稅費(著名的滿五唯一),三是房企融資。經常聽到的房貸利率上升下調、經適房等,所起到的作用不大。

某一地限購,給市場的信息是樓市太火爆了,肯定會帶動其他地區的房價上漲。

央行放開了企業融通政策、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都會直接或間接的降低房企的融資難度,房企有錢了也就有了底氣,不論是上調價格還是加強宣傳,都有了信心。

海南改變預售政策為現房銷售,雖然對於房產企業來說不亞於王炸,直接打擊了房企,降低房企的槓桿,間接提振了買方市場信心。

揭秘二十年樓市價格謎團之調控一次漲一波的真相

如果全國的人民都對未來的形勢不看好,而類似於駐馬店下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只能說是從本地剛需入手,哪怕增加個幾十套簽約,對於房產銷售幫助不大,反而坐實了市場的悲觀情緒。房產未來的增值保值潛力不足,就會影響買方市場的信心。

如果保持當前影響房產的政策半年不變動,成交量必然下滑,保持一年不變動,房企必將哀鴻遍野。

樓市體量太大,保穩定才是唯一出路,樓市上漲,必將進一步傷害實體經濟。樓市如果下跌,就像是被戳破的起泡。

放寬政策不一定是對樓市有益,收嚴政策也不一定是打壓,緊跟買方市場信心,保持政策的張弛有度,才是正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