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粑飄香,甜在心頭

餈粑飄香,甜在心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銀川的火鍋店裡,都少不了一種叫餈粑的小食。煎好的餈粑沾滿黃豆粉和紅糖漿端上來,口口酥脆又甜蜜無比,是菜單裡的必選項。雖然餈粑並不是銀川本地的特色,但多年來早已在這裡落地生根,成為本地人喜愛的一道美食。

餈粑由來的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伍子胥為報父仇投奔了吳國,想從吳國借兵討伐楚國。他來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坐穩了江山,成了吳國的有功之臣。越王勾踐舉兵伐吳時,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當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城內民眾斷食,情況危急。

在此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暗中拆城牆挖地,人們驚奇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制成的磚石。原來,這是伍子胥在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為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來的備荒糧。

人們不禁感嘆道,伍子胥真有先見之明!大家將糯米磚石搬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後來,當地人們每到豐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當年“城磚”一樣的餈粑,以此來紀念伍子胥。               

打餈粑講究“快準穩”

作為土生土長的四川妹子,張薇薇雖已定居銀川多年,但每每聊起老家的餈粑,依然滔滔不絕。過去,逢年過節的餐桌上,紅白喜事的宴席上,最後一道菜必少不了它。對於兒時的張薇薇來說,餈粑雖好吃,卻比不上看著大人們一錘一錘地打餈粑更有趣。

小時候,母親製作餈粑前先將當年的新糯米淘洗乾淨,用桶浸泡一夜。第二天一早,撈起米控幹水分裝入木甑內,用旺火蒸熟,再將熟米飯放入石臼裡打餈粑。幫忙打餈粑的通常是村裡最壯實的青年,他們舉起手腕粗的松木棍杵,呼兒嘿呦地你一錘、我一錘,就能打出最筋道好吃的美食。

“打餈粑很有講究,講究快、準、穩、狠,兩個人對著石臼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來也要快,糯米黏性太強,免得棍子和米粘在一起,準頭要好,兩根棍子此起彼伏,都要打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她說。

母親蹲在地上,不時地翻下米團,配合他們。整個過程將近三十分鐘,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滿身大汗,糯米被打成黏乎乎的一團才算成功。這時候,母親手上沾點清水,趁熱揪出拳頭大的米團,兩面沾上面粉,壓成扁圓形的餅後,再放在一旁晾涼陰乾,不吃的時候放到水中保存。

包出撲鼻香氣

對於張薇薇來說,母親是地道的美食家,在研究餈粑的吃法上,下了不少功夫,包餈粑也是她的拿手好戲。打出來的餈粑筋道、有嚼頭,包出來的餈粑口感軟糯無比,融合了粽葉的香味,口味更加濃郁。

不同於餈粑餅,包餈粑要分別使用黏性強的長糯米和黏性稍差但味道甜膩的圓糯米,按照一定比例配好再浸泡一夜,第二天不用錘子敲打,而是用石磨磨出來。“來銀川后,我試著用家中的攪拌機來研磨,但磨的時候水和米的比例要把握好,水多了會太軟,水少了太乾不好包。”張薇薇說道。

磨好後將糯米放置一天,再將花生米和黃豆用鐵鍋炒熟,磨成細粉作為餡料,就可以開始包了。“小時候家住農村,媽媽將包好的餈粑放在炭火上烤,我最喜歡聽餈粑烤得“嗞嗞”作響的聲音,當兩面都烤得金黃乾脆,燙乎乎地拿在手上,香氣撲鼻,輕輕咬一口,那種感覺太美味了。”

可吃可看的“三大炮”

在老家,餈粑還經常以另一種特殊的售賣形式出現——三大炮。張薇薇回憶,每每趕上最熱鬧的新春廟會,都是“三大炮”大顯身手的時候,人們聞“炮聲”而來,人聲因“炮聲”而鼎沸。這項技藝最需要的,就是人氣。

張薇薇說,三大炮的做法很有意思,煮熟糯米分成三份,做三大炮的小販用力將糯米擊打案板中間放置好的鋼碟,等你聞聲而去,三隻糯米球早已藉助彈力飛向斜靠的竹簸上,粘好了豆麵和芝麻,整個過程會發出“砰砰砰”的三聲響。

“當人們循聲而去的時候,‘三大炮’已經做好了,這時候小販將三坨餈粑撿入盤中,再澆上紅糖汁,遞到食客的手中。這時候的餈粑香甜可口,不膩也不粘牙,小孩子最愛吃,但是外涼內熱,心急最容易燙到嘴。”她笑著說。(記者 閆茜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