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咥在西安——麟遊蕎麥麵


咥在西安——麟遊蕎麥麵

中午下班,吃了碗蕎麥餄餎面。不大不小的店面,座無虛席,生意挺火。看來充滿鄉土味兒的蕎麵餄餎備受崇尚素食的現代人青睞。對於土生土長的我來說,則似故人重逢,更覺親切。只見櫥窗前,廚師掌勺澆湯的動作嫻熟瀟灑。一碗熱氣騰騰的餄餎面很快上桌了,嘗一口,酸辣鮮香。記憶中的滋味經商業化演進已然改變,餄餎面製作工藝也早已今非昔比,但對故鄉蕎麥麵的情愫依然瀰漫在我的心底。

蕎麥算是很有個性的農作物了。從藤本野生蕎麥演化而來,蕎麥卻是直立莖。紅色的杆兒,不蔓不枝,一一向上,葉片兒呈三角形。蕎麥花開或白或粉,星星點點,清清爽爽。蕎麥粒則是三瓣兒黑色皮衣緊緊包裹,稜角分明,去殼後磨麵食用。蕎麥生長期短,對土壤要求不高,種植廣泛。人們用蕎麥粉製成各種風味食品,在家鄉,最具特色的要數蕎麵餄餎、蕎麵棒棒和蕎麵涼粉了。

在所有穀類中蕎麥最有營養,北方地區獨特的風味名吃——餄餎面多用蕎麥麵製成,因營養豐富、口感好,深受人們喜愛。人工壓制餄餎的機器頗為有趣,像一隻笨重的大螞蚱撐開四腿,肚腹是空心的圓柱。人們把這機器叫餄餎床子。將餄餎床子置於沸水鍋上,把和好的麵糰放進底部有圓形網眼的圓柱腔堂裡,槓桿原理,人力壓制成形。一些餄餎床子網眼可更換,能壓出不同粗細的餄餎面。密集集、齊整整的餄餎面躍進沸水裡,用筷子輕輕挑撥舒展,適量時拿筷子在機器底部打斷,下一鍋再繼續。早年的餄餎床子極其笨重,操作起來很吃力,往往母女、婆媳、或夫妻二人合作,甚至三四人參與壓制,那場面拙樸而隆重,喜樂融融,頗有意趣,像是寡淡的鄉村生活裡一場嬉戲。餄餎床子一個村也只有兩三個,鄉鄰約好了輪換著用,原始的互動分享是最質樸的情分。現在的家用機器很輕巧,一人可獨立操作。當然,餐館裡的機器自不用人力,卻又少了幾多趣味。

餄餎面煮熟入碗,澆上調好的鮮湯,放入青菜、油潑辣子、大肉臊子就可以大快朵頤了。所謂煎湯餄餎、酸湯餄餎,湯要沸騰滾燙,吃著入味熱火,醋要出頭,口感酸香醇爽。也有人喜歡炒西紅柿調湯提味。蕎麵餄餎條細勁韌,清香利口,也可幹拌著吃。

蕎麵棒棒也很受人歡迎。年長者把搓棒棒面叫搓蟲蟲,多麼生動的象形表達!蕎麵棒棒用蕎麵和少許麥面製成。將和好的麵糰揉光捂一陣子,搓成條,抹油,切小段,再搓成圓股細條兒。雙手舒展,搓著麵條兒在案板上來回滾動,左右遊移,手勁勻才能搓得又長又細。熟能生巧,技術好的人能一次同時搓好幾根呢。看著自己親手搓的棒棒面細長溜光,會很有成就感。蕎麵棒棒要幹拌吃才過癮。煮熟後加入炒好的時鮮配菜、大肉臊子,愛吃辣椒的人還要加油潑的紅綠剁椒。入口光滑勁道,蕎麵獨有的馨香在舌尖遊走,再喝一碗麵湯,原湯化原食,心裡胃裡一樣舒坦。

多年以前,見過外婆做蕎麵涼粉。製作涼粉,用石磨去蕎麥殼,得蕎珍,加適量水,用手搓成粉,裝入布袋,加水擠壓過濾,煮沸盛入容器,冷卻即可。蕎粉可鏤成細絲,切成條、塊,加調料涼拌,也可加熱食用,叫燒涼粉。蕎麵涼粉色澤淡青,上有蕎麥獨有的小黑點兒,和普通涼粉吃法大致相同,但粉質更勁,有蕎麥香,光滑爽口,有清涼降火之效。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蕎麥最降氣寬腸,故能煉腸胃滓滯,而治濁滯、洩痢、腹痛、上氣之疾。”蕎麥富含維生素、蘆丁類強化血管物質、礦物質營養素、植物纖維素等,食用蕎麵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有裨益。有同事說,吃蕎麵減掉了自己的將軍肚呢。蕎麥還可釀酒,色澤清澈,久飲益於健康。蕎麥皮可做枕芯,蕎麥苗可作蔬菜。原來蕎麥渾身是寶。

廣袤的山嶺原野哺育了勤勞質樸的山裡人,他們的智慧日積月累,創造了一個個生活經典。蕎麵飯食花樣翻新,粗糧細作,給人營養美味。蕎麥枕芯益於安逸睡眠,也是生存智慧。蕎麥土色土香,也算泥土裡長出的別緻詩意。

“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月光皎潔,遍野蕎麥花白如雪,那般意境,你可見過?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過來種蕎麥。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又是蕎麥豐收的季節。(作者:趙玲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