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廣濟三寶:酥糖,卷煎 豆泡

酥糖

廣濟酥糖是湖北名點之一,流傳久遠。廣濟酥糖原名董糖,據考證,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有一位姓董的人,很孝敬母親。有一次,他的母親生了病,咳嗽不已,數日不能進食,他訪問鄰里並經名醫指點,用熟芝麻粉、米糖等調製一種酥糖給母親吃,母親吃後,食慾漸增,病情好轉並恢復健康。這件事很快傳為美談,傳到糕點作坊後,作坊老闆按照董氏配料製成酥糖,上市後深受市民喜愛,稱之為“董糖”,後經多項改進,並加入廣濟桂花,把這種酥糖改成為廣濟地方名點,“董糖”亦更名為“廣濟桂花酥糖”。

廣濟酥糖作為武穴的一種地方食品文化,有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流傳甚廣。在長江沿線也有一些地方生產酥糖,但無論是從生產加工工藝,還是產品配方以及產品口味上,唯獨廣濟酥糖一枝獨秀,獨佔鰲頭。廣濟酥糖作為武穴流傳四百餘年的一個知名品牌,在中華民族食品文化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並被收錄入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民俗志》。

卷煎

武穴有一道老小喜吃的名菜,叫卷煎。這道名菜起源於唐朝初年,當時禪宗四祖道信繼承三祖衣缽,廣濟成為佛教聖地,一時間廟宇林立,梵音繚繞,信徒如雲。據說興盛時有廟宇千座,僧徒千人,高僧法嗣118人。道信帶領僧尼開荒種地,自種自食,除種糧食外,還種黃豆、蔬菜、花生、大蒜、蔥、生薑等。道信帶領僧尼吃素食,就用黃豆浸泡,磨細打豆腐,結豆皮,把豆乾、青菜、花生、大蒜、蔥姜配合在一起,做成菜餡子,再用豆皮包捲成小塊,放進鍋內油煎,就取名叫卷煎。

卷煎的花樣多,有素食卷煎、有豆皮卷煎、麵皮卷煎、菜皮卷煎。卷煎內菜餡子少的有五六種,多的達二、三十樣。菜皮卷煎,選包皮很重要,一般選擇兩種菜葉,一種是芥菜葉子肥厚,象巴掌那麼大,好捲包,不容易破損。一種是青菜白葉子,青菜白葉子油滑,薄而耐破,柔軟,好捲包。先將青菜洗淨切成細末,把豆乾切成細丁兒,花生米炒熟捶成細丁兒,把蔥蒜切成丁兒,再把青菜、豆乾丁兒、花生米、蔥蒜攪拌均勻摻進適量素油炒熟,做餡子,把準備包皮的菜葉子放進開水裡泡一下隨泡隨拿起來,避免泡得過熟愛破,再用菜皮包餡子或豆油皮包餡子。餡子包好後,放進油鍋內煎熟。

做麵皮卷煎,要經過燙麵包皮、包餡和炸熬三道工序。燙麵包皮先把麵粉倒在盆子中,加點鹽,鹽放在水中溶化,倒入粉中,輕和細揉,揉成小麵糰,用雙拳捶來捶去,邊捶邊翻,手足拳打,翻來覆去,揉來揉去,這樣反覆二十幾個回合,達到面光滑不粘手,把麵漿全部抓起,不粘缸,再醒放片刻,就攤皮兒。爐子上放上平鍋或鐵板,揩一遍,燒至平鍋燙手時,用右手抓起一把麵漿,拇指和食指扣住麵漿,同時不停地上下甩動,不使麵漿下落,攤皮時,讓麵漿下垂到鐵板上面,自裡向外轉開成圓形薄皮,再翻過來在平鍋上燙一下,麵皮就成了,如有破洞可再攤一小塊皮子補上。每斤麵粉一般攤皮子五十張左右,菜餡有素餡、黃豆芽豆乾絲粉絲餡的做法,先把黃豆芽和青菜切成細末,用油煽透炒熟,再加鹽和倒入已炒熟的粉絲,加白湯燜滾至菜酥,再放進味精,淋上生粉著成厚芡,出鍋冷卻,即成。包時,餡心放在皮子中間,包成小塊,交口處用手指輕捏就行。卷煎做好了,大油鍋燒至八成熱,將卷煎一個個地擺在鍋內,炸至金黃色,殼硬脆,吃時蘸醬、蘸醋或蘸辣醬油,又辣又酸又鮮,美味潤心頭。

豆泡

豆泡是廣濟的名產,也是廣濟的特產,被稱之為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傳說是四祖司馬道信發明的。那時,梅川縣城店鋪堆滿黃豆,因為太多而銷不出去,道信看到後,幾天眉頭擰成疙瘩。他嘗試把黃豆浸泡,打成豆腐壓幹,就成了豆腐乾,接著用菜油炸炸,就成了泡筋絡狀,於是取名“豆泡”。豆泡滲進青菜、豆腐做成一道菜,味道鮮美,很下飯。他把這種打豆腐、炸豆泡傳給百姓,不但解決當時黃豆多銷不出的難題,更為百姓餐桌上增添了一道美食,這道美食一代一代傳下來。

“豆泡燉豆腐”是一道佳餚,先選擇好土瓦罐,把內外淋洗乾淨,再將豆腐切成小塊和豆泡一道放進瓦罐,澆足水後微火慢慢燉,一般地一兩個小時。揭開罐蓋,裡面豆泡湯還在咕嘟咕嘟響著。“豆泡燉豆腐”要一次把水下足,不能摻水,保持原湯、原汁、原味。這種慢慢燉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互相滲透的過程,罐蓋封得嚴,香味和原汁都燜在罐裡,原汁湯好,營養價值高。豆泡與豆腐燉的時間越久,越酥嫩,味道越鮮香。

在廣濟做豆腐、炸豆泡有著豐富的資源和充足的原料。豆泡是用豆腐乾切成長條形狀或團方形狀,進行加工處理後,用食用油油炸而成。一般用油菜油炸豆泡,炸得透、酥、脆,樂口消,廣濟是油菜之鄉,菜油取之不盡。豆泡有長條狀如手指般精細,這叫雞腳爪豆泡,團方形狀的叫團豆泡。豆泡稱豆腐果,其外觀光滑,內面經過油菜油炸成發泡筋絡狀,用豆泡燉豆腐,成為風靡武穴一道名菜,也是招待親友客人的佳餚。


廣濟三寶:酥糖,卷煎 豆泡


廣濟三寶:酥糖,卷煎 豆泡


廣濟三寶:酥糖,卷煎 豆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