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杯中經典——赤霞珠


杯中經典——赤霞珠

如果你曾飲過可以“解除百般納悶”的解百納,那你一定不會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感到陌生。許多中國消費者都對赤霞珠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濃郁、深邃、迷人而經典……正是當年第一瓶葡萄酒的模樣。2009年,美國推特紅人裡克·巴卡(Rick Bakas)與廣大赤霞珠愛好者共同創立了“國際赤霞珠日”(International Cabernet Sauvignon Day),於是每年8月底的星期四(也有一些酒莊為方便記憶,把30號固定為赤霞珠日) ,愛酒人們又有理由開上一樽好酒,舉杯暢飲了。不過,關於赤霞珠這個品種,你瞭解多少呢?

杯中經典——赤霞珠

圖片來源:www.estournel.com

歷史與起源

1892年,愛國華僑張弼士創辦了張裕葡萄酒(ChangYu),4年後,大批歐洲的優質葡萄藤被引入中國,其中就包括了赤霞珠。當時,這一品種還未擁有合適的中文名,不論是法語“Cabernet Sauvignon”還是它的直譯版本“卡本內·蘇維翁”都太過拗口難記,於是張弼士找來文人墨客,共同商討品種的命名事宜。幾位學者端起盛滿赤霞珠酒液的酒杯細細端倪,只見它色澤赤赭如霞光,自此便有了“赤霞珠”這一惟妙惟肖的中文名。

杯中經典——赤霞珠

雖然19世紀末期時赤霞珠便已在古老的東方嶄露頭角,但它的起源卻僅比19世紀早200年而已,相比其他歐洲品種,實在算不上歷史悠久。據說,17世紀時法國葡萄種植農們誤將品麗珠(Cabernet Franc)與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雜交,培育出了果皮厚實、風味強勁且耐受力強的赤霞珠,但此種說法僅是揣測。1996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葡萄種植與釀造學部門(UC Davis Department of Viticulture and Enology)的卡羅爾·梅雷迪斯博士(Dr. Carole Meredith)及其團隊通過DNA分型證實了赤霞珠的確是由品麗珠和長相思雜交繁育而來。

品種特徵及風味

杯中經典——赤霞珠

圖片來源:Doris Schneider, Julius Kuhn-Institute

赤霞珠的果實小而圓,果皮厚,顏色呈深藍色,怎麼看都是一個生命力頑強的品種。但它也有自己的“脆弱點”——晚熟,這意味著它需要漫長平和的生長季。除此之外,赤霞珠的優點良多,最突出的有兩點:一是對土壤不挑剔,二是抗病性強。赤霞珠在各種土壤條件下都能成活,最適宜它的是礫石土壤,相比黏土及沙土,赤霞珠在礫石土中的成熟度更高。此外,赤霞珠能抵抗大部分病害尤其是灰黴菌(Grey Rot),此種病菌會使葡萄減產,同時汙染葡萄的風味。

杯中經典——赤霞珠

圖片來源:dominusestate.com

用赤霞珠釀酒,很少令人失望,厚實且顏色深的果皮註定了它的酒液單寧含量高、色澤深邃,陳年潛力佳。若不考慮各產區風土條件的影響,單就赤霞珠的風味來說,該品種帶有黑李子、黑醋栗和黑櫻桃等黑色水果風味,未完全成熟時會帶有青椒與薄荷一類的草本植物風味。將赤霞珠酒液置入橡木桶中陳釀後,煙燻、香草、咖啡和雪松等橡木帶來的風味一一呈現,在陳釀數年後還會散發出幹樹葉、皮革和礦物的香氣。

主要產區

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種植量最大的葡萄品種,赤霞珠在各個產酒國的沃土中施展魅力,風格鮮明突出。若是一成不變,它大概也不會如今天這般廣受歡迎了。

1. 法國

在法國,赤霞珠於18世紀時便開始風靡波爾多地區,口碑極好。真正將赤霞珠推上頂級佳釀“神壇”的要屬波爾多左岸,該地擁有貧瘠的礫石土壤與溫暖的海洋性氣候,無疑將赤霞珠對於生長環境的偏好“一網打盡”。品質上乘的赤霞珠在

梅多克(Dedoc)及格拉夫(Graves)地區的列級名莊裡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享譽世界的一級莊如拉圖城堡(Chateau Latour)和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均以大面積種植赤霞珠而著稱。

杯中經典——赤霞珠

(圖片來源:www.chateau-mouton-rothschild.com)

赤霞珠是當之無愧的左岸主角,但在年份差異較大的波爾多,赤霞珠總是與其他葡萄混釀。果肉豐富、果香濃郁而又早熟的梅洛(Merlot)和口感強勁的赤霞珠是天作之合;味而多(Petit Verdot)能為赤霞珠增加特別的香料風味;品麗珠則能在某種程度上使赤霞珠倍增芬芳。

離開了波爾多,赤霞珠在法國西南部常與當地葡萄品種進行混釀,以獲得風格更為國際化且更具結構感的葡萄酒。在朗格多克-露喜龍(Languedoc-Roussillon)地區,由於表現不夠亮眼,赤霞珠有些沉默低調。在法國南部的其他地區,赤霞珠與西拉(Syrah)及其他羅納河谷(Rhone Valley)的葡萄品種混釀表現較成功,但產量較少。

2. 意大利

意大利的皮埃蒙特(Piedmont)地區最早於19世紀20年代引進赤霞珠,隨後由此地開始向南擴張。在意大利談赤霞珠自然而然會與超級托斯卡納葡萄酒(Super Tuscan)聯繫到一塊,這類葡萄酒打破了經典基安帝(Chianti Classico)產區的法規,使用赤霞珠等國際性葡萄品種釀製葡萄酒,或與意大利本土品種桑嬌維塞(Sangiovese)一起混釀。安東尼世家(Marchesi Antinori)是締造首款超級托斯卡納葡萄酒的先行者,其出產的天娜(Tignanello)與索拉雅(Solaia)都是如今“超託”的典範。

杯中經典——赤霞珠

超級托斯卡納的典範——索拉雅紅葡萄酒(圖片來源:www.antinori.it)

在“超託”誕生之前,赤霞珠在經典基安帝產區被刻畫得如“外來入侵者”一般,相比之下,皮埃蒙特的另一些產區就沒有那麼排外了。朗格(Langhe)和蒙費拉託(Monferrato)地區分別位於皮埃蒙特的西南部和東部,這兩個地區的法定產區葡萄酒(DOC)均可使用赤霞珠與當地品種內比奧羅(Nebbiolo)以及巴貝拉(Barbera)進行混釀。由於赤霞珠和內比奧羅的單寧含量高,加之巴貝拉的高酸度,這類混釀葡萄酒往往會在橡木桶中熟化以柔化單寧和酸度。

在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Lombardy)、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和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Friuli-Venezia Giulia)產區,赤霞珠常與梅洛一起釀造波爾多風格的葡萄酒。在威尼託(Veneto)產區和意大利南部,赤霞珠則多與當地品種一起混釀,為酒液增添架構感。

3. 美國

加州納帕谷(Napa Valley)是赤霞珠在美國的最大種植地。在這裡,赤霞珠是釀製膜拜酒(Cult Wine)的重要葡萄品種,這些酒產量精小、品質出眾,曾獲得許多酒評家的滿分讚譽,與波爾多佳釀相比毫不遜色。生產膜拜酒的傑出代表有嘯鷹酒莊(Screaming Eagle)、哈蘭酒莊(Harlan Estate)和賽奎農酒莊(Sine Qua Non)等。

杯中經典——赤霞珠

嘯鷹酒莊被譽為“美國膜拜酒之王”(圖片來源:www.screamingeagle.com)

納帕谷還有許多以赤霞珠為主釀製的波爾多風格葡萄酒。在上世紀80年代,這類酒頗受青睞,但酒商們苦於宣傳無門,亟需一個有辨識度的名稱來進行推廣與銷售。於是他們舉辦了一場酒名徵集比賽,從6,000多個參賽作品選出了立意最佳的一個——梅里蒂奇(Meritage)。“Meritage”的發音與英文單詞“heritage(傳承)”相似,體現了波爾多混釀悠久的歷史。開頭變化的部分則借英文單詞“merit(優點)”之意反映了納帕谷葡萄果實的優異品質。

杯中經典——赤霞珠

位於納帕谷的作品一號酒莊出產的波爾多風格混釀葡萄酒(圖片來源:opusonewinery.com)

加州之外,赤霞珠在華盛頓州(Washinton)、亞利桑那州(Arizona)和德克薩斯州(Texas)亦有著十分不錯的表現。但在氣候潮溼涼爽的俄勒岡州(Oregon),赤霞珠往往難以完全成熟,因此少有種植。

4. 澳大利亞

據稱,奔富酒莊(Penfolds)卡琳娜園(Kalimna Vineyard)的42地塊內種植著現今世界上樹齡最老的赤霞珠,這批葡萄樹栽種於1886年,用其果實釀成的酒產量極低,是奔富酒莊最具價值的酒款之一,售價極其高昂。

杯中經典——赤霞珠

卡琳娜園出產的赤霞珠葡萄酒在奔富酒莊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圖片來源:www.penfolds.com)

上世紀60年代時,赤霞珠在澳大利亞還是無名小卒,如今已一躍成為繼設拉子(Shiraz)和霞多麗(Chardonnay)之後的第三大葡萄品種。赤霞珠自如地在澳大利亞的各個氣候帶繁衍,但真正成就其佳名的是庫納瓦拉(Coonawarra)和瑪格利特河(Margaret River)這兩個產區。庫納瓦拉最早的一批赤霞珠樹苗種植於1893年,這裡氣候溫暖,廣泛分佈著養分高且排水性佳的紅土,赤霞珠在這裡可以輕鬆成熟。瑪格利特河擁有溫和的地中海氣候,晝夜溫差大,在乾燥的年份氣候與波爾多頗為相似,出產的赤霞珠具有極佳的深度和成熟度,果酸優於澳大利亞其它產區。

杯中經典——赤霞珠

產自庫納瓦拉產區的紅韻特級珍藏赤霞珠紅葡萄酒

赤霞珠在澳大利亞的一大特色還在於其獨特的風味標誌,譬如邁拉侖維爾(McLaren Vale)的白堊土賦予其巧克力風味;巴羅薩谷(Barossa Valley)的炎熱氣候賦予其濃郁的黑莓香氣。總而言之,品鑑澳大利亞的赤霞珠葡萄酒樂趣十足。

除上述四大產區外,赤霞珠在西班牙、智利、新西蘭、南非和中國等地均有不錯的表現,這些產區的赤霞珠葡萄酒風格不盡相同,值得各位愛好者去探索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