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智庫看疫情」張燕玲:後疫情時期,中國的經濟信心從何而來

本文大概2500字,讀完共需

3分鐘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與中國網合作推出“智庫看疫情”專欄,組織多位智庫專家為疫情防控工作及後疫情時期影響建言獻策。本文為專欄第6篇文章,作者張燕玲系中國銀行前副行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原標題為《堅定信心,重點突破恢復經濟增長》。

要點摘要

1.最可怕的衝擊是對信心的衝擊。如果信心衝擊導致商業信心和消費信心下降,會直接影響到消費信貸和投資,還會導致風險溢價。風險溢價上升還會影響到資本的淨流入與淨流出。

2.各行各業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別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行業。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抓緊恢復生產營業,增加經濟韌性,方便居民生活。

3.疫情防控能力評估較高的地區保證生產,提供充足的商品才是對武漢等嚴重區域最大的支持。靜止休克不能再繼續,恢復社會經濟正常運轉刻不容緩。

4.下一步關鍵看執行力。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有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就能共渡難關,就能戰勝疫情並奪得三大戰役的勝利。

「智库看疫情」张燕玲:后疫情时期,中国的经济信心从何而来

張燕玲

國際上研究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一般是從衝擊的三個方面來評估:對需求的衝擊、對供給的衝擊和對信心的衝擊。三種衝擊在經濟體系中不同部門的傳導會產生合力影響GDP的增長。

從需求方面看,餐飲、旅遊、娛樂、影視是直接衝擊對象,與其有關的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受到間接衝擊;從供給方面看,生產商、供應商由於物流成本增加或物流受阻,使產品積壓或造成損失。物流的成本增加使供給商的收益直接下降。最可怕的衝擊是對信心的衝擊。如果信心衝擊導致商業信心和消費信心下降,會直接影響到消費信貸和投資,還會導致風險溢價。風險溢價上升還會影響到資本的淨流入與淨流出。

避免衝擊信心與疫情防控同樣重要。今年是三大攻堅戰役的收官之年,疫情又帶來更大的挑戰。我們只有在維護、保證信心的前提下,才能群策群力、突破困境,轉危為機。

01 信心從何而來?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個多月內連續四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對疫情防控作出全面、及時部署。針對疫情防控工作進展,習總書記不斷作出口頭指示和重要批示,給予具體指導並決定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李克強總理於2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1月1日起對與防控疫情相關的醫療、交通、郵政企業加大免稅和貸款力度。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

財政部不但給予多項稅收減免優惠政策還給予重點保障企業貸款財政貼息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不但快速發放優惠利率貸款還要求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取消反擔保要求,擴大擔保規模,將放大倍數逐步提高至10倍。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高速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操作指南。從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

2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同英國首相約翰遜通話時強調,疫情發生以來,中方舉全國之力,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經過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措施正在取得明顯成效。

黨和民眾的信心是戰勝疫情、完成三大攻堅的保證。信心要體現在執行力上。國資委帶了一個好頭,首先宣佈年初制定的生產經營目標和改革任務不會改變。國資委監督管理的2萬餘戶生產型企業開工率超過80%,石油石化、通訊電網、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開工率超過50%,有的已達到100%。我所在的中國建材集團所屬1373家法人企業已全部開工,1月份雖受春節影響,營業收入仍然與同期持平。國資委的表態對全國信心的增加是最大利好。

02 如何攻堅克難,提振信心?

首先,地方各級政府是提振信心的主要傳導樞紐。要將中央精神落實到位,政府首先要有信心,措施得當,勇於承擔風險。各行各業承擔的發展經濟的任務和自身條件不相同,要權衡的因素千差萬別,不能用同一標準,一票否決。政府要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更多有利條件,而不要增加各種繁瑣審批、備案。個別企業發生一兩例確診也應予以容忍,不能簡單關停,一封了之。讓企業承諾保證一個不發病,讓返崗人員提供健康證明,這是“懶政”行為。以此類推,如果企業也懶政,那就不開工、減薪酬、裁員、甚至關閉,坐吃山空。錯失良機,丟掉市場。然後都找國家要支持,那才是最不能容忍的。“懶政”做法只會減少信心,相信企業自己監控會更加嚴格,企業也會更有信心。

其次,各行各業研究對策減少損失,增加人們對後期經濟韌性的信心。各行各業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別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行業。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抓緊恢復生產營業,增加經濟韌性,方便居民生活。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一時暫不能恢復營業的企業,也要研究對策,減少經濟損失,同時儘量幫助員工渡過困難時期。如對員工進行在線培訓,介紹到其他開工企業的崗位上過渡一段,或者企業暫時經營其他社會急需的行業等。儘量減少隱形失業人口。在這方面需要金融業關注並給予支持,現在企業恢復生產最大的障礙是現金流的不足。央行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各家金融機構也都在認真執行中。

再次,保證物流配送,防止消費者失去信心而搶購囤積。道路封閉影響的物流對於新冠戰“疫”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只會造成更大的需求衝擊和供給衝擊。要保證民生的物流配送更暢通。現在的城市和農村,物流配送都是不可缺的。如果物流不暢,使消費者失去信心而搶購囤積,有多少物資都不能滿足需要。

最後,對疫情情況進行評估區分,有條件地區復工復產保障信心。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全世界的稱讚。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下,採取嚴防死守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宅在家裡就是對國家的貢獻。但目前必須區分疫情重災區和輕災區,其工作重點是不一樣的。疫情防控能力評估較高的地區保證生產,提供充足的商品才是對武漢等嚴重區域最大的支持。靜止休克不能再繼續,恢復社會經濟正常運轉刻不容緩。

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力已經展現無疑,給全世界做出良好的榜樣。下一步關鍵看執行力。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有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就能共渡難關,就能戰勝疫情並奪得三大戰役的勝利。

(採訪整理:楊雲濤;審校:楊清清)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