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2020年,意外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一年之初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令人猝不及防。春節過後,A股在疫情中開盤,第一天以3188只個股跌停打破歷史紀錄。但生物醫藥類股票卻“萬綠從中一點紅”,受到投資人的格外關注。


近年來,生物醫藥企業紛紛在全球各大交易所尋求上市,其中以A股科創板、港交所以及納斯達克為主要陣地。2020年來年以來,這3大陣地的生物醫藥企業又有著怎樣的表現呢?


科創板第5套標準搶手:2家企業遞交招股書,2家企業完成上市


2019年6月,科創板正式開板,強勢支持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其中第5套上市標準被外界視為專門給生物醫藥企業設計的。2019年共有18家生物醫藥企業登陸A股市場,其中14家企業選擇科創板上市 。2019年12月31日,澤璟製藥的科創板審核動態變更為註冊生效,為2019年科創板的審核工作畫上完美的句號 。 另據上交所網站信息,截止2月20日,共有11家生物醫藥企業的IPO進程處於推進狀態,其中8家企業在2020年更新狀態,包括有2家企業提交上市申請,2家企業因更新財務報告的時限緣故狀態變更為中止,1家企業完成上市,1家企業提交註冊。

2020年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狀態表(截至2020/2/20)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來源:上交所網站 值得一提的是,新提交招股書的康希諾生物、仁會生物以及完成 IPO上市的澤璟製藥、百奧泰均以科創板第5套標準進行上市申請。


康希諾:國產疫苗新貴


康希諾於2019年3月28日登陸港交所,是赴港上市的第7家未盈利公司,也是首個未盈利的疫苗股。上市首日高開38.6%,截至2月20日漲幅70%以上。


2020年1月22日,康希諾向科創板首次遞交招股書。因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金額為3.05億元,未實現盈利,康希諾選擇以科創板第5套上市標準上市。本次計劃發行不超過2480萬股,擬募集資金10億元。一旦成功上市將成為新一隻“A+H”股。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康希諾產品管線


根據招股書披露,康希諾主要從事疫苗的研發和生產,產品主要包括腦膜炎球菌病疫苗、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以及肺炎球菌疫苗疫苗等。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疫情當下,康希諾受天津政府委託,已加緊開展新冠病毒疫苗與檢測試劑研發工作,主要承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臨床前評價研發任務,開展快速滿足應急的多種疫苗技術的評價,研發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關鍵技術。


仁會生物:糖尿病領域的創新藥企

2月14日,上交所受理仁會生物的科創板上市申請。作為一家曾經掛牌新三板的創新藥企業,仁會生物對A股市場並不陌生。據招股書(申報稿)披露,仁會生物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 5744.05 萬股,擬募集資金30億元。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仁會生物產品管線


從產品管線來看,該公司主要產品及在研產品均為自主研發的原創新藥,形成了以內分泌、心血管及腫瘤三大領域的多維度研發管線佈局。 仁會生物目前唯一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是誼生泰(貝那魯肽注射液)的銷售收入。招股書稱,誼生泰是國內糖尿病領域的第1個創新藥,也是全球首個且唯一的全人源 GLP-1 類藥物獲批上市,打破了國外大型藥企對 GLP-1 領域內創新藥的壟斷。2017 年 2 月正式在國內上市銷售,截止2019 年 1-9 月業務收入共計8147萬元。 但仁會生物在招股書中進一步披露,誼生泰的銷售金額至今尚未能覆蓋其銷售費用,並且其他產品尚處於研發階段,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相對較大,截止目前公司仍處於未盈利狀態。自此,仁會生物選擇以第5套上市標準作為科創板闖關路徑。


百奧泰:生物藥賽道實力干將

2月21日,百奧泰作為第二家未盈利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受疫情影響,無法在交易所敲鐘,百奧泰在公司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敲鐘儀式”慶賀上市。發行價格32.76元/股,當日開盤價60.00元,盤中一度摸高至78.00元,當天收盤價為60.20元(+83.76%)。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百奧泰成立於2003年,目前已有1款生物類似藥產品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1款創新藥產品巴替非班申請上市,另有3款產品處於III期階段,1款產品處於II期階段,4款產品處於I期階段。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百奧泰針對“全球銷售額前十”生物製品的生物類似藥研發進程:

  • 阿達木單抗(格樂立):2019年11月6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成年中重度活動性類風溼關節炎(RA)、成人重度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AS)、成人中重度慢性斑塊狀銀屑病等疾病,是我國首個獲批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該藥物於2020年1月7日正式上市,定價為1160元/支(40mg/0.8ml),目前已在全國多個省市啟動商業化銷售。
  • 貝伐珠單抗(BAT1706):用於治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目前處於臨床III期,預計2020年申報上市。其原研藥品羅氏的安維汀®2019年銷售額達70.73億瑞士法郎。與同類產品競爭者相比,研發進程靠前。
  • 託珠單抗(BAT1806):根據羅氏的雅美羅®研發的託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目前正在開展臨床III期試驗,其適應症為類風溼性關節炎,預計2021年申報上市。


除了生物類似藥業務,百奧泰的創新藥產品也在衝刺發力。據招股書披露,其自主開發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體拮抗劑巴替非班已完成III期臨床研究並已提交NDA申請 ,預計將在2020年獲批上市。百奧泰的抗 HER2 單抗偶聯藥物BAT8001,目前已進入III期臨床,預計將在2021年完成臨床研究總結報告並申報中國NDA。


港交所當打之年 :3家企業遞交招股書,1家企業欲延緩進程


2018年4月底,港交所出臺新政,允許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據《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報告稱,2019年共有8家未盈利的中國創新藥企業在港交所完成IPO ,累計募集資金達23億美元,幾乎是同期歐洲生物技術公司IPO籌集資金達10倍。 據港交所網站信息披露,截止2月20日,共有5家生物醫藥企業的IPO進程處於推進狀態,其中有3家企業提交上市申請,2家企業保持更新狀態。


諾誠健華:因疫情推遲在港投資者會議


諾誠健華2019年10月17日首次遞交招股書,2020年最新狀態為處理中。據彭博社報道,由於疫情緣故,諾誠健華推遲了投資人評估需求會議。根據此前港交所上市所需時間及疫情影響預計,諾誠健華或將於2020年第1季度末或第2季度上市。 作為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諾誠健華主要聚焦自身免疫疾病和腫瘤疾病兩個領域。縱觀其產品管線,在成立不到4年的時間裡,諾誠健華研發團隊發現並開發了5種小分子抑制劑候選藥物,包括BTK抑制劑奧布替尼、泛-FGFR抑制劑ICP-192、FGFR4抑制劑ICP-105、泛TRK抑制劑ICP-723和TYK2抑制劑ICP-330。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諾誠健華產品管線


奧布替尼是諾誠健華進展最快的項目,共開發10種適應症,復發難治CLL/SLL和復發難治套細胞淋巴瘤處於II期階段。儘管奧布替尼是該公司研發進展最快的藥物,但面臨的市場競爭對手也很多,包括強生的依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以及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


海普瑞:全球最大肝素API供應商,募資金額未確定 2020年2月3日,海普瑞遞交招股書申請在港交所上市,高盛及摩根士丹利為其聯席保薦人。


成立於1998年的海普瑞以肝素原料藥業務起家,2010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2014年收購SPL進一步完善和強化肝素原料藥領域佈局,2018年海收購多普樂(天道母公司),向產業鏈下游肝素製劑延伸,打通肝素全產業鏈。近年來,海普瑞開始佈局CDMO、創新藥等生物醫藥業務。目前佈局領域主要集中在心血管、NASH和腫瘤,大部分品種為first-in-class,多個品種II期臨床數據優異。未來海普瑞將通過國內開發商業化權益、品種全球權益投資收益、優先/獨家供應原料藥等方式收穫新藥上市紅利。截止2020年2月21日,海普瑞的市值為 321.65億元。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海普瑞產品管線


據招股書披露,海普瑞在2018年出口肝素原料藥約8萬億單位,約佔全球市場份額40.7%,成為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藥供應商。此外,按2018年全球銷售額計,海普瑞成為全球第4大依諾肝素鈉API生產商及銷售商,以及中國依諾肝素鈉API市場的第2大供應商。 依諾肝素鈉是臨床治療靜脈血栓栓塞和肺栓塞的“金標準”,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 2019 新型冠狀病毒指南建議,選擇低分子肝素或肝素製劑可作為預防併發症的措施,減少肺靜脈栓塞的發生率。得知此建議後的海普瑞向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捐贈了一批依諾肝素鈉API,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併發症。


開拓藥業:新三板退市後赴港,前列腺癌新藥受關注


2019年12月31日,開拓藥業遞表港交所,華泰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2016年12月12日,開拓藥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2018年6月21日摘牌,除牌前市值約為20.38億元。 開拓藥業成立於2009年,主要聚焦在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肝癌等領域,佈局癌症免疫治療,專注開發“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創新藥物及產業化平臺。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開拓藥業產品管線


據招股書披露,開拓藥業現有5個在研藥物,其中4個處於臨床試驗階段,1個尚未獲得臨床試驗批件。其中備受關注的是新一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普克魯胺。目前該藥物正在中國進行針對轉移性去勢抵抗前列腺癌的III期臨床試驗,計劃於2020年提交NDA。此外該藥物還正在中國、美國進行針對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適應症的臨床研究。 此外,開拓藥業的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福瑞他恩已於2018年獲得中國和美國的臨床批件。目前正在中國進行針對雄激素性脫髮的II期臨床試驗,此外該藥還正在美國雄激素性脫髮患者中開展I期臨床試驗。 除了上述5款已經處於臨床階段的在研產品外,開拓藥業還有3款處於臨床前研究的產品:擬用於前列腺癌及AR相關疾病治療的AR降級藥;擬用於血癌治療的c-Myc抑制劑,由開拓藥業於2019年1月從北京大學引進;以及擬用於多種癌症治療的IDO抑制劑。


康方生物:再遞招股書,雙抗賽道頭部玩家


2019年12月3日,康方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兩天後因其材料準備不足遭到退回。2020年2月3日,康方生物再次提交了招股書,繼續在港交所IPO,預計募集資金5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披露,康方生物成立於2012年3月,是一家聚焦於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領域的新藥開發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該公司目前已建立了超過30個抗體新藥的產品線,涉及PD-1、CD47、CD73、TIGIT、IL12/23、IL17、IL4R等熱門靶點,其中10個品種處於國內及國際臨床試驗階段。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康方生物產品管線


據招股書所披露的產品管線顯示,康方生物臨床進展最快的項目是AK104和AK105。AK104是一種靶向PD-1和CTLA-4的雙特異性抗體。截止招股書遞交時間,AK104在中國處於II期臨床試驗中,預計最早於2021年下半年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目前PD-(L)1/CTLA-4雙抗進入臨床試驗的僅康方生物、康寧傑瑞以及信達生物3家企業,一旦搶先獲批上市將具有先發優勢。AK105(Penpulimab)是一種抗PD-1單克隆抗體藥物,目前處於III期臨床階段,預計2020年年中提交上市申請。


據招股書披露,康方生物此次IPO募集資金5億美元,75%用於產品研發及商業化,其中30%將用於AK104的後續臨床試驗及商業化,20%將用於AK105的後續臨床試驗及商業化。截止目前,康方生物仍處於虧損的狀態,錢還能“燒”多久,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事情。


現代中藥集團:中藥企業赴港,大部分收益來自非處方藥


2月20日,主要生產中成藥的企業現代中藥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募集資金1億港元,中投證券擔任其獨家保薦人。 現代中藥的中成藥品種主要包括補腎填精丸、氣血雙補丸、山玫膠囊、金匱腎氣丸、心安膠囊、加味逍遙丸及護肝片等59種,2017財年、2018財年及2019年前9個月的營收依次為 4800萬元、9830萬元及8270萬元。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現代中藥財務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中藥在招股書風險提示部分指出,公司大部分收益來自東北(黑龍江、吉林以及遼寧)及2種非處方藥(補腎填精丸、氣血雙補丸),嚴重依賴分銷商售出及分銷產品。截止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共有35名營銷人員負責78位分銷商的銷售及協調,其中湖北省的分銷商有8位。鑑於目前疫情的發展情況,該公司主打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納斯達克:1家企業完成上市,尚無企業提交上市申請


自2004年以來,僅5家內地的生物醫藥公司成功在美上市。2020年1月17日,天境生物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成為近2年來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


天境生物:棄港赴美,引進+自研模式吸睛


天境生物原定計劃將赴港上市,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選擇赴美IPO,成為2020年國內首個赴美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IPO前夕,該公司獲得了美股市場給出的8億美元高估值。此外,該公司上市當日開盤價14美元,交易首日最高漲幅達12.8%,募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股票。資本市場的熱情也暗示著對天境生物未來長期價值的認可。

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3家完成上市!生物醫藥IPO開年表現穩定​

天境生物產品管線


與其他創新藥企業按照項目或者適應症區分產品管線有所不同,天境生物將產品管線分為“中國資產(China Portfolio)”和“全球資產(Global Portfolio)”。其中“中國資產”主要是靠license in,包括CD38、IL-6、IL-7,B7-H3、C5aR1等靶點藥物的大中華區的權益,其合作伙伴包括MorphoSys,MacroGenics,Genexine,輝凌藥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而“全球資產”主要是自主研發,包括CD47、CD73、GM-CSF、CXCL13等靶點藥物。 目前,天境生物進展最快的項目是一種分化的CD38抗體TJ202,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此外,另一款進展較快的產品是基於Fc的長效生長激素(rhGH)TJ101,該公司計劃2020年在中國提交III期註冊臨床試驗的IND申請 天境生物創始人臧敬五在接受美國媒體 Capital Watch採訪時透露,“之所以棄港赴美是因為在納斯達克上市對公司更有意義,美國投資者更有能力來評估我們的創新項目。”他還補充道:當公司主導資產在中國接近商業化時,可能會考慮在香港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