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IPO,外媒如何看待其首日表現?

本週一,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在香港上市交易。一家中國企業,上市地點在香港,看起來和美國沒有直接關係;但因為未上市前小米就有了千億美元估值,所以外媒和境外資本一直對其保持高度關注,所有美國知名媒體都對小米上市予以全程追蹤和報道,並給出自己的評價。下面我們看一看,對這樁 2018 年以來最引人矚目的 IPO,它們都有什麼看法。

小米 IPO,外媒如何看待其首日表現?

圖片來自 Tech Crunch

Fortune(《財富》)強調:小米上市首日股價大跌,給同行和港交所帶來負面影響。

小米公司的首次公開亮相,即遭遇股價下跌,跌幅一度逼近 6%。市值近五百億美元的小米,雖然是全球市值第三的做移動設備的上市公司,但這與其去年吹捧的一千億美元估值相去甚遠。小米此次“跌跟頭”,可能會對今年熱衷於籌集資金的中國科技公司,從美圖點評到騰訊音樂,都產生負面效應。

同時這對港交所來說也令人失望。(今年 4 月,香港剛剛做出 25 年以來意義最為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此上市。作為新規出臺後第一家上市的公司,小米的首日大跌給改革帶來了冷空氣。)

CNBC :小米定價太貴,和中美貿易戰關係不大

對於一些分析師來說,小米的首次亮相表現不佳,並不讓人意外。

“這個股票的估值倍數非常高,已經大大高於其全球同行。儘管小米仍然能講非常好的故事,但我認為市場處於這麼個階段,就是:你必須先於市場,自己證明自己值得一個好價,“BOCOM International 研究部主管告訴 CNBC。

而 GEO Securities 首席執行官拿小米和蘋果的 PE (price-to-earnings,市盈率)倍數做了對比,然後總結道:“不管你怎麼看,反正對我來說,小米太貴了。”並且他認為:中美貿易戰在短期內對小米並非一個大問題,因為小米在美國沒開展太多業務。

Kingston Financial 的研究員說:“說實話,小米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它就是一家硬件公司。這是問題所在。”此評論的背景是:週一亮相時,雷軍仍然將小米描述為“互聯網公司”。

小米 IPO,外媒如何看待其首日表現?

CNN 報道:外部宏觀環境惡劣,投資人對小米盈利能力持疑

該公司的首次 IPO,背景是美國和中國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衝突,使全球市場陷入困境之際。香港和上海的股市遭到重創。週一之前,香港基準指數較6月初下跌超過10%。雷軍在港交所的講話也談到這一點:“在中美貿易關係的關鍵時刻,全球資本市場都在劇變。雖然宏觀經濟條件很不理想,但我們相信,一家偉大的公司仍然可以迎接挑戰並脫穎而出。”

小米本身,則面臨著分析師對其未來增加利潤率的能力的質疑,因為大部分智能手機銷售,都屬於低端市場(這也是為什麼小米更想稱自己為“互聯網公司”)。小米認為:它應該獲得比其他硬件製造商更高的估值,因為它有做互聯網服務,比如音樂和視頻流媒體應用等。

彭博社:相比較搞人工智能和雲計算,把手機賣到海外市場更有可行性

雖然市場波動劇烈,小米已經籌集了數十億資金,用於實現雷軍將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相融合的願景,並且將自己置於阿里巴巴和百度的競爭對手位置。這和之前雷軍向員工發的內部信的描述,已經相距甚遠了啊。

將手機銷售到海外發達市場可能是一個更現實的目標,因為小米愈加好評的信譽,在於提供價格合理但可靠的設備,而不是建立一個成熟的互聯網內容和服務部門。分析師也表達了對小米銷售增速的擔心,“這真的取決於增長速度——也是現在懸而未決的問題”,MCM Partners的高級分析師告訴彭博, “如果他們能夠維持高增速,那將會從收入組合中帶來利潤擴張。”

曾在中國媒體上與史蒂夫·喬布斯進行比較的雷軍,已經又開始對蘋果進行抨擊(指三月份雷軍說:我們就是想證明,我們很多功能比 iPhone X 做得好)。週一,這位億萬富翁表示要感謝他財力雄厚的支持者們,以及被稱為“米粉”的1.9億月活用戶。

Forbes 報道另闢蹊徑:乏善可陳的小米 IPO,還是造就了新的億萬富翁

小米 IPO,外媒如何看待其首日表現?

最左:林斌;中間:雷軍;最右:洪峰

由於擔心其估值和盈利前景,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今日在港交所的首日表現欠佳。不過,本次上市仍然造就了三名新的億萬富翁(資產超過十億美元的 billionaire)。

CEO 雷軍早已上榜福布斯富豪榜,但今日收盤於每股 16.8 港幣的小米一項,就為他帶來超過 140 億美元的財富。小米總裁林斌是一名美國公民,曾在2015年和2016年成為“福布斯億萬富豪榜”的成員,今日身家合53億美元。此外,從上市中湧現的三位新億萬富翁,是高級副總shenw身家14億美元;首席品牌官黎萬強,身家14億美元;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黃江吉,身家13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