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糕點“皇家範兒”


東陵糕點“皇家範兒”

《隨園食譜》“點心譜”中曰:“梁昭明以點心為小食……由來久矣,作點心譜。”這裡所稱的“點心”就是我們現代人所食用的糕點。梁昭明是1500年前的大文學家、南朝皇太子,他使用了“點心”一詞,這一名稱延用至今,也許這是能追溯到最早的糕點歷史了。

唐山的糕點文化具有獨特誘人的魅力,它是老一輩人孩提時期最奢侈的記憶。新新麻糖、四遠香糕點、棋子燒餅、開平麻花……這些美味現在常見,那時只能流著口水想想,逢年過節才能嚐到的點心,現代人知道它們的前世今生嗎?

東陵糕點“皇家範兒”

民俗館收藏有一塊糕點鋪廣告牌匾,上書“本鋪精製滿漢茶食福壽長元”,“茶食”即“點心”也。點心還有糕點、餑餑、果子、糖餅、烘爐、細點等稱謂,這些叫法既有南方、北方地域之分,還有民族之別。就拿“餑餑”一詞為例,就是自元代起北方遊牧民族對“點心”的稱謂。因為這些少數民族處決犯人時,行使“一箭穿心”或“一刀刺心”的刑罰,這種刑罰也叫“點心”。他們統治中原後,忌諱漢人“點心”的稱謂,改為“餑餑”“茶食”“滿洲餑餑”等等,這些稱謂原來只在其本地域使用,只是在他們統治期間在漢地被迫流行。讀到這裡,相信讀者對“茶食”的出現年代及其歷史背景,有了一些瞭解吧。

探究唐山糕點的歷史,不得不提到遵化東陵糕點。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最早是清朝皇帝到東陵祭祀祖先時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稱為“祭餑餑”。清東陵糕點歷史悠久,品種繁多,造型別致,是正宗的“皇家糕點”。早在200多年前,東陵的糕點加工業就十分發達。為了迎合陵房祭祖和皇戚貴族們的需要,很多能工巧匠、名師高徒創造了名目繁多、味道別致的珍奇糕點。

東陵糕點“皇家範兒”

遵化東陵的糕點鋪較為知名的有明遠齋、天寶齋等,其中明遠齋更是具有“皇家風範”的老字號。據《遵化文史資料》記載,遵化馬蘭峪的明遠齋(又名劉家老鋪)糕點鋪,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它的創始人是祖籍寶坻縣的劉家兄弟二人(名字不詳)。因洪水氾濫,為了生路,劉家兄弟託朝廷當差的親友保舉,到皇宮御膳房做勤雜工。兄弟倆為了日後生計,偷學手藝,竟然裝成啞巴,以免別人發覺。三年後熟練地掌握了御膳房內各種食品的製作工藝,於是辭差出宮,全家來到遵化馬蘭峪,在西關租了一間房子,自制自售點心。過了幾年,有了盈餘,又在橫街買了一塊地,蓋起了三間門面,起名“明遠齋”,從此家傳五六代之久。明遠齋所經營的糕點種類有“芙蓉糕”“大八件”“三元餅”“薩其瑪”“七星典子”“瓤餅”“玉面饅首”“花糕”“五毒餅”“龍鳳餅”“藏餅”“破皮白”“到口酥”“八寶茶湯”“藤蘿餅”等。這些糕點在選料、配料上極為嚴格,有時材料不全寧可不做也不湊合,例如所用的豬油,要求就非常高。平時選購純淨豬油一二千斤,煉好過濾去渣,放入大缸,加蓋深埋地下五六尺,存放兩年以上,臨用前再熬一遍,然後放入鐵桶,用繩子系入深井中冷卻二至三天再用。

東陵糕點“皇家範兒”

使用這種油打的點心,油多而不透紙,裝盒不外潤,存放數月也不幹不壞,什麼時候吃都綿軟不硬。由於明遠齋點心製作精細、花樣繁多、風味獨特,不僅馳名於京、津、唐一帶城鄉、商埠,而且深受皇族貴戚和朝中文武百官的喜愛。每年從北京來東陵辦事的各級官員,臨走都要買上幾份明遠齋點心,特別是皇陵祭祀的時候,銷量多於平日十倍,仍供不應求。慈禧七十大壽時,內務府駐馬蘭峪的八陵堂郎中特將“明遠齋”的師傅請進京城,為慈禧太后蒸祝壽用的“玉面饅首”,他們施展了家傳技藝,博得了慈禧太后的歡喜,並給予獎賞。自此具有“皇家範兒”的東陵糕點名聲大振,明遠齋更是盛極一時。遵化東陵糕點的品種和製作技法對唐山地區糕點製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