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金融工程師:與疫情賽跑 用科技力量保障金融服務

有用戶想變更銀行卡預留手機號碼,按常規需要去銀行櫃檯辦理……"

"立刻協調銀行在線處理,避免用戶外出感染的風險!"

"有人反映最近信用卡支付成功率較低……"

"立即協調銀行排查,如需要及時調整相關參數,一定要保障用戶的支付體驗!"

蘇寧金融工程師:與疫情賽跑 用科技力量保障金融服務

這是近日來,張楠在家辦公的工作日常。作為蘇寧金融研發團隊"支付保障小組"的技術帶頭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他與平均年齡三十歲不到的團隊小夥伴們,在家辦公,克服重重困難,及時處理各種突發問題,默默保障著蘇寧支付的順暢安全,確保重要業務零影響。

這個春節,張楠過得並不踏實,他本想在除夕當天回蘇北老家過年,然後再早點回來值班。但是,疫情的蔓延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他選擇留在南京,以便做好疫情期間的運行維護。

2月3日起,每天早上八點不到,張楠就已坐在家中的電腦前進入工作狀態。他發現疫情期間很多人宅在家網上購物,導致蘇寧金融客服諮詢量上升。在張楠的建議下,蘇寧支付立刻組織建立遠程值班運維團隊,採用7×24小時的全天候工作方式,及時響應用戶反饋,做到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受優質的在線服務。

運維中發現,多個用戶遇到銀行卡預留手機號碼變更問題,以往需要用戶前往銀行線下櫃檯辦理。在疫情期間,為了用戶的身體健康,張楠帶領遠程值班團隊積極協調銀行在線處理,減少用戶外出感染的風險。

同時,張楠還與團隊技術骨幹群策群力,緊急研發一鍵綁卡產品,用戶僅需輸入身份證號碼就可以完成綁定銀行卡並付款,無需再提供實體銀行卡,極大方便了用戶居家購物需求。

為了更高效地保障用戶購物體驗,經張楠與各技術口負責人協商,在中心領導的支持下,專門成立了"支付保障小組",由中心負責人作為整體負責人,部門負責人作為小組長,各部門安排專項值班人員,主動監控各業務指標的運行情況,及時解決用戶遇到的問題,保障用戶的購物體驗。2月4日,監控人員發現一商戶的某銀行信用卡支付成功率較低,張楠緊急協調銀行排查後發現銀行做了特定的限制,於是及時調整相關參數,保障了用戶的支付體驗。

沒有金剛鑽,難攬瓷器活。在有效保障支付順暢安全的背後,張楠所在的研發團隊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據張楠透露,一直以來,團隊都極為重視從提升用戶體驗出發,將金融科技的研發成果應用到支付業務中去。首先,搭建了智能支付引擎平臺,包含支付決策機器人、智能風控平臺、雲支付平臺。支付決策機器人可以根據具體用戶具體訂單,個性化最優展現和系統邏輯處理,達到千人千面,滿足每一個用戶的支付體驗效果。而且會判斷這次支付該如何執行,選擇哪個支付方式,有沒有優惠,如何讓用戶省錢等,並以百萬次/秒進行深度模型計算,可以讓支付變得更懂用戶、更安全、更穩定。

智能風控平臺覆蓋了用戶的交易全流程,從設備、身份、銀行卡信息、交易操作等多維度識別異常賬戶,還有各種風控規則以及多樣的專家模型,保障用戶交易安全;雲支付平臺每秒可以處理20萬筆支付交易,支持400+銀行,不僅能服務大中型城市用戶,也能很好地服務於村鎮用戶。

除此之外,張楠還與團隊技術骨幹共同打造了紫金大盤監控平臺。平臺以FLINK為框架,依託大數據技術,整合使用流式計算+Redis+HBase存儲技術建立系統架構和核心模塊,覆蓋蘇寧金融業務交易鏈路的全流程,可提供完善的全鏈路監控報警功能、全鏈路監控報表功能、失敗智能分析等功能,實現業務監控智能化,切實保障支付過程順暢、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張楠與團隊小夥伴在家辦公,實現技術保障的同時,還要克服很多"新常態"。比如,剛滿月的寶寶需要換尿不溼,貓貓狗狗等過來"搶鍵盤"爭寵,爸媽高血壓需要自己出去買藥……他們耐心告訴家人自己在工作,並儘量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處理雜事,保障業務正常運行。

疫情當前,以張楠為代表的蘇寧金融支付研發團隊依託集團資源、金融科技優勢和強大的自律、奮鬥精神,不斷提升產品服務能力,讓用戶獲得便捷、安全、優質的支付體驗,以科技力量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